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景呈现“二战”后西方雕塑的前卫与流变,著名美术史家易英教授倾力译作。

内容简介

《西方当代雕塑》以1945年为起始点,全面介绍了“二战”之后西方当代雕塑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作品,深度解析雕塑在表现形式与使用材料上的突破。战后新世界的开启促使雕塑家们迅速告别传统,转而追求更加自由和辛辣的艺术表达,作品甚至前卫到“不像雕塑”。贾科梅蒂将一直以来位于雕塑底部的基座融入创作,让空间感更加开放;安迪·沃霍尔把随处可见的日常消费品作为使用材料,推动了名噪一时的“波普艺术”;约瑟夫·博伊斯用真正的脂肪堆砌出著名的作品《油脂椅》,以此探索分裂世界中人的本质……

《西方当代雕塑》生动呈现了不同雕塑作品在艺术上的前瞻性表达,忠实记录了西方当代雕塑与20世纪社会发展的积极互动,带领读者穿透众多作品“似是而非”的外表,直抵这一艺术极具爆发力的精神内核。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第一章 1945年以后的欧洲雕塑
  • 大众化的现代雕塑
  • 公共雕塑:战争记忆
  • 亨利·摩尔与纪念性功能
  • 雕塑的中间地带
  • 贾科梅蒂与战后的巴黎
  • 非具象传统
  • 加博与结构主义
  • 雕塑、建筑与纪念碑
  • 非物质化
  • 第二章 “新雕塑”
  •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与赫伯特·里德
  • 美国的“新雕塑”
  • “恐怖几何形”
  • 无名政治受难者
  • 现代主义的“外表”
  • 第三章 雕塑与日常
  • 神话与现实
  • 新现实主义
  • 约翰斯与劳申伯格
  • 波普艺术
  • 第四章 现代主义与极少主义
  • 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
  • 英国的新生代
  • 极少主义
  • 第五章 “反形式”
  • 雕塑的材料
  • “空无的视觉扫描”
  • 怪异抽象
  • 博伊斯与德国
  • 贫穷艺术
  • 作为雕塑的身体
  • 第六章 自然媒材
  • 从极少主义到风景
  • 历史的回归
  • 史密森与熵
  • 大地艺术与欧洲
  • 自然与工艺
  • 雕塑与建筑
  • 第七章 公共空间
  • 雕塑的场地
  • 反映人的存在
  • 都市干预
  • 作为公共机构的博物馆
  • 反博物馆
  • 作为博物馆的工作室
  • 作为政治武器的雕塑
  • 公共空间的挑战
  • 纪念碑的回归?
  • 反纪念碑
  • 关于历史的争论
  • 第八章 物品与人物塑像
  • 精神与物质
  • “物品与雕塑”
  • 博伊斯以后的德国
  • 商品雕塑
  • 人物塑像
  • 插图目录
  • 参考文献
  • 大事记
  • 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