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5208千字
字数
2019-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文库套装18种,作者皆是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带你系统了解日本历史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系包括日本史通论、日本现代外交史论、日本儒学史论、日本现代政治史论、日本近现代经济政策史论、日本社会史论、日本近世与近代文化史论、空海《文镜秘府论》与中日文化交流、日本的苏联及中东政策研究等,既是百年来南开大学日本研究成果的集体展示,也彰显了南开大学日本研究的深厚底蕴。
目录
- 日本史通论
- 版权信息
- “百年南开日本研究文库”出版说明
- 导读 新中国日本史研究的奠基者吴廷璆杨栋梁
- 一 振兴中华之毕生求索
- 二 史学研究之斐然成就
- 三 学科建设之突出贡献
- 第一章 中日古代交流论
- 一 从日本考古学论徐福的东渡
- 二 《魏志·倭人传》在日本
- 三 隋唐时期的中国文化与日本
- 四 隋唐时期扬州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
- 五 清代的中日文化交流
- 第二章 古代日本论
- 一 日本古代国家形成的决定因素问题
- 二 大化改新前后日本的社会性质问题
- 第三章 近世日本论
- 一 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
- 二 德川前期(1603—1680)
- 三 德川中期(1680—1716)
- 四 德川后期(1716—1845)
- 五 德川末期——民族危机与封建危机(1845—1867)
- 第四章 近代日本论
- 一 明治维新和维新政权
- 二 资产阶级革命与明治维新
- 三 日本的殖民侵略与朝鲜的义兵运动
- 附论
- 一 《郑天挺纪念论文集》前记
- 二 《日本近代化研究》前言
- 吴廷璆先生年谱
- 一、生平简历
- 二、主要社会活动及兼职
- 三、主讲的课程
- 四、主要著述
- 日本现代外交史论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 一、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
- 二、吉野作造与五四运动
- 三、日本对直奉战争的双重外交
- 四、东方会议真相与“田中奏折”问题
- 五、试论1936年德日意《防共协定》的实质与作用
- 第二章 孙中山与日本的关系
- 一、孙中山对日态度再认识
- 二、孙日关系与矛盾论
- 三、孙中山的中日盟约问题辨析
- 四、日本对孙中山政策史论
- 五、孙中山与日本人士
- 第三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日本外交
- 一、辛亥革命时期日本的对华政策
- 二、二次革命时期孙中山的反袁策略与日本的关系
- 三、试探对孙中山“满洲租借”问题的态度
- 四、护国运动前后黄兴与日本的关系
- 五、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中日外交
- 第四章 “九一八”事变与伪满时期的日本外交
- 一、“九一八”事变时期的张学良和蒋介石
- 二、“九一八”事变与币原外交
- 三、“九一八”事变后国联与中日的外交二重性评析
- 四、伪满的殖民体制与日本外务省
- 五、“满洲国问题”与日本的战时外交
- 第五章 美国对日政策与战后民主改革
- 一、美国对日政策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 二、美国对日占领政策转变与否辨析
- 三、试论日本的战后改革
- 四、日本对中东的新政策
- 后记
- 日外文化交流史论
- 版权信息
- 序章 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绪论
- 一、日本人涉外文化心理的史学考察
- 二、日本知识阶层在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作用及心态
- 三、试论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周期性
- 四、从“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兼论“和魂洋才”与“中体西用”的异同
- 第一章 佛教的接受与日本化
- 一、应否接受“外国神”之争
- 二、佛教在日本的迅猛发展
- 三、变来世主义为现世主义
- 四、镇护国家和王法为本
- 五、佛与神的靠拢和融合
- 六、向简素化、大众化方向发展
- 七、佛教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 第二章 遣唐使时代(上)
- 一、遣隋使与遣唐使
- 二、留唐热潮
- 三、大陆先进生产方式与政治制度的移植
- 四、唐文化百花苑与唐风文化
- 第三章 遣唐使时代(下)
- 一、日本文化中的印度文化
- 二、正仓院珍宝映出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 三、日本风文化的创造
- 四、七二七—九二六年渤日关系述论
- 第四章 明治日本与西方近代文化(上)
- 一、“求知识于世界”——岩仓使节团出访的意义
- 二、外国专家的聘用
- 三、留学生的派遣
- 四、美法教育制度的移植
- 五、西方近代学术与近代思想的流入
- 第五章 明治日本与西方近代文化(下)
- 一、近代科学的创立
- 二、近代产业和经济制度的移植
- 三、司法制度改革与德国式宪法的制定
- 四、生活方式上的“文明开化”
- 第六章 大正至昭和初年的日本大众文化
- 一、大众文化初具规模
- 二、新东京人及其生活方式
- 第七章 来华日本教习与严修赴日考察
- 一、新见日本教习——对汪向荣先生所列《日本教习分布表》名单的补充
- 二、两度瀛山采药归——20世纪初头严修考察日本教育述略
- 三、严修东游日记点注(增订版)
- 凡例
- 壬寅东游日记(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年)
- 中日友人送行者众
- 过威海诗吊李文忠
- 与福士德太郎笔谈东西文化
- 青柳笃恒说教育
- 船中赋诗
- 濑户内海“直谓之湖可也”
- 竹中清来访
- 晤内藤虎次郎于朝日新闻社
- 山田锽子与淇澳小学
- 见日僧讽经而有所悟
- 晤阿部房次郎
- 天津戏法在大阪演出
- 与大阪清语学校师生合影
- 藤泽南岳赠书
- 大野铃子来访
- 与河村善益晤谈
- 在清语学校演说
- 求书者众
- 大野铃子同赴爱珠幼稚园
- 在清水谷女学校讲演
- 小村俊三郎迎于新桥车站
- 从吴汝纶参观麦酒会社
- 晤春木义彰并参观控诉院
- 初识巌谷孙藏及杉荣三郎
- 高木兼宽论日、中衣食短长
- 同文书院与清华学校
- 晤根津一
- 参观议院
- 贵族院议长近卫笃麿接见
- 初遇陈独秀
- 访东京府知事千家尊福
- 伊泽修二论教育
- 消防署与养育院
- 甲午战图触目伤心
- 伊泽修二来访
- 山崎彦八与富士见小学校
- 外务省正式接待
- “神山毕竟地非凡”
- 高等师范学校及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 关本幸太郎将赴保定任教习
- 东京美术学校校长正木直彦导观各部
- 晤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校长手岛精一
- 狩野亨吉“庄雅可敬爱”
- 帝国大学印象(一):工科大学
- 帝国大学印象(二):理科大学与医科大学
- 帝国大学印象(三):农科大学
- 冒雨访渡边小学校
- 体操学校与学习院
- 访冈本监辅一谈
- 参观华族女学校晤细川润次郎与下田歌子
- 东京盲哑学校见闻
- 东京音乐学校听洋乐
- 大久保君导观弘文学院
- 大同学校与关帝庙
- 同文学院观体操
- 大隈伯论文明
- 早稻田大学“呜呼盛矣!”
- 参观印刷局
- 东京高等商业学校与常盘小学校附属幼稚园
- 吴汝纶来访
- 参观庆应义塾,鎌田荣吉招待
- 小学
- 人数
- 学费
- 访鸟尾小弥太子爵
- 诗赠伊泽修二
- 辞别东京
- 京都印象:朴素浑坚
- 参观第九师团驻兵处
- 西天满小学教学法
- 发大阪至广岛
- 游泉邸
- 严岛景色“悠然意远”
- 马关遗恨
- “西京丸”发长崎
- 清水、门田同来中国
- 晤汪凤藻、李叔同
- 与汪康年、熊希龄等聚会一品香
- 参观澄衷中学
- 陪清水君赴市买物
- 晤孙宝琦、张元济
- 离沪回津
- 返家
- 第二次东游日记(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年)
- 辞家
- 抵上海
- 王柳生叔侄设宴款待
- 王培孙导观育才书塾与务本女学堂
- 晤汤蜇仙、吴昌硕于聚丰园
- “永生”船发上海
- 船至长崎
- 寓贵临馆
- 参观宏文外塾,再晤伊泽修二
- 伊泽修二欲合办编译印刷
- 嘉纳讲说小学校建设要旨
- 棚桥源太郎论手工课
- 与杨公使同访高等师范与宏文外塾
- 清华学校的人事与课程
- 一桥附属小学看习字和游戏
- 小学校父兄恳话会
- 幼儿之教“真可法也”
- 高等工业学校实习工厂见闻
- 听松浦和平与神保小虎讲演
- 答拜青柳笃恒及钱稻孙等
- 访长冈护美子爵
- 晤文部大臣久保田让
- 力说王守善来津办工业
- 女子职业学校印象
- 文部省听讲(一)
- 听讲教科书编纂法
- 再晤大隈伯与高田早苗
- 文部省听讲(二)
- 文部省听讲(三)
- 参观女子大学并晤成濑仁藏
- 青柳笃恒偕牧野谦次郎来访
- 长冈护美宴请于邸
- 高师附属小学校教学观摩(一)
- 高师附属小学校教学观摩(二)
- 文部省听讲(四)
- 高师附属小学校教学观摩(三)
- 高师附属小学校教学观摩(四)
- 文部省听讲(五)
- 文部省听讲(六)
- 高师附属小学校教学观摩(五)
- 杨公使招饮
- 高师附属小学校教学观摩(六)
- 文部省听讲(七)
- 高师附属小学校教学观摩(七)
- 文部省听讲(八)
- 随宏文外塾学生参观天文台
- 文部省听讲(九)
- 文部省听讲(十)
- 高等工业学校毕业典礼
- 参观文部省并晤松浦镇次郎
- 同乡会
- 出席贵州省留学生欢迎会
- 寻常师范学校与三省堂印刷所
- 井上哲次郎论东西文化
- 早稻田大学毕业典礼国民教育社附设幼稚园参观早稻田大学卒业式参观
- 实践女学校清国留学生毕业典礼
- 依田雄甫赠所著《地理指掌图》
- 赴亚雅音乐送别会
- 外务大臣持刺来拜
- 写赠手岛精一诗幅
- 日光行
- “生平胜游以今日为最”
- “日人保守之善亦足称”
- 木崎盛政携地图若干种来访
- 西川风琴制造所定购风琴
- 辻新次的选派留学生建议
- 户水宽人论中学校教育要旨
- 伊藤允美请代谋教习职位
- 与渡边龙圣议聘教习与派留学生事
- 根津一谓法国律例不宜于中国
- 晤梅谦次郎并听讲民法
- 讲道馆看横山、富田柔道
- 嘉纳治五郎详论学校行政
- 穗积八束谈日本立法律学校之大概
- 小川银次郎有意赴清为教习
- 三角锡子拟赴清助兴女学
- 访宫岛诚一郎
- 日本教习薪水种种
- 伊泽修二主持精养轩送别会
- 长原春田琴歌送行
- 再与渡边龙圣议聘教习
- 留学生议如何改良国之政法
- “长冈絮言东三省后来事刺刺不休”
- 聘音乐教习事与渡边之歧见
- 东洋社购教具
- 横滨登归舟
- 水田竹圃船中赠画
- 留学生用费数例
- 上海怡和码头靠岸
- 船发上海
- 返津
- 人名索引
- 后记
- 日本东亚政策研究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编 中日琉三国关系考
- 一 琉球的来历及《隋书》的原始记载
- 二 古代的日琉关系
- 三 明代中琉间的册封关系
- 四 近世的日琉关系
- 五 中琉关系的延续与发展
- 六 近代日本的占有琉球准备
- 七 日本政府强行“废琉置县”
- 八 中日有关琉球归属问题交涉
- 第二编 日本的“大陆政策”与“甲午战争”
- 一 日本明治初年的对外方针
- 二 日本对华首次立约与出兵台湾
- 三 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
- 四 “甲午战争”前夕的日本社会和战争的基本原因
- 五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 六 日本帝国在侵略中膨胀
- 第三编 日英同盟与对俄战争
- 一 日俄关系的历史追述
- 二 日俄在东北亚的矛盾
- 三 日英同盟与对俄战争
- 四 日俄签订《朴茨茅斯条约》
- 五 日本对俄战争后的“攻势国防”
- 第四编 从“征韩论”的泛起到日韩“合并”
- 一 日本明治初期的“征韩论”
- 二 “江华岛事件”与迫订条约
- 三 设立“特别居留地”与使馆驻兵
- 四 “保护”韩国的决策与实施
- 五 日韩“合并”与开始殖民统治
- 第五编 日本的“满蒙政策”与“九一八事变”
- 一 对华二十一条要求
- 二 “满蒙政策”的用心和目的
- 三 阴谋发动“九一八事变”
- 四 建立“满洲国”傀儡政权
- 第六编 统治大东亚的妄想与失败
- 一 《国策基准》与全面侵华战争
- 二 所谓“大东亚新秩序”的真相
- 三 “大日本帝国”投降
- 第七编 战后日本的对外关系
- 一 战后初期日本国家的战略选择
- 二 中日复交与“台湾问题”
- 三 冷战后日本国家的走向
- 四 面向21世纪的日美同盟
- 第八编 日本的神国观念与东亚
- 一 日本的神国观念与大国意识
- 二 神国观念与华夷秩序的碰撞
- 三 丰臣秀吉的“大日本”构想
- 四 德川时代“统治宇内”的思想
- 第九编 钓鱼岛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记载
- 一 钓鱼岛——《隋书·流求传》记载的高华屿
- 二 陈侃《使琉球录》记载的中琉疆界
- 三 日本林子平《三国通览图说》中绘制的钓鱼岛
- 四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论证纲要
- 后语
- 日本儒学史论
- 版权信息
- 上篇 中日儒学之比较
- 绪言
- 序章
- 第一章 儒学传入日本
- 第二章 日本早期的儒学
- 第三章 镰仓、室町时代的日本儒学
- 第四章 日本的朱子学
- 第五章 日本的阳明学
- 第六章 日本的古学
- 第七章 江户后期的日本儒学
- 第八章 水户学和明治维新
- 第九章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儒学
- 终章 日本儒学的特色——中日儒学之比较
- 后记
- 插图出处一览
- 下篇 日本现代化与儒学
- 序章 本书的课题与方法
- 第一章 半欧洲、半亚洲模式的幕藩制社会
- 第二章 日本的朱子学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三章 日本的阳明学及其现代意义
- 第四章 日本的古学派及其现代意义
- 第五章 安藤昌益的思想和现代
- 第六章 明治启蒙思想与作为媒介的儒学
- 第七章 自由民权思想与作为桥梁的儒学
- 第八章 初期社会主义与作为动力的儒学
- 第九章 儒学与日本近代的经济与政治
- 第十章 近代日本与儒学
- 终章 日本现代化的二重性与日本儒学的二重性
- 后记
- 王家骅先生年谱简编
- 王家骅先生主要著述目录
- 本书编译说明
- 日本现代政治史论
- 版权信息
- 序章
- 一 近现代日本政治史的基本脉络和主要内容
- 二 近现代日本政治的两面性
- 三 日本式政治民主化的主要特点
- 第一章 战前的日本政治体制
- 一 战前日本政党的兴起
- 二“大正德谟克拉西”与民本主义
- 三 天皇制法西斯专制的形成与崩溃
- 第二章 日本的战败与战后政治改革
- 一 战后初期的政治改革
- 二 新宪法的制定与政治改革
- 三 吉田茂长期政权
- 第三章 “五五年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 一 “五五年体制”的确立
- 二 自民党政权的巩固
- 三 自民党的“盛世”时期
- 第四章 自民党政权的动荡
- 一 自民党的“金权政治”
- 二 自民党的派阀之争
- 三 频繁更迭的自民党政权
- 第五章 自民党政权的中兴与崩溃
- 一 自民党政权的中兴
- 二 自民党长期政权的崩溃
- 第六章 多党联合政权时代
- 一 新党的分化组合与联合政权的更迭
- 二 后自民党时代
- 三 政权更替与强势的安倍时代
- 后记
- 日本近现代经济政策史论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走向近代的经济制度变革
- 一、近代经济生成的基础条件
- 二、资本主义道路的探寻
- 三、地税改革
- 四、废除士族俸禄
- 第二章 产业革命时期的政策操作
- 一、海运振兴政策
- 二、官办企业处理
- 三、产业革命的进程和特点
- 四、产业革命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操作
- 第三章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政策
- 一、一战后国际环境与日本
- 二、跛行发展的经济
- 三、战后经济政策的动向
- 四、垄断经济的困境
- 第四章 二战后的经济改革
- 一、经济发展的政治学
- 二、战后经济改革三论
- 三、战后型经济体制的形成
- 第五章 复兴期的经济政策
- 一、战后经济的起点
- 二、战争赔偿
- 三、道奇计划
- 四、“倾斜生产方式”辨析
- 五、1954年经济调整
- 第六章 高速增长期的经济政策
- 一、计划经济思想流变
- 二、产业合理化
- 三、通产行政
- 四、产行业发展计划
- 五、产业税制
- 六、产业金融
- 七、外资政策
- 八、城市建设中民间资本的利用
- 第七章 赶超后的经济政策
- 一、稳定增长期的经济政策
- 二、不良债权的处理
- 三、邮政民营化改革
- 第八章 世纪之交的对外经贸战略变动
- 一、亚太区域化中的中国与日本
- 二、亚洲货币金融危机的思考
- 三、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与走势
- 四、中日关系现状与新时期战略选择
- 日本社会史论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章 日本古代社会结构
- 一 日本古代社会发展历程——社会史视野的考察
- 二 日本古代贵族势力的成长及其影响
- 三 日本古代贵族制社会结构
- 四 略论家族主义的幕府政治
- 五 江户时代天下太平的政治保证
- 六 近世日本商人的生活哲学
- 第二章 近代日本社会生活的变化
- 一 明治时代天皇权威的重建
- 二 明治时代武士的最后结局
- 三 近代“豚尾”形象的日中转换
- 四 日本历法的“脱亚入欧”与“时间”的近代化
- 五 近代日本的人口状况与人口政策
- 六 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发展原因探析
- 第三章 家制度与家的传统
- 一 从“家”到“家庭”:跨越三个时代的艰难历程
- 二 日本传统家庭的传统
- 三 日本传统社会人伦关系中的“非礼”因素
- 四 妇产科医生世家贺川家的家系继承
- 五 日本的家训及其基本特征
- 六 战后日本家族制度的改革
- 第四章 家伦理在近代的活用与恶用
- 一 家族制度与日本的近代化
- 二 从继承制度看日本经济的发展
- 三 近代日本企业家族主义经营的形成
- 四 日本企业的社是、社训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 五 家族国家观——近代日本政治的误区
- 六 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与“一亿总动员”
- 第五章 日本国民性研究
- 一 论日本的孝道与忠孝伦理
- 二 从家训看日本人的节俭传统
- 三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
- 四 日本社会秩序稳定的历史文化因素
- 五 日本人的双重性格从哪里来?
- 第六章 中日传统社会比较
- 一 生命的传承与家业的传承
- 二 财产继承制度与中日两国的社会发展
- 三 从姓名看中日家族的血缘性与社会性
- 四 中国的贤妻良母观及其与日本良妻贤母观的比较
- 五 中日两国女子教育:差距及其原因分析
- 六 从生活方式的变革看近代中日关系的逆转
- 后记
- 日本近世与近代文化史论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绪论
- 一、文化、文明、文化史
- 二、时代界定与研究路径
- 第一章 近世文化的成熟与民族主义渊薮
- 一、近世文化观的变迁
- 二、日本庶民文化的成熟
- 三、儒家思想的多元并存
- 四、神道的扭曲与极端民族主义
- 第二章 天主教日本荣衰史
- 一、东来耶稣会士评判
- 二、天主教风行日本的历史时机
- 三、禁教原因探析
- 四、西方科学初传日本及其历史影响
- 第三章 兰学的兴盛
- 一、试析兰学形成的社会基础
- 二、兰学的传播
- 三、兰学的触角
- 四、 “江户三学”中所见中国认识辨析
- 第四章 “锁国”、开国与洋学
- 一、 “江户锁国论”质疑
- 二、渡边华山兰学探析
- 三、开国与幕末洋学风潮
- 近世文化小议
- 第五章 明治时代的文明开化与变形
- 一、启蒙思想与教育
- 二、近代媒体与社会生活
- 三、西化与国粹
- 第六章 明治三教的不同命运
- 一、国家神道横行
- 二、佛教历尽磨难
- 三、基督教的悖论
- 第七章 明治思想与学术
- 一、政治学与社会学
- 二、明治史学的近代更新
- 三、东西融合的哲学
- 明治文化小议
- 一、文化选择的症结
- 二、文化跛行的代价
- 第八章 大正时代的文化精神
- 一、大正时代政治思想述论
- 二、哲学前沿与人文思潮
- 三、教育传媒与文化生活
- 四、大正文化小议
- 第九章 中日两国西学的异同
- 一、西方文化东来与中日两国的对应
- 二、耶稣会士传入天文学辨
- 三、林则徐与渡边华山的西洋研究
- 四、两国西洋认知的逆转与结局
- 五、中日早期西学差异成因论析
- 第十章 日本文化散议
- 一、战后日本文化论流变
- 二、中国的日本文化研究
- 三、日本的文化摄取之道(代结语)
- 空海《文境秘府论》与中日文化交流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空海生平及入唐的文学活动
- 第一节 空海早年生平及入唐前的文学修养
- 第二节 空海入唐的求法与文学活动(一):福州与长安
- 第三节 空海入唐的求法与文学活动(二):越州
- 第二章 空海归国后《文镜秘府论》的编撰
- 第一节 与《文镜秘府论》编撰相关的两个重要人物
- 第二节 《文镜秘府论》编撰时间考
- 第三节 空海的思想意识与《文镜秘府论》
- 第三章 《文镜秘府论》反复多变的编撰过程
- 第一节 空海编撰的一稿二稿
- 第二节 空海对原稿的补注
- 第三节 空海对原稿的删改
- 第四节 空海修订时特有的格式和标记
- 第五节 其他的修改
- 第六节 《文镜秘府论》卷次考
- 第四章 《文镜秘府论》流传及谱系
- 第一节 《文镜秘府论》的最早流传:证本
- 第二节 平安末至江户《文镜秘府论》的流传
- 第三节 《文镜秘府论》的谱系
- 第五章 《文笔眼心抄》:空海所写的另一书
- 第一节 初步的质疑
- 第二节 山田家本《文笔眼心抄》内容说明的问题
- 第三节 关于《文笔眼心抄》补加的内容
- 第四节 关于抄卷的情况
- 第五节 其他一些疑问的解释
- 第六章 日本人编撰的中国典籍——以地卷《九意》作者的考察为中心
- 第一节 《九意》作者:一个困扰千年的疑问
- 第二节 “土马”:解开《九意》作者疑问的钥匙——日本考古发现及神马、水灵信仰与巨大古坟
- 第三节 “土马”出典的推测
- 第四节 《九意》作者的推测
- 第七章 空海带回日本的几本书(一)刘善经《四声指归》
- 第一节 刘善经四声论
- 第二节 刘善经八病说
- 第三节 《诗章中用声法式》
- 第八章 空海带回日本的几本书(二)上官仪《笔札华梁》
- 第一节 《笔札华梁》“十病”说
- 第二节 《笔札华梁》对属论
- 第三节 《笔札华梁》体势论
- 第九章 空海带回日本的几本书(三)《文笔式》
- 第一节 《文笔式》考
- 第二节 《文笔式》的杂编性质
- 第三节 《文笔式》与前代八病遗说
- 第四节 《文笔式》声病思想
- 第五节 《文笔式》创作论
- 第十章 空海带回日本的几本书(四)王昌龄《诗格》
- 第一节 王昌龄《诗格》的基本内容是可靠的
- 第二节 王昌龄《诗格》调声说
- 第三节 王昌龄《诗格》创作论
- 第四节 王昌龄《诗格》对属论与体势论
- 第十一章 空海带回日本的几本书(五)皎然《诗议》
- 第一节 皎然《诗议》相关问题考察
- 第二节 皎然《诗议》创作论研究
- 第三节 皎然《诗议》对属论
- 第四节 皎然《诗议》体势论
- 第十二章 空海带回日本的几本书(六)崔融《唐朝新定诗格》与元兢《诗髓脑》及《古今诗人秀句序》
- 第一节 崔融《唐朝新定诗格》
- 第二节 元兢《诗髓脑》
- 第三节 元兢《古今诗人秀句序》
- 第十三章 《文镜秘府论》诗学日本化研究
- 第一节 《文镜秘府论》与日本汉诗学
- 第二节 《文镜秘府论》与日本歌学
- 第三节 《文镜秘府论》与日本韵学
- 主要征引及参考文献
- 日本的苏联及中东政策研究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章 日本对新生苏维埃政府政策
- 一、从武装入侵到同苏建交(1917—1925)
- 二、日本与远东共和国
- 三、日苏“北库页岛利权”之争
- 四、1917—1945年日苏渔业纠纷
- 五、论“日苏关系史”的主要特征(1917—1991)
- 第二章 日本对苏联的“中立”政策
- 一、诺门坎事件爆发原因及对日苏关系的影响
- 二、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与中日苏三国关系变化
- 三、“四国联盟”构想与日本对苏中立政策
- 四、中立:日本对苏政策的选择(1939—1941)
- 五、日本坚持对苏中立政策的选择(1941—1945)
- 六、“关特演”计划述评
- 第三章 日本对苏“北方领土”问题政策
- 一、鸠山一郎在战后日苏复交中的作用
- 二、二战后日本对苏“北方领土”问题的形成
- 三、美国“冷战”政策与日苏领土问题的形成
- 四、20世纪60—70年代日苏西伯利亚联合开发计划
- 五、戈尔巴乔夫访日与日苏领土问题
- 六、日俄围绕1956年《日苏联合宣言》有关领土条款的争议
- 七、相互妥协:日俄领土纠纷问题解决趋势
- 八、依靠美国:日本解决领土纠纷问题之路
- 九、日俄返还两岛与返还四岛之争
- 第四章 日本对石油危机政策
- 一、论20世纪70—80年代日本的石油危机对策
- 二、石油危机与日本的对策
- 三、石油危机与日本的产业结构转换
- 四、石油因素在日本对中东政策中的作用
- 五、日本与中东的经贸状况简析(1976—1992)
- 六、试析20世纪80年代中东经贸状况
- 第五章 日本对中东外交政策
- 一、20世纪80年代日本中东外交的强化
- 二、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对海湾政策
-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对中东政策的演变
- 四、“联合国和平合作法案”之争
- 五、日本对中东的“政治大国”外交
- 六、二战后日本对中东政策的主要特征
- 参考书目
- 日文参考书目
- 中文参考书目
- 后记
- 中日文学与文化交流史研究
- 版权信息
- 第一编 《万叶集》与中国文学
- 第一章 《万叶集》总论
- 第二章 额田王《思近江天皇作歌》与宫怨诗
- 第三章 论大伴旅人《赞酒歌》中的“猿”
- 第四章 乐府诗与《万叶集》
- 第五章 万叶文化馆与万叶古代学研究所
- 第六章 中西进先生的《万叶集》研究
- 第二编 中日文学的环流
- 第七章 东亚三国《临刑诗》的传承及其背景
- 第八章 杨贵妃渡日传说的流变及其原因
- 第九章 和歌、俳句在中国的流传与影响
- 第十章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略考
- 第三编 笔谈与东亚文化交流
- 第十一章 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在日笔谈资料研究
- 第十二章 黄遵宪《朝鲜策略》中的日本因素
- 第十三章 《大河内文书》刊行的文化史意义
- 第四编 黄遵宪与日本
- 第十四章 黄遵宪与宫岛诚一郎交友考——以《宫岛诚一郎文书》中的笔谈资料为中心
- 第十五章 黄遵宪《日本杂事诗》源流述论
- 第十六章 黄遵宪《日本国志》述论
- 第十七章 黄遵宪《日本国志》的编纂与明治前期的日本汉学家
- 第五编 近现代中日关系史研究
- 第十八章 《宫岛诚一郎文书》中的琉球交涉史料
- 第十九章 晚清官民的日本政法考察述论
- 第二十章 《日本政法考察记》所收书目解题
- 第二十一章 论近代中国官民日本考察的历史意义——评熊达云著《近代中国官民的日本考察》
- 第二十二章 日本老兵在新中国的改造与新生——以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的活动为中心
- 人名索引
- 书目索引
- 后记
- 近代中日思想文化交涉史研究
- 版权信息
- 代绪论 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二 魏源的《圣武记》在近代日本
- 三 叶德辉的两个日本弟子
- 四 杨昌济的思想与日本
- 第一章 湘学与近代日本知识建构
- 一 船山史论与近代日本的知识建构
- 二 狩野直喜的文人情趣——以狩野直喜与湘籍学者的交往为例
- 三 同时代“京都支那学者”眼中的内藤湖南——以《支那学》第七卷第三号中的《内藤湖南先生追悼录》为中心
- 四 内藤湖南与“湘学”
- 附论 日本近代汉学的几个特点
- 第二章 近代日本汉学家及其与湘学的关系
- 一 “京都支那学”的开创者狩野直喜
- 二 夏目漱石晚年汉诗中的求“道”意识
- 三 《论语兵话》及其他
- 四 近代日本的汉籍翻译及其意义——以田冈岭云的“和译汉文丛书”为例
- 第三章 日本近代思想中的中国因素
- 一 近代日本的立宪思想与中国——以加藤弘之的《邻草》为例
- 二 德富苏峰《玩苏梦物语》里的战争责任问题
- 三 西田哲学中矛盾的现代性:与时局的对抗和屈服
- 四 儒学与日本近代思想序论——以西晋一郎为例
- 第四章 日本近代思想与儒学
- 一 近代日本的“超国家主义”
- 二 津田左右吉的论著及学术思想在中国的影响——以民国时期为中心
- 三 民国时期“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著作在中国的影响——
- 为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 四 中国现代新儒学与日本——以梁漱溟的著作在日本的影响为例
- 第五章 中日近代学术思想交流互动
- 一 作为“文明”输出的“明治维新”——以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几个事例为中心
- 二 中国日本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一种学术史的回顾与展望
- 三 中国的日本哲学思想史研究如何从朱谦之“接着讲”?——纪念朱谦之先生诞辰120周年
- 第六章 日本研究学术史回顾与展望
- 一 清末维新派的明治维新论及其对日本研究的启示
- 后记
- 日本近现代农业政策研究
- 版权信息
- 序章
- 一、近代以来日本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 二、日本农业的现状分析
- 三、日本农业政策目标与结果之间的断层
- 四、研究视角与方法
- 第一章 “农”与“农政学”的概念与分析
- 第一节 “农”及“农业”的定义
- 第二节 农业的特性
- 第三节 农业、农村的存在意义
- 第四节 “农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性
- 第五节 作为“应用经济学”的“农政学”
- 第二章 江户时期的土地制度与农业政策
- 第一节 幕藩体制下的土地制度
- 第二节 封建领主的农村统治
- 第三节 江户时期的农业政策
- 第四节 江户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 第五节 江户幕府的农业政策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六节 幕末农民阶层分化与“民富”现象的产生
- 第七节 幕藩体制下“领主性土地所有”的危机
- 第三章 明治政府的土地制度改革——地租改正
- 第一节 朝藩体制下的土地问题
- 第二节 废藩置县与土地制度改革方针的确立
- 第三节 地租改正法的出台及其内容分析
- 第四节 地租改正法的矛盾与农民斗争
- 第五节 地租改正的成果及其历史意义
- 第六节 地租改正后日本农业结构的变化
- 第四章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与寄生地主制的成立
- 第一节 近代日本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 第二节 近代日本资本主义体制的确立
- 第三节 农民阶层的贫富分化与寄生地主制的确立
- 第四节 地主的资本积累方式及其投资路径
- 第五节 明治前期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第六节 大日本农会的成立及其“官治性”
- 第五章 明治政府的农业保护政策
- 第一节 明治时期的农业保护政策论
- 第二节 明治前期农业补助金的政策意图
- 第三节 备荒储蓄法及其实施
- 第四节 耕地整理事业中的国家补助政策
- 第五节 日俄战争前后的农业补助金政策
- 第六节 农业资金的提供与产业组合法的成立
- 第六章 近代农民斗争背后的政府因素及农政方针的再调整
-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经济发展
- 第二节 “米骚动”的爆发及其历史意义
- 第三节 日本垄断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寄生地主制
- 第四节 佃农斗争的爆发及其意义
- 第五节 《租佃调解法》及《自耕农创建计划大纲》的制定
- 第六节 垄断资本主义下日本农业结构的变化
- 第七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时体制下的农业统制
- 第一节 日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 第二节 《国家总动员法》与战时统制经济体制
- 第三节 “时局匡正”与“农山渔村经济更生运动”
- 第四节 战时经济体制下的农业劳动力及粮食统制
- 第五节 战时经济体制下的农业资材统制
- 第六节 战时经济体制下的土地制度
- 第八章 战后日本农地改革的推行过程
- 第一节 农地改革的立法过程
- 第二节 两次农地改革法案内容的比较
- 第三节 农地改革的实施过程
- 第四节 农地改革的成果
- 第五节 农地改革的意义及其问题
- 第九章 《农地法》“自耕农理念”的矛盾及其演变
- 第一节 《农地法》的“自耕农理念”
- 第二节 “农业构造论”的冲击——《农地法》的新理念
- 第三节 农地相关法律中的“自耕农理念”与“农业构造论”
- 第四节 “面向21世纪农业结构”与农地政策改革
- 第五节 平成的农地改革
- 第十章 战后日本农政法律体制的整备及其推行过程
- 第一节 战后经济复兴期农业政策的转折点
- 第二节 《农业基本法》的理念及其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农业基本法》下日本农政方针的调整过程
- 第四节 “选择性扩大生产”的理想与现实
- 第五节 “大米生产调整”政策的推行过程
- 第六节 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对战后日本农业政策的冲击
- 第七节 《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的成立及其主要内容
- 第十一章 战后日本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过程
- 第一节 以粮食援助为契机的农产品“市场开放”
- 第二节 GATT加盟与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 第三节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中的农产品市场开放问题
- 第四节 “新农基法”下的农产品市场扩展政策
- 第五节 FTA谈判中的农业问题
- 终章 再论日本农业政策中的主要问题及其未来
- 一、日本农业政策屡屡失败的主要原因
- 二、保护农业与保护农民的错位
- 三、“第六产业化”能否拯救日本农业
- 主要参考文献
- 史料
- 文献
- 日本经济转型与治理变革论
- 版权信息
- 绪论 日本经济转型与治理变革的演进
- 一、战后改革的历史定位与战后经济体制
- 二、高速增长时期的规制改革
- 三、稳定增长时期的国有企业民营化
- 四、泡沫经济崩溃后的转型困境
- 五、信息化时代的治理变革
- 六、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选择
- 第一章 战后改革与战后经济体制
- 一、战后改革中的财产税法及其政策价值
- 二、经济波动与经济体制变革
- 三、日本灾害治理的紧急对策体制
- 第二章 高速增长后的规制变革与经济转型
- 一、规制与规制改革
- 二、电信规制改革的国际比较
- 三、日本信息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及其条件约束
- 第三章 稳定增长期的体制转型与国有企业民营化
- 一、财政投融资与经济体制改革
- 二、电信产业的经营转型与治理变革
- 三、国有铁道的民营化改革与治理转型
- 四、道路公团民营化与公共事业治理转型
- 五、邮政民营化与公共投资体制转型
- 第四章 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经济转型与治理困境
- 一、日本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
- 二、日本房地产泡沫及其“崩溃”的认识误区
- 三、日本房地产泡沫及其“崩溃”对中国的启示
- 四、日本长期通货紧缩的制度根源与治理困境
- 第五章 信息时代的产业转型与治理变革
- 一、日本内容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困境
- 二、数字时代的网络内容规制及其治理逻辑
- 三、国立大学改革与内部治理
- 第六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摇摆与选择
- 一、亚洲主义还是太平洋主义——日本在东亚共同体构建上的战略摇摆
- 二、“文明冲突”还是“文明共生”——“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日合作与竞争的行动逻辑
- 日本经济产业解析:改革、创新与演进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安倍经济学”与日本经济结构转型
- 一、告别传统改革路线的“安倍经济学”
- 二、“安倍经济学”改革架构与实施
- 三、经济转型与“安倍经济学”改革成效
- 四、日本经济面临的风险与趋势
- 第二章 日本经济改革现状与课题
- 一、“异次元”金融宽松出台及其演变
- 二、失衡的经济改革现状
- 三、日本经济面临的新考验
- 四、经济转型期的基础与困惑
- 第三章 产业空洞化与日本经济困局
- 一、震后产业环境大幅恶化
- 二、经济与产业发展转型压力加大
- 三、海外转移成企业战略重构的显著特征
- 四、产业空洞化推升的创新转型
- 第四章 日本制造业转型及其转型之痛
- 一、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 二、“全球化经营”不断深化
- 三、“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成突出特征
- 四、造假丑闻令日本制造业经历转型之痛
- 第五章 经济环境变迁与日本产业转型
- 一、赶超之路与产业竞争力构筑
- 二、陷入模式困境的日本产业
- 三、产业转型的摸索与新尝试
- 四、顺应国际潮流的海外并购热
- 第六章 阻碍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
- 一、中小企业的接班人之困
- 二、外国人劳动者政策招牌与本质
- 三、以东芝为例看企业诚信下降
- 四、虐童事件所折射的社会问题
- 第七章 日本军工产业急于“破茧”的动力与目标
- 一、“破茧”内在动力是结构性困境
- 二、战略转型从暗流涌动到大张旗鼓
- 三、国产化战略与产业竞争力构筑
- 四、能否成世界军工产业“黑马”
- 五、出口解禁未能推动日本军工转机?
- 第八章 日本企业模式的形成与变革
- 一、“三大神器”的内涵及其外延
- 二、终身雇佣制及大变革
- 三、以技术进步克服禀赋约束
- 四、基于现场主义的改善型创新
- 五、日本改善型创新的启示
- 第九章 企业案例:丰田“现场主义”与战略转型
- 一、系列承包与垂直一体化模式
- 二、模块化创新的成效与代价
- 三、回归现场主义原点的变革
- 四、走向服务化的第三次转型
- 第十章 能源危机与日本危机治理模式
- 一、日本能源消费结构及其演变
- 二、日本能源供给体系的形成及特征
- 三、能源危机后的战略转型
- 四、自然灾害与危机治理机制的形成
- 第十一章 日本对外经济关系
- 一、日本对东南亚战略溯源及其演变
- 二、环保外交及其背后的战略意图
- 三、积极捍卫多边自由贸易体制
- 四、日美欧一体化趋势与日本立场
- 第十二章 日本对华经济战略与中日经济关系
- 一、日本对华经济战略的演进
- 二、以“经济为纲”的对华经济战略
- 三、产业互补型经济关系
- 四、在华日企与中日经济关系
- 五、“岛争”对中日经济关系冲击
- 第十三章 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战略转型
- 一、风口浪尖的日本汽车产业
- 二、高处不胜寒的日本机器人
- 三、向价值链上游云集的日本企业
- 四、“不死鸟”的日本综合商社
- 日本近现代教育政策研究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近代教育政策的展开及其右倾化
- 一、近代教育政策的基础——幕末教育及其三重因素
- 二、近代教育的原点——“学制”前的教育政策
- 三、 “学制”与近代教育政策的展开
- 四、近代教育行政政策的“敕令主义”
-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教育政策的右倾化
- 第二章 现代教育政策的开端与发展
- 一、占领时期对日本战前教育的认识
- 二、战后初期“民主化”教育政策的推行
- 三、教育改革与战后经济高速增长
- 四、 “自由化”的教育改革政策
- 五、教育的“结构改革”政策
- 第三章 当代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教育政策
- 一、 “国际化”教育政策及其启示
- 二、对外教育援助战略政策及其启示
- 三、日本的“信息化”教育政策
- 四、日本的“终身学习”政策
- 五、战后女子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
- 第四章 历史教育与历史教科书问题
- 一、战前教科书“国定制”的确立及影响
- 二、战前历史教育的演变及作用
- 三、战后的教科书审定制度
- 四、战后的历史教科书问题
- 五、战前的历史教育及其“遗毒”
- 战后日本能源安全保障研究
- 版权信息
- 导论
- 第一章 日本能源安全保障的历史系谱
-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能源供应危机及其解决
- 第二节 高速增长期的综合能源政策
- 第三节 石油危机期的能源结构转型
- 第四节 能源稳定期的新能源政策
- 第五节 复合风险期的能源安全政策
- 第二章 日本的能源危机管理
- 第一节 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应急管理政策
- 第二节 两次石油危机后的常态管理政策
- 第三节 福岛核危机对核能产业的影响
- 第四节 福岛核事故的危机管理与反思
- 第五节 日本对核电“弃留”的“理性选择”
- 第六节 日本石油储备战略的“再认识”
- 第三章 日本能源安全与外交
- 第一节 日本的能源外交体系与能源安全
- 第二节 东北亚能源合作中的中国与日本
- 第三节 中日俄在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博弈
- 第四节 中日围绕东海石油资源的博弈
- 第五节 日本在资源民族主义中的新策略
- 第四章 日本节能环保政策
- 第一节 低碳概念的提出:意义与动向
- 第二节 日本构建低碳社会的约束条件
- 第三节 日本构建低碳型社会的战略论证
- 第四节 日本构建低碳型社会战略的行动路径
- 第五节 日本的节能环保积分制度
- 终章 日本构建能源安全体系的逻辑与思想
- 附件
- 《基本能源计划》
- 绪言
- 第一章 有关能源供需政策、措施的基本方针
- 第二章 为保障能源供应,制定长期性、综合性计划
- 第三章 为了制定长期性、综合性、有计划的能源供需政策、措施,提高研发能力和相关技术
- 第四章 为了制定长期性、综合性、有计划的能源供需政策、措施所应注意的事项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资料
- 二 日文资料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