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客家学研究丛书”系列之一,一本普及梅州客家饮食文化的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以综合性的学术视野,探讨梅州客家饮食习俗的存在方式及其社会文化意义。通过对梅州客家人的日常饮食、仪式饮食、礼俗饮食和当下的多元化饮食的系统研究,透视饮食文化与客家社会的多重逻辑关系,分析、阐释、揭示饮食文化背后复杂的历史传统以及社会文化秩序。

从客家人对饮食的创造和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适应环境、保证生存的基础上,借助地方饮食来构建族群内部的认同、设立族群边界,融合地方物产和文化观念来诠释族群文化的实践。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从书出版得到以下研究机构和项目经费资助:
  • 客家学研究从书·第六辑编委会
  • 总序
  • 第一章 饮食研究概论
  • 第一节 历史与发展
  • 第二节 饮食结构简论
  • 第三节 饮食文化与族群认同
  • 第二章 客而家焉:族群历史与族群意识
  • 第一节 从移民到“客家”:客家族群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 族群称谓:历史层累与族群象征
  • 第三节 粤东梅州:世界客都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族群与饮食:客家人基本饮食结构溯源
  • 第一节 饭稻羹鱼:闽粤赣边地区早期族群的饮食结构
  • 第二节 “咸菜‘绑’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客家饮食形态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一日三餐:历史变迁中的日常饮食
  • 第一节 主食:生存的智慧
  • 第二节 素菜:从生存需要到文化惯习
  • 第三节 肉食:生活品质的象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平时不斗聚,年节不孤凄:节日时空与神圣食品
  • 第一节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梅州人的节日传统
  • 第二节 神圣与世俗:春节食品的文化内涵
  • 第三节 节日与日常之间:“为了好吃”的节日传统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茶香酒香,子孙满堂:人生仪礼与筵席
  • 第一节 人生礼俗与象征食品
  • 第二节 仪式与筵席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客家美食:食物及其文化隐喻
  • 第一节 母亲的酒
  • 第二节 是菜还是药?
  • 第三节 夏至狗冬至羊
  • 第四节 客家“粄”“圆”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八章 现代多元客家饮食:来自传统
  • 第一节 新时期客家饮食:走向多元
  • 第二节 从“东江菜”到“客家菜”:地方饮食品牌的构建
  • 第三节 金柚:被发明的“客家特产”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