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信息爆炸时代,大众对信息的接受模式是:遗忘和过滤 99%,只能记住1%,整合营销传播让“零散的1%”,最终在客户头脑中形成企业想要的99%。

内容简介

如何在全球性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获得客户的青睐?
如何在信息泛滥的买家市场,凸显企业的品牌个性,成为被大众记住的1%?
全球第一本整合营销传播学专著,告诉你如何调动一切手段及渠道,打赢世界性的营销战。

全球整合营销传播,是在21世界市场转型的基础上出现的新型营销方式。它既是消费全球化下应运而生的产物,也是市场竞争催生出的更高层次的战略手段。
信息爆炸时代,大众对信息的接受模式是:遗忘和过滤99%,只能记住1%。 整合营销传播让“零散的1%”最终在客户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企业想要的99%。
想要达成这一目标,企业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说话”。即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下传达的产品信息要一致,对大众形成稳定的、持续的、渗入式的影响,并最终在大众脑海中扎根发芽。

大众是善变的,更是善忘的。只有长期、统一的用一个声音说话,主张一种个性,才能使目标消费者清晰的认识到企业的品牌个性是什么,从而在他们做出消费选择的时候,成为必选或备选项。
传统的传播模式和方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科技为手段的全球整合营销传播在西方已经成为成熟的市场手段,而在中国它也即将被全面采用,并被迅速的运用到市场中去。
本书能够预测中国营销传播的前景,为销售商和营销组织分析其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就中国公司提高其营销传播水平进行了简要回顾和前景预测,描绘了中国公司研发其营销传播活动模式的蓝图:不仅仅应是“世界级的”,而且也应是“举世无双的”。它是中国营销和中国的营销专业人士构建全球化视野的桥梁。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序 通过传播创造未来价值
  • 第1章 面向21世纪的市场转型
  • 全球化的基石
  • 市场、销售经理和营销传播的转型
  • 结论
  • 第2章 初探新兴的全球市场
  • 全球市场
  • 全球市场的驱动者
  • 全球市场营销机构的必要条件
  • 全球市场上的市场营销和营销传播
  • 结论
  • 第3章 营销传播如何起作用
  • 传播角色的变化
  • 全球消费者的出现
  • 消费者的角色正在发生改变
  • 全球背景下整合方式的驱动力
  • 结论
  • 第4章 整合传播或整合营销传播
  • 全球环境
  • 传播向全球品牌化方式进军
  • 整合传播
  • 公司形象
  • 公司定位
  • 整合营销传播
  • 整合营销传播的定义
  • 结论
  • 第5章 发展整合营销传播方案
  • 全球整合营销传播方案的急需
  • 掌握全球整合营销传播的能力
  • 全球整合营销传播规划过程中的八个步骤
  • 结论
  • 第一步:全球客户数据库
  • 第6章 实施IGMC战略
  • 第二步:客户和潜在客户评估
  • 第三步:接触点/偏好
  • 第四步:品牌关系
  • 第五步:信息/激励的设计和传送
  • 第六步:预测ROCI
  • 第七步:投资及其配置
  • 第八步:市场测量
  • 结论
  • 传播战略:对组织重建的需求
  • 第7章 从战略制定到创造性实施:抓住消费者和公众的想象力
  • IDMC模式中的战略思考
  • 客户和消费者的心理设定及战略要求
  • 结论
  • 第8章 IGMC驱动机制与代理机构的互动
  • 技术驱动
  • 文化驱动
  • 结论
  • 第9章 对IGMC管理和卖主报酬的整合观点
  • 营销传播管理的传统方法
  • 为了满足客户要求需要进行何种管理
  • 何种类型的管理结构使得IGMC起作用
  • 以任务为基础的对外部资源选择和酬劳的看法
  • 结论
  • 第10章 IGMC投资及其测量
  • 从由内及外到由外及内
  • 闭环系统
  • 公司新增收入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 测量营销的短期和长期回报
  • 理解两个新名词:ABC和EVA
  • ROCI的完整表格
  • 结论
  • 第11章 前行之路:用IGMC方案克服障碍
  • 障碍一:转变的隐喻
  • 障碍二:从市场到市域
  • 障碍三:组织性局限
  • 障碍四:一个研究贫乏的消费环境
  • 障碍五:公司/营销品牌的接触界面
  • 障碍六:培训投资
  • 障碍七:心理地图——战略和创造力
  • 障碍八:代理商的互动视角
  • 障碍九:投资与测量
  • 前行之路
  • 结论
  • 附录A
  • 案例分析一 英国电信
  • 案例分析二 德比尔斯公司(De Beers)
  • 案例分析三 陶氏化学公司
  • 案例分析四 英国移动通信运营商——Orange PLC
  • 附录B
  • 欧乐-B案例分析
  •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