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3千字
字数
2015-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讲解女性生活中常见法律问题,帮助女性保护自己。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女性生活角度,全面讲解女性生活中常遇到的法律问题,作为弱势群体,女性会面临更多的考验与风险,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避免自身权益无辜受损,是每个女性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书分为恋爱篇、婚姻篇、家庭篇、职场篇、消费维权篇、投资理财篇、人身权益保护篇七个主题,作者基于自身的法律服务工作经验,将女性常遇到的法律纠纷进行分类整理和讲解,使读者能够轻松掌握法律知识,更好地保护自己。
目录
- 版权信息
- 愿所有的深情都不被辜负(代序)
- 一、恋爱篇
- 1.婚前男方提出分手,彩礼钱是否需要退还?
- 2.双方同居5年并生子,分手时还需返还彩礼吗?
- 3.同居期间的财产属于共同所有吗?
- 4.分割同居期间的财产时,应按哪些步骤进行?
- 5.“事实婚姻”终止时,该如何分割共同财产?
- 6.男女双方在同居期间共同置办财产,分手时如何分割?
- 7.恋爱期间送给对方的钱物,分手时需退还补偿吗?
- 8.女方与男友长期同居,分手时可否索要“青春损失费”?
- 9.男女双方同居期间对外借款,分手时怎么处理?
- 10.如何办理婚前财产公证?
- 11.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婚前财产公证?
- 12.哪些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婚前财产公证?
- 13.恋爱期间双方积攒大量Q币,分手时能否进行分割?
- 14.热恋期间双方互发隐私照片,分手时一方以此威胁对方,怎么办?
- 15.非婚同居期间一方丧失劳动能力,能否要求另一方履行扶养义务?
- 16.双方终止同居关系时,约定的“分手费”是否受法律保护?
- 17.男女双方在婚前的借款是否因结婚而抵消?
- 18.男女双方在同居期间生下小孩,应该由谁抚养?
- 19.同居期间,一方是否有权支配对方的钱物?
- 20.有彩礼条款的“婚约”是否受法律保护?
- 21.彩礼和嫁妆的法律性质是什么?
- 二、婚姻篇
- 1.一方有过错,离婚时能与无过错方平分家产吗?
- 2.“闪婚闪离”情况下,男方婚前给女方购买衣物等花销的钱物需要退还吗?
- 3.哪些情形下可分割婚内共同财产?
- 4.离婚时,未取得完全产权的房产怎么分割?
- 5.一方的婚前房屋拆迁,婚后取得补偿款,这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 6.离婚期间发现对方恶意转移财产怎么办?
- 7.离婚时怎样才能预防被“净身出户”?
- 8.个人婚前财产在婚后产生孳息,归谁所有?
- 9.一方私自出卖夫妻共同房产,另一方该如何维权?
- 10.夫妻一方私下给“小三”买房,另一方该怎么办?
- 11.夫妻性生活不和谐,离婚时应收集哪些证据?
- 12.丈夫阳痿不举,女方的离婚诉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
- 13.夫妻一方的父母有精神病史,另一方能否要求离婚?
- 14.结婚时未到法定婚龄,此后能否申请法院判定婚姻无效?
- 15.婚前签订“忠实协议”,出现协议中约定的情形后能否据此索赔?
- 16.夫妻双方长年在外地打工,离婚时应向哪个法院起诉?
- 17.离婚时能否要求离婚损害赔偿?
- 18.离婚时有哪些情节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 19.离婚赔偿数额需考虑哪些因素?
- 20.离婚后才发现丈夫曾在婚内出轨,可否索要精神损害赔偿?
- 21.妻子是否需要帮助丈夫偿还欠下的赌债?
- 22.如何办理涉外婚姻的结婚手续?
- 23.如何办理涉外婚姻的离婚手续?
- 24.一方有婚外情,离婚时对方可否索要精神损害赔偿?如何确定具体数额?
- 25.夫妻一方积攒的“零花钱”属于个人财产还是共同财产?
- 26.婚前购买QQ号码送给对方,离婚时能否作为共同财产分割?
- 27.一方下落不明,如何办理离婚手续?
- 28.一方有家庭暴力,公安机关不立案处理,该怎么办?
- 29.利用人工授精并使女方受孕后,男方能否反悔?
- 30.协议离婚要办理哪些手续?
- 三、家庭篇
- 1.离婚时,孩子的归属如何判决?
- 2.夫妻离婚后,女方对男方的非婚生子女有抚养义务吗?
- 3.孩子的抚养权与监护权有哪些区别?
- 4.离婚时夫妻一方承诺自行抚养孩子,后因情况发生变化,能否再要求对方承担相应抚养费?
- 5.一方拖欠孩子的抚养费,另一方能否要求对方在支付抚养费的同时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 6.离婚后一方以收入低为由,拒付抚养费怎么办?
- 7.抚养孩子的一方能否以物价上涨为由要求对方追加抚养费?
- 8.夫妻离婚时,孩子的抚养费如何确定?
- 9.孩子上大学后,能否继续索要抚养费?
- 10.夫妻离婚后,一方更改子女姓氏,另一方拒付抚养费,该怎么办?
- 11.父母未尽抚养义务,子女能否以此拒绝赡养义务?
- 12.养父母有亲生子女,养子女能否免除赡养义务?
- 13.夫妻一方在对方重病期间离家出走致其死亡,是否构成遗弃罪?
- 14.儿媳对公婆是否有赡养义务和遗产继承权?
- 15.一方在婚前签订赡养合同,婚后另一方是否必须履行?
- 16.婚后按遗嘱取得的财产是否属于个人财产?
- 17.夫妻一方在遗嘱中处理了另一方的财产,怎么办?
- 18.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该怎么分割?
- 19.一方父母出资购房,能否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
- 20.出嫁的女儿能否继承娘家父母的财产?
- 21.征地补偿款是否属于遗产?
- 22.未出生的胎儿是否享有继承权?
- 四、职场篇
- 1.国家对女职工的生育假是如何规定的?
- 2.再婚夫妻能否享受婚假?
- 3.用人单位应该在多长时间内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 4.国家关于用人单位的试用期限是怎样规定的?超过法定期限怎么办?
- 5.职工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6.未签劳动合同,如何索要双倍工资赔偿?
- 7.单位能否因为怀孕而辞退女职工?
- 8.女职工流产后能休产假吗?
- 9.女职工流产后身体虚弱,请假结束能否再续假调理身体?
- 10.女职工怀孕后需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公司能否降低工资待遇?
- 11.生理期间,国家法律对女职工有哪些特殊保护?
- 12.怀孕期间,国家法律对女职工有哪些特殊保护?
- 13.哺乳期间,国家法律对女职工有哪些特殊保护?
- 14.单位没有缴纳生育保险,怎么办?
- 15.加班后,在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否属于工伤?
- 16.上班期间上厕所摔伤,能否认定为工伤?
- 17.下班后顺路买菜时不慎受伤,能否请求工伤赔偿?
- 18.上岗前没体检,上岗后查出职业病,由谁“买单”?
- 19.职业病观察期间,公司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 20.离职后确诊为职业病,原单位是否应该支付工伤待遇?
- 21.员工在外兼职,单位能否解雇?
- 22.节假日加班,单位该如何发放加班补助费?
- 23.被用人单位误填“不良行为”导致求职受阻,能否索要精神损害赔偿?
- 五、消费维权篇
- 1.购买打折商品能否退货?
- 2.在展销会上购买的商品发生质量问题,展销会结束后怎么办?
- 3.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人身损害,应该找谁索赔?
- 4.购买了超市的过期食品,能否得到十倍货款的赔偿?
- 5.在某宝上购物,发现实物与广告不符,能否要求退货?
- 6.贵重物品在邮寄中丢失,怎么办?
- 7.在商场无偿寄存的财物丢失,由谁担责?
- 8.在个体诊所看病发生问题,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应如何处理?
- 9.发生医疗纠纷,应该怎么办?
- 10.奖品超过5000元的抽奖促销活动是什么行为?
- 11.用话费积分兑换的手机出现故障,该怎么办?
- 12.商品在保修期内退换后还有保修期吗?
- 13.旅游景点“缩水”,该怎么办?
- 14.因身体原因未能成行的旅游,能否要求退费?
- 15.“定金”与“订金”有哪些区别?
- 16.海外代购,是违法行为吗?
- 17.去饭店就餐,停在饭店门口的车辆受损后应找谁索赔?
- 18.汽车泡水了,保险公司是否应该理赔?
- 19.乘坐长途汽车,须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吗?
- 20.租房合同未约定物业费,最终应该由谁承担?
- 21.开发商能否以交纳物业费等费用作为房屋的交付条件?
- 22.一方在婚前支付首付按揭购房,婚后共同还贷,离婚时房产如何分割?
- 23.购房时哪些共有建筑面积应该被分摊,哪些不应该被分摊?
- 24.房屋交付的格局与设计图纸不一致该怎么办?
- 25.购房的实际面积比合同约定面积少,该怎么办?
- 六、投资理财篇
- 1.离婚时,夫妻之间原先购买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怎么分割?
- 2.离婚时,夫妻之间原先购买的理财分红保险应该怎么处理?
- 3.能否为亲人购买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
- 4.购买人身意外险后自杀身亡,保险公司是否应该理赔?
- 5.投保交强险当天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能否以“保单未生效”为由拒赔?
- 6.夫妻为子女购买的人身保险,离婚时如何分割?
- 7.私人之间的借贷利息可以随意约定吗?
- 8.借款时没有约定利息,是不是就不算利息了?
- 9.超过3年的借款还能要回来吗?
- 10.夫妻一方参与公司经营,离婚时另一方如何取得公司股东地位?
- 11.在只有银行打款凭条的情况下,如何要回借款?
- 12.借条与欠条有哪些区别?
- 13.法律规定的担保期限是多长时间?
- 14.能否与他人签订委托理财保本协议?
- 15.银行工作人员忽悠老人购买储蓄保险,该怎么办?
- 16.离婚时,“夫妻店”的经营权应该如何分割?
- 17.夫妻离婚时,如何取得对方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
- 七、人身权益保护篇
- 1.一方在离婚后仍用短信骚扰对方,该怎么办?
- 2.小孩在幼儿园受伤,应该由谁赔偿?
- 3.孩子们在嬉戏打闹中受伤,该怎么办?
- 4.在饭店就餐时摔伤,该怎么办?
- 5.发生交通事故后该怎么办?
- 6.照片被他人用于广告宣传,能否对此主张肖像权保护?
- 7.结婚录像丢失,能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 8.车辆发生追尾,责任如何划分?
- 9.“驴友团”出行遇险,应该找谁索赔?
- 10.在公交车上受到猥亵,该怎么办?
- 11.乘车人被本车压伤,能否得到交强险赔付?
- 12.被人在网上侮辱怎么办?
- 13.免费乘车被别人打伤,公交公司是否担责?
- 14.因工作努力而获得荣誉称号,却被他人诋毁,怎么办?
- 15.被他人在微信朋友圈中辱骂,该怎么办?
- 16.小区噪声污染应该由谁来管?
- 17.夫妻一方要求为初生婴儿改名遭拒,医院是否构成侵权?
- 18.出租车突然停车开门致路人受伤,受害人应该找谁赔偿?
- 19.夫妻之间的生育权应该如何保障?
- 20.被别人养的宠物狗咬伤,对方不予赔偿,怎么办?
- 21.获得保险公司理赔后,还能否再要求肇事者赔偿?
- 22.正常行车时撞倒违章行人,还要承担赔偿责任吗?
- 23.下班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能否要求单位和肇事方同时赔偿?住院期间是否会被解雇?
- 24.被他人散布和宣扬隐私,应该怎么维权?
- 八、附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 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