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0千字
字数
2013-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企改制中的职工流动(1986-2000)》以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为基本线索,探讨国有企业改制中职工流动问题。
内容简介
《国企改制中的职工流动(1986-2000)》将国企改制中的职工流动问题,放在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党中央和国务院、中央领导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政策文献、讲话为基本线索,以已出版的研究成果作为分论点或论据展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佐证,试图寻找国有企业改制中职工流动的因果,从而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初步的、大概的梳理与描述。其研究方法遵循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不脱离时代背景与条件,紧扣基本国情,将历史遗留问题的描述与现实困难、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前进中的艰辛探索客观摆出来,辅之于理论分析与逻辑归纳。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一、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 二、 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
- 第一章 国企破产,职工流动的开端
- 一、 国营企业破产
- 二、 从“优化劳动组合”到“砸三铁”
- 三、 “一包就灵”引入工业的失灵
- 四、 最后一搏
- 第二章 自上而下,下岗分流掀高潮
- 一、 从“国营”到“国有”的转身
- 二、 抓大放小引来“一卖就灵”
- 三、 “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立竿见影
- 第三章 “一股就灵”,相煎何急
- 一、 留几个企业不改如何?
- 二、 不要搞“一股就灵”
- 三、 这股风来自哪里?
- 四、 千夫所指的“国有资产流失”
- 第四章 潮涨潮落,职工的流动与流动的职工
- 一、 三次大规模的职工流动
- 二、 职工流动的原因
- 三、 流动职工的变化
- 第五章 实事求是,国营工业企业职工队伍分析
- 一、 国营工业企业职工队伍的构成
- 二、 国营工业企业的管理
- 三、 国营工业企业职工的工作
- 四、 工业成就巨大,职工功不可没
- 第六章 企业改制,党委干什么和怎么干
- 一、 “两心”归“一心”,共同奔向现代化
- 二、 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问题
- 三、 执政党在企业中的地位问题
- 第七章 从头再来,再就业工程成效显著
- 一、 社会保障缺位条件下的国企改制
- 二、 分流先分忧
- 三、 从头再来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