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7千字
字数
2023-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源中国山水画,跨越时空与世界绘画对话。
内容简介
构图即空间,倾斜即纵深,重叠即远近,眺望即山水。为什么山水画诞生在中国?本书追溯山水画的起源,回到汉魏六朝乃至先秦时期,寻找中国绘画那些隐秘而“根本性”的图式及空间形态,观察它在历史长河中如何发生、演变,最终突破界线,生成超时空的结构与山水景观。
视野同时越过天山以西,远至欧洲,检视各个古老文明的艺术,游观古罗马的壁画、中世纪手抄本插图和文艺复兴杰作,眺望两河流域的浮雕与波斯细密画,追问世界绘画叙事模式的前世今生,感知东西方艺术的交流与互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转身万里,回首千年
- 绘画的理由
- 每片树叶里都有一棵树
- 剪越江秋
- 《溪山春晓图》与晚明实景山水
- 非典型南宋山水和实景画
- 如见所梦:李公麟《山庄图》
- 拔示巴三次出现在楼梯上
- 上升与下降
- 看风景的方式
- 大地上的山水
- 经变图与《明皇幸蜀图》
- 绘画即剧场
- 细密画的风格与尺度
- 谁能画出《洛神赋图》?
- 岩山寺佛传图:全景式蜂巢空间叙事模式的诞生与流传
- 线条的引导:飞升、坠落与分崩离析
- 为什么山水画看上去都一样?
- 中国绘画的衰落是因为“写意”?
- 边界与突破(上)
- 边界与突破(中)
- 边界与突破(下)
- 波提切利的愿望
- 绘画的胜利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