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杂志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76千字
字数
2022-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我国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一本老资格的文学期刊。
内容简介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
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本期文章:《常德码头》《春夏书》《惊蛰之笋》《往日叙事》《蒸汽时代》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卷首语
-
春夏书
-
惊蛰之笋
-
往日叙事
-
蒸汽时代
-
伍雪涯
-
柴火
-
常德码头
-
人文的湖水
-
此爱
-
与苇莺重逢
-
旧梦连环【之一】
-
读诗小札
-
龙胆花
-
迸笋穿行径
-
读书与喂猪
-
舍离
-
秘径
-
阅读之妙
-
胡姬魅影
-
鸡鸣驿
展开全部
散文2022年第8期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010 本(283)#《散文(2022 年第 8 期)》🚢春分这天,据说可以立蛋不倒,因为这天,太阳直射在黄经零度的地方,也就是地球的赤道上。从此,白昼渐长,夜渐短。古代人以春分日为春祭日,皇帝在日坛祭太阳神,祈求一年阳光普照,五谷丰登。民间则祭祖先,在宗祠里,或者祭扫先人坟墓。春分时,草渐葳蕤,各种蒿,白蒿、筒蒿、蒌蒿都长得齐踝深,鲜嫩水灵。南方大地,做蒿馃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采嫩蒿芽,水焯过,捣成汁,滗滤清液,和入米面团中。🚢春分日,田间的浮萍渐渐多了起来,溪水里的藻荇滋生,绿意漂荡,仿佛水里的精灵也知道春天过半了。桃树下,渐渐不觉日之晖,绿叶成荫子满枝,这是个不无遗憾的故事:唐朝的崔护因为结识一个乡下女孩,约定秋闱后来礼聘,却因为种种原因逾期不至,第三年才来此寻找女孩,不料人家已经嫁人生小孩子了,崔护因有此感叹。春分多了些春别的感伤。但倘若当年小崔按约定来迎娶此女,我们就没了一首让人惋叹的好诗了。🚢清明,是更让人伤感的时节,不仅是雨多之故,寒气未去,湿气已来。大地上草木葳蕤,一派清明气象。清明者,以草木蕃盛而值雨多濡,四望皆青绿,大地一派洁净而宁馨的样子。清明时节,生气旺盛而阴气渐衰,故草木皆郁秀葱茏。斗柄指东偏南方。民间以清明为祭祀先人的时节,各家各户皆扫墓垫土,齐春祭之盛,不论人在何方,皆回乡祭祖。🚢谷雨不谷,后年吃土。这 “后年”,是下半年的意思。雨其盛,在谷雨时,大概就是所谓黄梅雨了。此时,青梅转黄,樱桃也半青半红中,杨花落尽子规啼,季节到了晚春时,江南一片湿答答的。巷陌里,尽是绿苔藓和茂盛的野草。苔藓在屋瓦间,那屋檐瞬间就活了,天光白银般亮晃,映着幽暗的巷陌,滑湿的石板径上,滴沥着春雨的余韵。🚢松了马缰,沿小溪徐行,只听见水声潺潺。毛毛春雨下得很足,山茶长势很好,茶农们是满心欢喜的。老相识晁端友在此任新城令,他年长苏东坡八九岁,是一个清正耿介的人,碰到对百姓不利的政策,就要上书据理力争,所以仕途蹭蹬。这人生旅途漫漫,就如同我脚下的路。他不禁感叹: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母亲的食物,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比喻,它和温饱有关,和爱相关。实际上,它大于文化,也大于审美。母亲的食物是一种植物,时光越长,长势越好。中年以后的我,自然而然地开始喜欢朴素简单的东西。而这样的喜欢,和母亲的食物是多么一致。原来,人生就是这样循环守衡。疏远和回归,需要时间需要距离,我们离开故乡,是为了确认自己已经不再单一。当我们足够丰富时,最初的简单的食物却又渐次清晰。离开才能丰富,丰富才能回归,回归才会简单。人是如此,食物也是如此,故乡呢,也是如此。🚢在小县城与人建立亲密关系,靠的就是和人分享自己的隐私,这种无边界感的信任,几乎是县城生存的密码。在小县城里,如果两个人说话时不时地骂上对方一句,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两个人是亲密的。而说话很客气的两个人,则大概率是陌生人。🚢县城的生存法则就是如此。在小县城里活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疏远,不仅仅是用亲戚和朋友来测量,还有一种江湖的义气参与其中。我哥对他的很多朋友的评价就是一句话:那人很讲义气,很够哥们儿。具体是如何讲义气够哥们儿的呢?这便是他们日常接触的细节。哥哥和他的朋友们,用一件又一件细微的生活细节织生命的网。在县城里,大多数和哥哥一样的人,与人打交道都是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能亏待朋友。🚢城市一点点地接受我,我在城市里不断地更换住处,认识了越来越多的人。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能感觉到,城市正打开一个装满诱惑的盒子,而我是那个有钥匙的人。我从城市里获取了太多营养。我出差到全国各地,所见识的人事,都是我生命的延伸。我写了不少文字,这些文字将我的名字带到不少陌生人面前。我由最初的那个单薄而怀旧的乡下人,变成了一个逐渐面孔清晰的城市人。
出版方
百花文艺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始建于1958年8月1日,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文艺出版社之一。郭沫若先生欣然为之题写了社名,编辑出版古今中外各种形式的文艺书籍,并以散文、小说为重点,而散文书刊的出版,更形成了一枝独秀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