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魏斐德与史景迁、孔飞力并称美国“汉学三杰”,本书是他关于中国近代的重要代表作,被多所美国大学用作中国近代史教材,价值极高,堪称海外汉学经典作品。

内容简介

《中华帝国的衰落》作为美国多所大学采用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文字简洁流畅,内容通俗易懂。书稿有别于传统通史的编年体叙述,而从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结构的农民、士绅、商人三个群体入手,详细剖析了中华帝国如何一步步实现建立秩序,走向强盛,陷入困境,再次建立秩序的过程。在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分期方面,魏斐德采纳北美汉学界的观点,叙述的内容不仅包括鸦片战争之后的历史,还向上追溯到晚明时期,使得作品极具“一家之言”的特色。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序言
  • 第一章 农民
  • 第二章 士绅
  • 第三章 商人
  • 第四章 朝代循环
  • 第五章 满族的兴起
  • 第六章 清初与盛世
  • 第七章 西方的入侵
  • 第八章 入侵与反抗
  • 第九章 复兴的幻象与自强运动
  • 第十章 王朝改革与反响
  • 第十一章 天命已尽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6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国近代史美国教材

    本书作者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为美国大学写的中国近代史教材,这段历史一般中国人都很熟悉,看美国人写的可以换个角度,最近看一位 “公知” 说,「中国史里边没有自由,没有个人权利,甚至汗牛充栋的法律典籍里也没有法治。如果认真读的话,除非你有大智慧大胸襟,否则更容易抑郁。在中国史中并不能看到光明的未来。」我想还是读的不够,关键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今人不会比古人聪明,美国人写的近代史虽然也轻描淡写英国人的鸦片贸易,但优点是重视历史当时环境(生产状态),而不是重点在帝王将相的勾心斗角,因为传统中国史书的假定前提是社会生产生活状态是静态不变的,确实三千年中国农业社会渐变的是社会组织形态,生产和生活状态处于超稳定状态,这样让读书人以为这个舞台只是 “你方唱罢我登场”,依靠个人的聪明才智就能改变世界,其实是妄念,国家文化是由环境决定的,中国人去美国和印度,不能改变环境,只能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同样美国人来中国也一样。看 16 世纪英国女王和贵妇们,人手一把中国折扇,这些炫耀的奢饰品都是从广州十三行通过葡萄牙出口到欧洲,本书也记述了欧洲各个列强一直都在觊觎东方大国,只是开始的葡萄牙,荷兰都实力不行,铩羽而归,只能老实做贸易,欧洲列强开启东方航线后,对中国贸易一直是逆差,直到大英鸦片战争才敲开东方大门,本书完成于 1975 年,当时的作者还看不到中国再次崛起的迹象,书名才命名为 “帝国的衰落”,当然这也是西方的愿望,只有东方帝国不同于世界其他帝国,会不断涅槃重生。

      4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换个视角看近代史

      这本书是我在抖音上刷到的,是美国汉学家写的中国近代史。作为中国人这段屈辱史也算是很清楚,但是是站在中国人的视角看待的,而这本书就是换个视角看待这段历史。其中的《南京条约》旧跟历史课本上的有一些出入,还有提到的白莲教,太平天国运动的出现等等。推荐这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改革开放,积极主动交朋友,相互学习,封闭如同死水,没有生机,走向灭亡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0条书评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