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9.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7千字
字数
2021-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欧洲著名汉学家钟鸣旦先生探讨礼仪之争的力著。
内容简介
作者的研究缘于欧洲所藏一批新披露的撰写于1701-1704年间的中文和欧语文献,礼仪之争过去通常被视为一个纯粹的欧洲事务,因而大部分对于中国礼仪之争的研究都倾向于欧洲一方,然而这批文献表明当时中国人也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这场争论,因此提供了这场争论中的一个独特视角。
本书基于这批文献,从旅行文本、社会网络以及文化间论证三个主题出发,探讨了17世纪至18世纪礼仪之争中中国人的“声音”,着重讨论了当其时关于中国礼仪的知识是如何产生、传播和交换的,以及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对古代经典进行了怎样的新理解与新诠释。
除了学术性研究外,作者还将这批珍稀文献的原件全部予以影印附于最后,使本书成为一部集学术性和资料性于一体的重要汉学著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介绍
- 译者介绍
- 译者前言
- 引 言
- 致谢
- 注释
- 史料和背景
- 安多与耶稣会代表员卫方济和庞嘉宾
- 第一阶段(1701年):收集汉语经典和中国天主教徒的著述
- 第二阶段(1702年):收集个人和集体证词
- 在罗马出版文档
- 注释
- 旅行的书籍
- 欧洲文献里征引的汉语经典和中国天主教徒的著述
- 从中国运到欧洲的书籍和手写本
- 位于罗马的汉语典籍图书馆
- 图书馆的流动
- 注释
- 群体关系网络
- 集体证词和个人证词的汇编过程
- 18世纪初期的中国天主教群体
- 学者们和教徒们
- 关系网络分析
- 注释
- 文化间的论证
- 三个解释的层面
- 核心论点
- 文化间的论证过程
- 文化间的诠释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简称缩写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传教士名录中西对照表
- 文献表格
- 原档影印
- 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