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阐述了我国国家治理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人类对更加理想的社会制度探索的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内容简介

全书注重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统一,对于提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识,深入理解全球国家治理中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有力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总序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使命与境界
  • 第一章 国家治理研究的问题视域
  • 第一节 国家治理研究的价值取向、问题域和支撑体系
  • 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 二、国家治理研究的价值取向
  • 三、国家治理研究的问题域
  • 四、当前国家治理研究的一些紧迫而又重大的问题
  • 五、构建“五位一体”的现代国家治理研究和支撑体系
  • 第二节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中国话语体系构建和理论决策支撑
  • 二、治理体系与治理效能需求迫切
  • 三、大数据推动研究方法的变革与创新
  • 四、研究的总体框架、目标和基本内容
  • 五、研究拟突破的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之处
  • 第三节 强化国家制度优势,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 一、深刻领会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演进逻辑
  • 二、深刻认识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之间的互动性
  • 三、认真探索如何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 四、从提升治理效能视角反思和强化制度优势
  • 第二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学理探析
  • 第一节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华章
  • 一、准确把握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二、深度透析社会矛盾: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
  • 三、科学确立战略目标:确立“两个一百年”目标新征程
  • 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五、全面构建基本方略:系统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方略
  • 第二节 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反思与建构
  • 一、超越当前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学科分立状态
  • 二、以“哲学问题”为导向拓展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视域
  • 三、以“视域融合”构建当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
  • 第三节 新时代社会认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 一、本真精神:马克思墓志铭揭示真谛
  • 二、演进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类命运同频共振
  • 三、视域扩展:当代社会认识的机遇与挑战
  • 四、强化优势:推进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
  • 第三章 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逻辑
  • 第一节 从真理标准探讨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思想境界:在科学地认识世界与合理地变革世界的统一中占领当代人类精神制高点
  • 二、制度优势:在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依法治国,构建科学坚强高效的制度体系
  • 三、经济体制: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下的万众创新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强大活力
  • 四、国际视野: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全球治理变局
  • 五、价值引领:加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二节 当前中国的问题透析、价值重构与综合创新
  • 一、深度透析当代中国的复杂问题
  • 二、积极引领当代中国的价值重构
  • 三、勇于推进当代中国的综合创新
  • 第三节 汇聚时代精神引领社会发展
  • 一、在理性反思中增强思想自觉
  • 二、在改造现实中开创美好未来
  • 三、在科学前瞻中实现时代引领
  • 第四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使命
  • 第一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里程碑意义
  • 一、在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中提升制度自觉
  • 二、在世界与中国的结合中创造制度优势
  • 三、在坚持与完善的结合中提升治理效能
  • 第二节 协商民主与当前中国政治建设
  • 一、将关于协商民主制度的认识提升和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高度
  • 二、协商民主制度下权力运行的特点
  • 三、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途径
  • 第三节 强化国家治理研究中的价值自觉与善治导向
  • 一、正视当代中国的价值复杂性和多样化状态
  • 二、高度关注价值多样化的复杂性及其挑战
  • 三、以良法善治引领社会价值多样化进程
  • 第五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变革创新
  • 第一节 加速中华新兴经济体建设,强化民族复兴国家战略
  • 一、把中华新兴经济体建设纳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战略布局,提升为国家战略
  • 二、以推进祖国统一为目标构建中华新兴经济体的三期目标
  • 三、深刻认识中华新兴经济体内部的价值多元复杂性并探寻其互补性
  • 四、要深度认识与金砖国家新兴经济体的建设继续合作的必要性和分化的可能性
  • 五、要重点研究和处理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
  • 第二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一、创新是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
  • 二、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 三、创新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
  • 第三节 大数据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变革与创新
  • 一、充分认识大数据及其多维意义
  • 二、探索大数据提供的特殊机遇与挑战
  • 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自觉融入大数据时代
  • 第六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华文化建设与民族伟大复兴
  • 一、中国梦与中华文化建设
  • 二、价值与文化在当代中国何以成为问题
  • 三、从文化建设看当代世界的价值碰撞
  • 四、从文化建设看中国价值
  • 第二节 以德治国与孝廉文化
  • 一、孝廉文化在当代中国何以成为问题
  • 二、孝廉文化的问题域
  • 三、孝廉文化的多维基础
  • 四、孝廉文化在当代所面临的挑战
  • 五、拓展和升华孝廉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
  • 第三节 《周易》与新时代中华文化建设
  •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聚整合全球华人
  • 二、强化《周易》在新时代中华文化建设中的根源性地位
  • 三、善于学习和阐发《周易》思想精华及其当代意义
  • 四、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
  • 第七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建设
  • 第一节 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
  • 一、好的国家制度是无形之“大道”
  • 二、制度执行需要大家自愿参与国家治理
  • 三、制度的执行力需要激发制度的活力
  • 四、中国的制度执行力体现在长远蓝图实现的能力
  • 第二节 让制度真正“活”起来
  • 一、党的强大领导,塑造了中国的决策效率、执行能力
  • 二、国家治理走向专业化,未来需要更多的职业改革家、基层治理员
  • 三、利用大数据、智能决策等尖端技术来提高执行效率
  • 四、党的自我纠错反思能力,带动制度的“自我调适机制”
  • 第三节 以大数据促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
  • 一、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之间的同频共振
  • 二、借助大数据有利于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
  • 三、制度有机协调形成整体优势
  • 第四节 省级治理的定位与使命——在国家治理与基层治理之间
  • 一、关于省级治理的定位
  • 二、当前中国省级治理的分类
  • 三、省级治理的特殊使命
  • 四、地区治理的仁爱之光
  • 第八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生态意蕴
  • 第一节 生态悖论与生态治理的价值取向
  •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代境遇
  •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性反思
  • 三、回归与超越生态治理的双重价值取向
  • 四、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江生态保护
  • 第二节 开展绿色GDP绩效评估指引绿色发展
  • 一、开展绿色GDP绩效评估的重要意义
  • 二、绿色GDP绩效评估的基本结论
  • 三、绿色GDP绩效评估推动绿色发展
  • 四、绿色GDP绩效评估研究推进建议
  • 第三节 绿色GDP绩效评估论要:缘起、路径与价值
  • 一、绿色GDP绩效评估的缘起
  • 二、绿色GDP绩效评估的路径
  • 三、绿色GDP绩效评估的价值
  • 第九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球视域
  • 第一节 全球治理变局与中国治理能力的时代性提升
  • 一、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体系的互动关系
  • 二、深刻认识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变局
  • 三、中国“十三五”规划与治理能力提升
  • 第二节 地缘政治中的中日关系问题
  • 一、中日关系问题的调研与建议
  • 二、中日关系的症结和焦点问题
  • 三、处理当前中日关系的若干对策建议
  • 第三节 全球治理变局中的“一带一路”
  • 一、多维探析合理定位“一带一路”
  • 二、顺应并引领全球治理变局,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三、加强制度和能力建设,推进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
  • 第四节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
  • 一、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应对国际和国内格局变化
  • 二、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 三、以推进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保障和提升“一带一路”建设
  • 结语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附录1 访谈:全球治理变局与中国-波兰关系
  • 一、波兰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改革
  • 二、俄罗斯问题
  • 三、欧盟问题
  • 四、美国问题
  • 五、中国和波兰的关系
  • 附录2 访谈: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 一、制度优势在追寻治理效能的过程中形成
  • 二、国家制度优势通过治理效能得到展示和实现
  • 三、探索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合理途径
  • 四、从提升治理效能高度优化制度建设
  • 附录3 访谈:现代化视域中的中国共产党百年伟业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现代化事业的奠基
  • 二、现代化内涵的复杂性与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艰难历程
  • 三、现代化的实践创新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0年12月,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教育部教材出版中心之一;1995年被原新闻出版署批准为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003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电子音像出版社,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网络出版权的出版单位之一,从此拥有了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四大媒介的正式出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