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1千字
字数
2023-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王朝末路,家天下缘何走向终结?
内容简介
清代政治的“家天下”色彩较重,统治者重视发挥皇室成员的作用,形成了亲贵辅政的“家法”。由宗室王公构成的亲贵集团是统治集团的核心部分,在清代国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清史稿·诸王传》谓之“内襄政本,外领师干”“以摄政始,以摄政终”。
宣统年间的亲贵用事历来被视作导致清王朝覆灭的一大弊政,这一时期柄政的亲贵,除奕劻外皆是年富力强、新进政坛的少壮派,他们参与了宣统朝清廷的历次重要决策,对政局走向有重要影响。
本书尝试以宣统朝少壮亲贵的政治实践为考察对象,以时间为线索,将宣统朝分为摄政开启、立宪提速、走向危机三个阶段,动态地展现少壮亲贵与宣统政局的互动关系。
本书着力搜集与少壮亲贵相关的各类史料,以实证为基础,注重对重要史实的建构与关键细节的考掘,包括少壮亲贵与元老派、言官、立宪派、袁世凯集团的互动,少壮亲贵对调整中枢、缩短立宪年限、筹划新内阁等重要决策的影响,少壮亲贵在保路风潮、武昌起义、南北议和等重要事件前后的所作所为等问题,深入、系统地探讨了少壮亲贵对宣统年间政局走向的影响,丰富了对清末政情的认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缘起
- 清末政治生态与政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代总序)
- 导言
- 第一章 “祖宗之法”与“政坛新秀”
- 第一节 不刊之典:清代的亲贵辅政传统
- 一、清代“亲贵”的指涉群体
- 二、清代的亲贵辅政传统
- 第二节 从差使到职缺:庚子之后崛起的少壮亲贵
- 小结
- 第二章 从载沣摄政到亲贵用事
- 第一节 末代的开局:载沣摄政及其政见
- 一、摄政时代开启与即时观察
- 二、“摄政王之新政见”
- 第二节 亲贵用事:少壮亲贵柄政与清廷权力重组
- 一、少壮亲贵柄政及特征
- 二、“驱袁”与“削庆”
- 三、袒护亲贵与台谏风潮
- 第三节 趋新求变:少壮亲贵在任上
- 一、载洵兴复海军
- 二、载涛整顿陆军
- 三、溥伦筹备资政院
- 小结
- 第三章 从载涛归国到皇族内阁
- 第一节 危机中的转机:载涛归国与中枢变动
- 一、载涛归国后的建言与举措
- 二、老少、缓急之争与中枢调整
- 三、时人对朝局变动的观察
- 四、中枢新格局下的急进主义与老少矛盾
- 第二节 “速开”与“即开”:少壮亲贵与国会请愿运动
- 一、清廷拒驳前两次请愿及少壮亲贵的国会观
- 二、立宪派人士游说少壮亲贵
- 三、少壮亲贵与缩短国会年限决策的形成
- 四、十月初三日上谕后
- 第三节 新制旧人:皇族内阁出台前后的少壮亲贵
- 一、载沣、溥伦与枢院纷争
- 二、临时会风波与溥伦去位
- 三、少壮亲贵与皇族内阁的出台
- 四、新阁制下的亲贵纷争
- 小结
- 第四章 从干路国有到清帝逊位
- 第一节 善政变暴政:载沣、载泽与干路国有风潮
- 一、少壮亲贵与盛宣怀的关系——以载泽、载洵为例
- 二、出台干路国有政策及筹划收路办法
- 三、强收川路与应对风潮
- 四、激起民变与镇压保路
- 第二节 从剿到抚:武昌起义后的应对
- 一、军事部署与起用袁世凯
- 二、“实行立宪,与民更始”
- 三、祈盼袁世凯进京
- 第三节 从和到退:少壮亲贵与清帝逊位
- 一、少壮亲贵被限制削弱与摄政王退位
- 二、志在保皇却吝于输捐
- 三、亲贵和战立场分化与主战派活跃
- 四、主战亲贵式微与清帝逊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夏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是一家综合性出版机构,以专业出版为特色,兼顾大众出版与教育出版,在经济、管理、西方哲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医学等专业出版门类形成主题系列,规模优势与品牌优势,在图书市场占据较大的份额,在读者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和阅读忠诚度。曾系统推出“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成为文学经典阅读的基本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