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青年人的疲惫与无奈,是整个时代的伤疤。

内容简介

201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把“工作倦怠”列入《国际疾病分类》,揭示了一个久被遮蔽的问题:近年来,许多青年人对传统意义上的工作越来越没有热情,而这种倦怠感有逐步扩散的趋势。

本书聚焦于“倦怠”,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报告与研究数据,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经济条件、社会背景、心理因素等,进而对全球范围内存在的各类青年就业问题进行考察,并对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进行探讨:新经济背景下,“工作”被重新定义,工作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否能有效解决倦怠等就业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我们并非孤独地倦怠
  • 第1章 迷失:不工作的一代
  • “窃·格瓦拉”:“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的背后
  • “三和大神”:“没有人一开始就是大神”
  • 韩国“尼特族”:灰尘一样的人生
  • 日本“蛰居族”:永不结束的青春期
  • 朝阳蒙尘,青年脱轨的危险
  • “垮掉的一代”也能站起来
  • 第2章 怪圈:越年轻越穷,越忙越穷
  • 青贫:从房车蜗居到债务大山
  • 更迭:消失的工作和全新的工作
  • 穷忙,勤奋的悖论
  • “两怕”:不平等与阶层固化
  • 第3章 闪辞:千禧一代的工作与心灵
  • 职场新人用脚投票
  • 快进人生的必然
  • 别了,铁饭碗
  • 一毕业未必就工作
  • 别让间隔年变味
  • 象牙塔失衡
  • 第4章 倦怠:职场隐形杀手
  • 八小时里被忽略的和被压抑的
  • 都是压力惹的祸?
  • 千禧一代,更易倦怠的一代
  • 永远在线,温柔的数字化杀手
  • 坠入深渊,从倦怠、抑郁到自杀
  • 走出迷城
  • 第5章 反抗与陷阱:青年社畜大逃杀
  • “996”:数字时代的奴隶制?
  • 零工经济:新型雇佣关系的坍塌
  • 共享员工:共享经济的余晖
  • 斜杠青年,不得已的跨界
  • 居家办公,看上去很美
  • 数字游民的理想与现实
  • 逃离朝九晚五,一个美国青年的乌托邦试验
  • 第6章 未来:新技术和新青年共同塑造的明天
  • 办公室还有未来吗?
  • 人工智能:工作的朋友还是敌人?
  • 消失的边界:数字时代的工作、生活与身份
  • 在不确定的世界,稳住自己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东方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作为人民出版社的副牌,创建于1986年,专注于高品质的经济管理、励志和健康类图书的出版,并利用人民出版社的优势资源和发行渠道,成功占据了中国大陆地区同类书籍出版市场的三强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