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00千字
字数
2010-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介绍了应用心理测量学的原理与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心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两大部分。基本原理包括心理测量的性质、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以及心理测量的正确使用等。具体方法介绍了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教育测验、职业测验和神经心理测验等上百种心理测验的使用方法,还介绍了心理测验的编制和测验等值等方法。
本书力求反映心理测量的最新成果,突出应用性,语言通俗易懂,是大学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本科生理想教材,也可作为从事人员测评、心理咨询、职业指导、考试评估等工作的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心理测量概述
- 一、什么是心理测量学
- (一)心理测量学的定义
- (二)几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二、心理测量的意义
- (一)心理测量与心理学
- (二)心理测量与人才选拔
- (三)心理测量与职业指导
- (四)心理测量与临床诊断
- (五)心理测量与教育评价
- (六)心理测量和教育科研
- 三、学习心理测量学的预备知识
- (一)心理学知识
- (二)统计学知识
- 第二节 心理测量的性质
- 一、什么是测量
- (一)测量的对象——事物属性
- (二)测量的结果——数字
- (三)测量的方法——法则
- 二、测量的量表
- (一)量表
- (二)四种测量量表
- 三、心理测量的特点与性质
- (一)心理测量的特点
- (二)心理量表的性质
- 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种类及功能
- 一、心理测验的种类
- (一)按测验功能划分
- (二)按每次测验的人数划分
- (三)按测验材料划分
- (四)按测验目的划分
- (五)按测验的难度与时限划分
- (六)按测验的要求划分
- (七)按测验性质划分
- (八)按测验的解释依据划分
- 二、心理测验的功能
- (一)在教育工作上的应用
- (二)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
- (三)在智能缺陷早期诊断上的应用
- (四)在人才选拔、工作安置上的应用
- 第四节 心理测验的正确使用
- 一、对心理测验的正确态度
- (一)心理测验是一种有用的研究手段和测量工具
- (二)测验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 (三)为更好地发挥测验的效能,必须防止测验的滥编乱用
- 二、心理测验使用者的资格
- 三、心理测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 (一)测验前准备的注意事项
- (二)测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三)测验后的注意事项
- 四、心理评估的伦理准则
- (一)善行与好意
- (二)忠诚与责任
- (三)诚实
- (四)公正
- (五)尊重人的权利与尊严
- 第二章 心理测量发展史
- 第一节 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史
- 一、心理测量的三大来源
- (一)中国的科举考试
- (二)西方学校的考试制度
- (三)心理学对个别差异的研究
- 二、心理测量的三位先驱
- (一)冯特的贡献
- (二)高尔顿的贡献
- (三)卡特尔的贡献
- 三、第一个科学心理量表——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 (一)1905年量表
- (二)1908年量表
- (三)1911年量表
- (四)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不足
- 四、智力测验的发展
- (一)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 (二)团体智力测验的编制
- (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 (四)智力测验的局限与展望
- 五、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
- 六、人格测验的发展
- 七、教育测验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心理测量发展史
- 一、中国古代心理测量思想
- 二、我国近代心理测量的产生和发展
- 三、我国近期心理测量的发展
- 第三章 智力测验
-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 一、智力的定义
- (一)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
- (二)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 (三)智力是学习的能力
- (四)智力是信息加工的能力
- (五)对智力的综合理解
- 二、智力的结构理论
- (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 (二)桑代克的多因素论
- (三)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 (四)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 (五)阜南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
- (六)卡特尔的形态论
- (七)智力理论的新发展
- 三、智力的发展
- (一)个体智力发展的一般特征
- (二)智力不同部分发展的一般特征
- (三)不同智力水平的个体智力发展的一般特征
- 四、智商的意义
- (一)智商的含义
- (二)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
- (三)智商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 第二节 个别智力测验
- 一、比纳智力量表
- (一)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 (二)中国比纳测验
- 二、韦氏智力量表
- (一)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 (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 (三)韦氏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
- 三、麦卡锡幼儿智能测验中国修订版
- 四、个别智力测验的优缺点
- (一)优点
- (二)缺点
- 第三节 团体智力测验
- 一、美国军队测验
- 二、瑞文推理测验
- 三、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
- 四、团体儿童智力测验
- 五、团体智力测验的优缺点
- (一)团体智力测验的优点
- (二)团体智力测验的缺点
- 第四节 智力等级的评定
- 一、智力的分布
- 二、智力等级的划分
- (一)推孟的划分
- (二)韦克斯勒的划分
- 三、智力超常者的评定
- 四、智力低常者的评定
- (一)智力低常的定义
- (二)智力低常者评定的具体标准
- 第五节 创造力测验
- 一、创造力的定义
- 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
- 三、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 四、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
- 五、沃利奇—凯根测验
- 六、创造性思维测验
- 七、使用创造力测评工具时须注意的问题
- 第四章 人 格 测 验
- 第一节 人格测验概述
- 一、人格测验的产生
- 二、人格与人格测验的含义
- (一)人格
- (二)人格测验
- 三、人格测验的类型
- (一)问卷测验(Questionnaire Test)
- (二)投射测验(Projective Test)
- (三)情境测验(Situational Test)
- 四、人格测验的编制策略
- (一)理论建构策略
- (二)因素分析策略
- (三)效标控制策略
- (四)综合控制策略
- 第二节 人格自陈量表
- 一、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
- (一)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简介
- (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的内容与结构
- (三)施测与记分方法
- (四)测验结果的解释
- (五)MMPI研究的新进展
- 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 (一)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简介
- (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的内容与结构
- (三)施测与记分方法
- (四)测验结果的解释
- 三、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 (一)艾森克人格问卷简介
- (二)问卷的内容与结构
- (三)施测与记分方法
- (四)测验结果的解释
- (五)艾森克人格问卷新进展
- 四、其他的人格自陈量表
- (一)加州心理调查表(California Psychological Inventory, CPI)
- (二)Y-G性格测验
- (三)中国人人格量表(Qingnian Zhongguo Personality Scale, QZPS)
- (四)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CPQ)
- 五、自陈量表的优缺点
- (一)人格自陈量表的优点
- (二)人格自陈量表的缺点
- 第三节 心理卫生量表
- 一、心理卫生量表概述
- (一)心理卫生量表的性质
- (二)心理卫生量表的类型
- 二、常用心理卫生量表
- (一)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inventory symptom Check Lisot,90, SCL-90)
- (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 (三)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 (四)UCLA孤独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
- (五)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 第四节 人格投射测验
- 一、人格投射测验概述
- (一)投射与投射测验的概念
- (二)投射测验的基本假设
- (三)投射测验的特点
- (四)投射测验的局限性
- (五)投射测验的种类
- 二、经典的投射测验
- (一)罗夏墨迹测验(Rorschach Inkblot Test)
- (二)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TAT)
- 三、其他投射测验
- (一)语句完成测验(Sentence Completion Test, SCT)
- (二)绘画测验
- 四、投射测验的优缺点
- (一)投射测验的优点
- (二)投射测验的缺点
- 五、如何提高投射测验的效度
- 六、实施投射测验时的注意事项
- 第五节 人格障碍的评定
- 一、人格障碍的种类、特征与诊断
- (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 (二)回避型人格障碍
- (三)强迫型人格障碍
- (四)依赖型人格障碍
- (五)偏执型人格障碍
- (六)分裂样人格障碍
- (七)分裂型人格障碍
- (八)表演型人格障碍
- (九)自恋型人格障碍
- (十)边缘型人格障碍
- 二、人格障碍评定应注意的问题
- 第五章 气质测验
- 第一节 气质测验概述
- 一、气质的定义
- 二、气质的理论
- (一)阴阳五行说
- (二)四根说
- (三)体型说
- (四)激素说
- (五)血型说
- (六)神经活动类型说
- (七)气质调节理论
- 三、气质测验
- (一)气质测量方法
- (二)气质测验的分类
- 第二节 气质问卷测验
- 一、陈会昌的气质调查表
- 二、五态性格测验
- 三、瑟斯顿气质量表
- 四、吉尔福特—齐默尔曼气质调查表
- 五、斯特里劳气质调查表
- 六、罗萨诺夫的气质问卷
- 七、气质问卷测验的优缺点
- 第三节 气质操作测验
- 一、安菲莫夫检查表
- 二、80.8神经类型量表
- (一)得分
- (二)错百分率
- (三)漏百分率
- 三、气质操作测验的优缺点
- 第六章 教 育 测 验
- 第一节 教育测验概述
- 一、教育测验的性质
- 二、教育测验的分类
- 三、教育测验的功能
- 第二节 成就测验
- 一、成就测验的性质与功能
- (一)成就测验的性质
- (二)成就测验的功能
- 二、成就测验的分类
- 三、标准化成就测验举例
- (一)综合成就测验
- 四则运算测验:通过学生对整数、小数、分数等四则运算题的运算结果,来分析他们的计算技能。例如:
- (二)单科成就测验
- (三)学习能力倾向测验
- 四、标准化成就测验的评价
- 第三节 学习意向性测验
- 一、学习兴趣测验
- (一)学科兴趣诊断表
- (二)学习兴趣问卷表
- (三)中学生学习兴趣调查表
- 二、学习动机诊断测验(MAAT)
- (一)测验的目的
- (二)测验的构成
- (三)测验的标准化
- (四)测验的方法
- (五)测验结果的解释
- (六)测验结果的应用
- 第四节 学习适应性测验
- 一、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
- (一)测验的特点和结构
- (二)测验项目举例
- (三)测验实施、记分和解释方法
- (四)测验的标准化
- 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 (一)测验的结构
- (二)测验的记分和解释
- (三)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 三、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
- (一)测验的构成
- (二)测验的记分与解释
- (三)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 第七章 职业心理测验
- 第一节 职业测验概述
- 一、职业测验的性质与功能
- 二、职业测验的类型
- 三、职业测验的编制
- 第二节 职业兴趣测验
- 一、斯特朗一坎贝尔兴趣问卷(Strong-Campell Interest Inventory, SCII)
- 二、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Kuder Occupation Interest Survery)
- 三、爱德华个人爱好量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 EPPS)
- 第三节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 一、职业能力倾向的概念
- 二、普通能力倾向成套测验
- (一)测验目的
- (二)测验结构
- (三)测验项目与能力倾向的关系
- (四)测验方法
- (五)记分方法
- (六)测验结果的应用
- 三、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 (一)测验的结构
- (二)测验施测方法
- (三)测验各部分题型介绍
- 四、运动技能测验
- (一)克劳福德小部件灵活性测验(Crawford Small Parts Dexterity Test)
- (二)珀杜插栓板测验(Purdue Pegboard Test)
- (三)麦夸里机械能力测验(Macquarrie Test For Mechanical Ability)
- (四)奥康纳手指灵活测验和镊子灵活测验(Oconnor Finger and Tueezer Dexterity Test)
- (五)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
- 五、机械能力倾向测验
- 六、美术能力倾向测验
- 七、音乐能力倾向测验
- 八、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与职业选择
- 第八章 神经心理学测验
- 第一节 神经心理学测验概述
- 一、神经心理学测验的性质与功能
- (一)神经心理学测验的性质
- (二)神经心理学测验的功能
- 二、影响神经心理学测验的因素
- (一)测验作业本身的影响因素
- (二)测验施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三)被试自身的干扰因素
- 三、神经心理学测验的类型
- (一)根据测验最初编制的目的可分为专门性测验和一般性测验
- (二)根据测验的内容可分为综合性神经心理学测验和单项神经心理学测验
- 第二节 综合性神经心理学测验
- 一、霍耳斯特德一赖坦成套神经心理学测验
- (一)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
- (二)侧性优势测验
- (三)失语检查
- (四)握力测验
- (五)范畴测验
- (六)手指敲击测验
- (七)言语声音知觉测验
- (八)连线测验
- (九)触觉操作测验
- (十)音乐节律测验
- (十一)感知觉障碍测验
- 二、鲁利亚一纳布拉斯卡神经心理学成套测验
- (一)运动量表
- (二)节律量表
- (三)视觉量表
- (四)触觉量表
- (五)言语感知接收量表
- (六)表达性言语量表
- (七)书写量表
- (八)阅读量表
- (九)算术量表
- (十)记忆量表
- (十一)智力量表
- 三、快速神经学甄别测验
- 四、综合性神经心理学测验的优缺点
- (一)综合性神经心理学测验的优点
- (二)综合性神经心理学测验的缺点
- 第三节 单项神经心理学测验
- 一、记忆测验
- (一)临床记忆量表
- (二)本顿视觉保持测验
- 二、视知觉测验
- (一)本德尔视觉运动格式塔测验(Bender Visual Motor Gestalt Test)
- (二)WAIS积木图案测验
- (三)WAIS图片拼凑测验
- 三、听知觉测验
- (一)希肖音韵节律测验
- (二)词—音知觉测验
- 四、认知障碍测验
- (一)范畴测验
- (二)戈尔斯坦—舍勒(Goldstein-Scheerer)的抽象和具体思维测验
- (三)符号—数字模式测验
- 五、病态言语行为测验
- (一)霍尔斯特德—韦甫曼(Halstead-Wepman)失语症筛选测验
- (二)斯普林—本顿(Spreen-Benton)失语症测验
- (三)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测验
- (四)临床汉语言语测评方法
- 六、单项神经心理学测验的选择
- (一)一般性检查
- (二)判别有无大脑损伤的筛选测验
- (三)提供定侧定位信息的测验
- 七、单项神经心理学测验的优缺点
- (一)优点
- (二)缺点
- 第九章 经典测量理论
- 第一节 经典测量理论概述
- 一、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概念
- (一)实测分数、真分数与测量误差
- (二)平行测验
- (三)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
- 二、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假设
- 三、经典测量理论的优点与局限性
- 第二节 项目难度分析
- 一、项目难度的概念
- 二、项目难度的等距量表
- 三、项目难度受机遇影响的矫正
- 四、项目难度与测验分数的分布
- 第三节 项目区分度
- 一、项目区分度的概念
- 二、项目区分度的估计方法
- (一)分组求差法(鉴别指数法)
- (二)相关法
- 三、项目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
- 第四节 测验信度
- 一、测验信度的概念
- (一)什么是信度
- (二)信度的类型
- 二、测验信度的估计方法
- (一)重测信度的估计方法
- (二)复本信度的估计方法
- (三)同质信度的估计方法
- (四)评分者信度的估计方法
- (五)信度估计中的注意事项
- 三、影响信度的因素
- (一)分数分布范围与信度
- (二)测验长度与信度
- (三)测题难度与信度
- (四)影响信度的其他因素
- 第五节 测验效度
- 一、测验效度的概念
- (一)什么是效度
- (二)效度的类型
- 二、测验效度的评估方法
- (一)效标关联效度的评估方法
- (二)内容效度的评估方法
- (三)构想效度的评估方法
- 三、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 四、影响效度的因素
- (一)测验本身的因素
- (二)测验实施过程中的因素
- (三)被试方面的因素
- 第十章 标准参照测验
- 第一节 标准参照测验概述
- 一、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
- 二、标准参照测验的产生与发展
- 三、标准参照测验的应用
- 第二节 标准参照测验的编制
- 一、明确测验的目的
- 二、确定测验内容范围
- 三、制订测验编制计划
- 四、编写测验题目
- 五、测验项目分析
- 六、测验质量分析
- 七、确定分数的“划界点”
- 第三节 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一、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分析
- 二、标准参照测验的效度分析
- 第四节 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
- 一、标准参照测验的划界点确定的方法
- 二、标准参照测验的等值
- (一)测验等值的概念
- (二)测验等值的条件
- (三)测验等值的类型
- (四)测验等值的设计
- (五)测验等值的方法
- 第十一章 现代测量理论
- 第一节 概化理论概述
- 一、GT与CTT的几点比较
- 二、概化理论的几个概念
- (一)测量目标、测量侧面与全域分数
- (二)交叉设计、嵌套设计与混合设计
- (三)观测全域与概化研究
- (四)概括全域与决策研究
- (五)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 (六)概化系数与可靠性系数
- 三、概化理论的研究程序
- 第二节 概化理论的应用
- 一、单侧面随机交叉设计的应用
- (一)p×i设计的G研究
- (二)p×I设计的D研究
- 二、随机双侧面设计的应用
- (一)p×t×r设计总体方差和各方差分量
- (二)p×t×r设计的G研究方差分量的估计
- 第三节 项目反应理论概述
- 一、项目反应理论产生的原因
- (一)对经典测量理论的几点质疑
- (二)项目反应理论的产生
- 二、项目反应理论发展史
- 三、项目反应理论目前的运用
- 四、项目反应理论的基本原理
- (一)项目反应理论的含义
- (二)项目反应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 (三)项目反应理论的特点
- 五、项目反应理论的数学模型
- (一)模型的界定
- (二)项目反应理论模型特征
- (三)项目反应理论的数学模型
- 六、信息函数
- (一)项目信息函数
- (二)测验信息函数
- 第四节 项目反应理论的应用
- 一、题库建设
- (一)题库建设概述
- (二)项目反应理论指导下的题库建设
- 二、计算机自适应测验
- (一)自适应测验的产生及发展
- (二)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概念
- (三)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原理
- (四)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实现条件
- (五)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施测程序
- (六)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编制
- (七)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优缺点
- (八)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目前关注的重点
- 第十二章 心理测验的编制
- 第一节 心理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 一、确定测验目的
- (一)明确测量用途
- (二)明确测量对象
- (三)明确测量目标
- 二、制订编题计划
- 三、编辑测验项目
- (一)搜集测验材料
- (二)选择项目形式
- (三)编写测验项目
- 四、预测与项目分析
- (一)预测
- (二)项目分析
- 五、合成测验
- (一)测验项目的选择
- (二)测验项目的编排
- (三)编制复本
- 六、测验标准化
- (一)测验内容
- (二)施测过程
- (三)测验评分
- (四)测验分数的解释
- 七、鉴定测验
- (一)信度
- (二)效度
- (三)测验量表与常模
- 八、编写测验说明书
- 第二节 心理测验的编制实例
- 一、中国人人格量表的编制
- (一)测验编制的目的
- (二)编题计划与量表的内容
- (三)项目的编写与测验的合成
- (四)试测与项目分析
- (五)测验鉴定
- (六)常模的制作与测验手册的编写
- 二、瑞文推理测验中国修订版的编制
- (一)测验编制的目的
- (二)量表的内容
- (三)测验的记分与解释方法
- (四)测验的鉴定
- (五)常模的编制与测验手册的编写
- 第三节 成就测验的编制
- 一、成就测验的类别
- 二、成就测验的功能
- 三、成就测验的编制程序
- (一)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编制
- (二)教师自编成就测验的编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心理测验管理条例(中国心理学会,2008年1月)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二章 心理测验的登记
- 第三章 心理测验的鉴定
- 第四章 测验使用人员的资格认定
- 第五章 测验使用人员的培训
- 第六章 测验的控制、使用与保管
- 第七章 附则
- 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
- 附表 正态曲线的面积(P)与纵线(y)表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