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代表性著作,一部既具有思想深度又具有文学才情的哲学史。用原著四分之一的厚度,呈现《西方哲学史》百分之百的思想精华。

内容简介

《西方哲学史》写作于二战期间,源自罗素在美国费城的一系列哲学史讲座。

全书共分三卷,按时间顺序依次讲述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在本书中,罗素从一位哲学家的视角,完整地展现出他对西方哲学历史发展的理解,其中既包括对重要哲学家的哲学观点的讲述,也包含罗素本人对这些思想的批判。

本书将罗素原著七十万字的内容凝练为不到二十万字,既保留了原著中最重要的思想观点与分析论证,也更贴合当下读者快速掌握、理解经典的阅读习惯,便于读者从多方面把握本书的精彩内容。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书推荐
  • 美国版序
  • 英国版序
  • 绪论
  • 卷一 古代哲学
  • 第一篇 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家
  • 第一章 希腊文明的兴起
  • 第二章 米利都学派
  • 第三章 毕达哥拉斯
  • 第四章 赫拉克利特
  • 第五章 巴门尼德
  • 第六章 恩培多克勒
  • 第七章 雅典与文化的关系
  • 第八章 阿那克萨戈拉
  • 第九章 原子论者
  • 第十章 普罗泰戈拉
  • 第二篇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 第十一章 苏格拉底
  • 第十二章 斯巴达的影响
  • 第十三章 柏拉图观点的来源
  • 第十四章 柏拉图的乌托邦
  • 第十五章 理念论
  • 第十六章 柏拉图的不朽论
  • 第十七章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
  • 第十八章 柏拉图哲学中的知识和知觉
  • 第十九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 第二十章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 第二十一章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 第二十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
  • 第二十三章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 第二十四章 希腊早期的数学与天文学
  • 第三篇 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古代哲学
  • 第二十五章 希腊化世界
  • 第二十六章 犬儒学派和怀疑派
  • 第二十七章 伊壁鸠鲁学派
  • 第二十八章 斯多葛主义
  • 第二十九章 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
  • 第三十章 普罗提诺
  • 卷二 天主教哲学
  • 导言
  • 第一篇 教父
  • 第一章 犹太人的宗教发展
  • 第二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个世纪
  • 第三章 教会的三位博士
  • 第四章 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
  • 第五章 公元五世纪和六世纪
  • 第六章 本尼迪克特与大格里高利
  • 第二篇 经院哲学家
  • 第七章 黑暗时期中的罗马教皇制
  • 第八章 约翰·司各脱
  • 第九章 公元十一世纪的教会改革
  • 第十章 伊斯兰教文化和哲学
  • 第十一章 公元十二世纪
  • 第十二章 公元十三世纪
  • 第十三章 托马斯·阿奎那
  • 第十四章 方济各修会的经院哲学家
  • 第十五章 教皇制的衰落
  • 卷三 近代哲学
  • 第一篇 从文艺复兴到休谟
  • 第一章 总说
  • 第二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
  • 第三章 马基雅维利
  • 第四章 伊拉斯谟和莫尔
  • 第五章 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
  • 第六章 科学的兴盛
  • 第七章 弗朗西斯·培根
  • 第八章 霍布斯的利维坦
  • 第九章 笛卡尔
  • 第十章 斯宾诺莎
  • 第十一章 莱布尼茨
  • 第十二章 哲学上的自由主义
  • 第十三章 洛克的认识论
  • 第十四章 洛克的政治哲学
  • 第十五章 洛克的影响
  • 第十六章 贝克莱
  • 第十七章 休谟
  • 第二篇 从卢梭到现代
  • 第十八章 浪漫主义运动
  • 第十九章 卢梭
  • 第二十章 康德
  • 第二十一章 十九世纪思潮
  • 第二十二章 黑格尔
  • 第二十三章 拜伦
  • 第二十四章 叔本华
  • 第二十五章 尼采
  • 第二十六章 功利主义者
  • 第二十七章 卡尔·马克思
  • 第二十八章 柏格森
  • 第二十九章 威廉·詹姆斯
  • 第三十章 约翰·杜威
  • 第三十一章 逻辑分析哲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紫图图书

紫图图书,中国最具活力和创意的图书公司。唯一连续两届受邀免费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的中国独立出版商, 荣获“中国最美的图书”及多项国内外装帧大奖,多次出版过引领潮流的图书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