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63千字
字数
2023-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论述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
内容简介
近四十年,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一直是国内文坛上的一个热门话题,评价和研究它的论著堪称车载斗量。在文学研究领域,德里达本人的写作史、德里达的阐释史,以及研究德里达的历史语境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重新阐释德里达和解构德里达的历史。
陈晓明作为国内最早介绍解构理论和运用解构批评方法的学者之一,在国内的解构理论研究领域久负盛名。本书联系德里达的写作背景,具体细致地解读了德里达的很多重要论著,对其中的要义进行了详尽的阐发说明,是国内德里达研究领域里的重要成果。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序
- 导言 后现代的开启与解构的未来面向
- 后现代的开启者
- 德里达的后现代意义
- 德里达的思想阶段转变,历史性与肯定性问题
- 解构与后现代的信念问题
- 第一章 解构的底线:“解结构”的历史性问题
- 战后的法国思想界:萨特的时代
- 结构主义的时代
- 结构主义的统治与对抗的开始
- 对福柯的“我思”的批判
- “解结构”的无底游戏
- 第二章 解现象:主体意向与历史性问题
- 现象学的根基
- “生成与结构”的历时性解构转换
- 先验逻各斯的历史性质疑
- 意向性还原的非历史性
- 声音、书写和补充
- 第三章 解——文字与存在:清淤与清除起源根基
- 文字与言语的对抗
- 写下的存在和被写的存在
- 普通语言学中的语音中心主义与逻各斯的合谋
- 对卢梭和列维——斯特劳斯的文字观念的解构
- 关于卢梭的替补的批判
- 第四章 解构的关键词:延异的无限运动
- 延异思想与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 延异的其他思想渊源
- 符号的延异与索绪尔语言学
- 延异的基本含义
- 延异的历史性问题
- 关于尼采、弗洛伊德和海德格尔
- 第五章 解构的策略:文学对抗哲学
- 解构的修辞学或柏拉图的药
- 颠倒与嫁接:文学对哲学的改写
- 起源的缺乏:不在之在
- 延异的历史性:补充与替换
- 文学对抗哲学的另一种态度
- 第六章 解文学性:奇怪的建制与劫持
- 文学性与奇怪的建制
- 文学类型、法律与女人
- 在法律面前、署名的语境
- 被劫持的文学性
- 第七章 解构的伦理面向:他者、宽恕与责任
- 关于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
- 解构暴力与形而上学
- 人的终结与人的伦理学
- 宽恕的无条件性与不可能性
- 关于动物、死刑与死亡的馈赠
- 第八章 法律、暴力、正义与绝境
- 关于正义的权利,从法律到正义
- 本雅明:暴力、革命与救赎
- 绝境:解构的向死而生
- 第九章 友爱政治学与他者的人道
- “也许”与他者的伦理学
- 友爱与幻影朋友之回归
- 友爱的现实情境:绝对敌意与人道
- 民主正义与他者的人道
- 第十章 马克思的异质性精神与弥赛亚性
- 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历史语境
- 幽灵化:为什么是幽灵?
- 驱魔道,历史无法终结
- 以解构的名义继承,以及幽灵学的悖论
- 面向未来的弥赛亚的肯定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初版自序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广东人民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创建于1951年。是一家老牌的综合性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五个板块的图书,即:以党史和政治理论为主的政治读物,教材和教辅读物,原创的学术著作,文化普及读物和实用的财经、医学图书。建社57年来,出版图书1万余种,印数7亿多册,有500余种图书荣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贡献。 1997年至2002年,连获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图书奖。一大批重点书和双效书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多次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良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