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8.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10千字
字数
2002-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选收欧·亨利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其中有些已成为世界短篇小说史上的经典。
内容简介
欧·亨利以其众多的作品,一起作品的巧妙构思和幽默而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赞誉,成为美国独树一帜短篇小说家。本书中收录《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的常春藤叶》《供应家具的房间》等,这些作品脍炙人口,流传不衰。
目录
-
版权信息
-
欧·亨利
-
出版说明
-
前言
-
麦琪的礼物
-
咖啡馆里的世界主义者
-
回合之间
-
天窗室
-
爱的奉献
-
警察和赞美诗
-
财神与爱神
-
泄露春光的菜单
-
绿门
-
没有完的故事
-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
-
二十年后
-
华而不实
-
口信
-
供应家具的房间
-
昙花一现
-
刎颈之交
-
婚姻手册
-
比绵塔薄饼
-
索利托牧场的卫生学
-
饕餮姻缘
-
活期贷款
-
公主与美洲狮
-
“干谷”约翰逊的小阳春
-
催眠术家杰甫·彼得斯
-
慈善事业数学讲座
-
精确的婚姻学
-
虎口拔牙
-
艺术良心
-
黄雀在后
-
命运之路
-
“醉翁之意”
-
双料骗子
-
要线索,找女人
-
第三样配料
-
黑比尔的隐藏
-
仙人摘豆
-
女巫的面包
-
同病相怜
-
小熊约翰·汤姆的返祖现象
-
提线木偶
-
平均海拔问题
-
“姑娘”
-
红酋长的赎金
-
婚嫁的五月
-
人生的波澜
-
我们选择的道路
-
城市的声音
-
汽车等待的时候
-
剪亮的灯盏
-
钟摆
-
两位感恩节的绅士
-
良知未泯
-
最后的常春藤叶
-
失之交臂
-
闪亮的金子
-
丛林中的孩子
-
姑娘和骗局
-
托尼亚的红玫瑰
-
幽默家自白
展开全部
再读《最后的常春藤叶》
选读一篇经典中的经典,站在一堆名家文评面前,再发掘新角度阐释,还真是不容易。如有不足,望海涵。人难免会有迷茫、困顿、落魄、郁闷、祸不单行、觉得没有明天的时候。一支歌、一首诗、一本书、一幅画、一部电影,一句充满力量的话语,或许会让你开朗一点、舒展一点,回想起人生里一点点温暖的片段,勾起内心深处一点点渴望,稳稳踏好眼前的这一步。人生不易,唯愿安好。💕####🍃题解小说的英文名为 The Last Leaf ,通常有三种翻译 :一为《最后一片叶子》(黄源深);二为《最后一片藤叶》(牛振华);三为《最后的常春藤叶》(王永年)。本篇解读选用的是王永年先生的译本。在希腊神话中,常春藤象征欢乐与活力,同时也预示着不朽与永恒的青春、忠诚、友谊,因而在西方婚礼中常用来作为装饰。🍃故事梗概这部短篇小说以结构巧妙、描写入微、寓意深刻著称,在美国和中国均被选入中学教科书。故事发生在 19 世纪初,美国穷困艺术家聚集的街区。合租的苏艾和琼珊本是两个怀揣艺术梦想的女艺术家,但在当时轻视艺术的美国社会,出身寒微、名不见经传的两人,艺术之路走得相当艰辛。因社会的无视,艺术和艺术家都被迫挤到无人问津的幽暗角落。寒冷的 11 月,心灰意冷的琼珊被肺炎击垮了身体和意志,她绝望地数着画室窗外渐渐凋零的常春藤叶,执着地认为,等最后一片叶子掉落的那一刻,她的生命也将终结。苏艾悉心照料挚友,心急如焚地把琼珊的情况告知住在楼下的老画家贝尔曼。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贝尔曼在琼珊窗口正对着的墙上,画了一片栩栩如生的常春藤叶。琼珊凭借这片永不凋零的最后一片藤叶,重燃生存的希望,最终战胜了病魔。而贝尔曼却染上肺炎,溘然长逝,以生命完成了他一生中的杰作。🍃人物分析这篇文章有一个病者,四个 “医治者”,我们逐一分析,看看是谁拯救了奄奄一息的琼珊?😷病人琼珊琼珊居住在小说家、画家聚集的贫穷街区的顶楼”,那里错综复杂、苔藓遍地、街巷狭窄。身患肺病的她 “躺在一张油漆过的旧铁床上,一动不动,望着荷兰式小窗外对面砖屋的墙壁。”“她面色惨白,活像一尊倒下来的塑像”,嚷着:“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往下飘。” 她一心等死,想推开尘世和友情的羁绊。现实和病魔把她全部希望都夺去。真叶子早已凋零,假叶子画在墙上。当琼珊认为活不下去时, 叶子不过是她放弃生命的借口 ;当她有了生的意志时,叶子又成了力量之源。” 最后的常春藤叶 “成了不灭的希望与信念的象征。👨🏻⚕️忙忙碌碌的医生医生用科学所能达到的一切方法来治疗琼珊,他断定琼珊只有一成生存希望,全在于她自己想不想活,医药和理性思维一筹莫展。他建议苏艾让好友想想男人、想想 “冬季大衣的袖子式样”,因为这些就是一般女人感兴趣的东西。而苏艾坚决地告诉医生,琼珊的唯一愿望就是 “能去画那不勒斯海湾”。而后文写道,恢复生存意志的琼珊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去不勒斯海湾,亲口证实了,苏艾就是最了解她的挚友。最后,也是医生确认琼珊脱离了危险期,并告知苏艾,老画家得肺炎入院的消息,为文末贝尔曼之死做了铺垫。可以说医生是穿针引线推动情节发展、衬托苏艾性格的最佳配角。🥣好友苏艾作者在细节上生动、 细腻的刻画出两位姑娘之间的真挚友谊。没有苏艾的照护,琼珊恐怕活不下来。苏艾和琼珊是做客吃饭时偶然遇见的,对于艺术、饮食、衣着的口味十分相投,两人一见如故,便联合租下了画室 + 居所。五月相识到琼珊十一月病倒,两人只是相处了半年。琼珊病倒,苏艾给好友煮汤,无微不至地陪伴照料她,等她睡着了,才争取给杂志社画插图,好挣钱给好友买红葡萄酒和猪排补充营养。当苏艾听医生说,琼珊的病情凶多吉少的时候,伤心过度,到工作室里哭了一场。然后,装作没事人,用善意的谎言安慰琼珊,很快就会康复。琼珊用不耐烦的冷言冷语屡次反驳她、命令她,满口说胡话,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困倦不堪的苏艾也相当忍让、体谅病重的友人,从未有过脾气。她惟恐 “虚弱得像是枯叶一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微弱联系,真会撒手去世。“于是向楼下的老画家贝尔曼诉苦,才促成了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拯救琼珊的结局。👨🏼🎨老画家贝尔曼他六十多岁,有一把像是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的胡子,是个外表粗犷内心细腻的艺术家。作者描写老画家时,多处埋下伏笔,预示了贝尔曼最后挺身拯救女艺术家的行为,和牺牲的结局。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画笔,寂寂无名,穷困潦倒,文中多次提及,他至今没有一幅 “杰作”。 他一生的志愿就是 “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离开贫民街区。贝尔曼饮酒过量、唠唠叨叨、脾气暴躁、嘴巴不饶人,瞧不起别人的温情。他一生追求梦想,又一生都处在困顿之中。这样的境遇能让人颓废绝望,丧失对生活的热情,成为一个冷漠忧郁的人。然而,贝尔曼还存留着内心的温暖,他觉得琼珊是个好人,不该就这么死去。他自称是 “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一直默默守护两个善良的画家姑娘。因为年龄、知识、 经验、阅历等的不同,苏艾对琼珊的 “爱” 更多的是呵护和包容,而贝尔曼的 “爱” 有更多的理解, 他明白琼珊绝望时最需要的是什么,并竭尽所能去达成。爱就是不问为什么,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十一月的寒雨夹着雪花下个不停,贝尔曼穷得 “只穿着一件蓝色的旧衬衫”,他的眼睛还常常 “迎风流泪”。年老虚弱、衣着单薄的他,还要不理智地冒着风雨为琼珊绘制 “生存的希望”,染病也在情理之中。文中没有描述贝尔曼做出冒险抉择的心理活动和作画过程,制造了 “书写空白”,留待读者自己想象。贝尔曼之死是悲剧,琼珊摆脱病魔是喜剧 ,“悲喜交集” 形成了欧・亨利小说 “含泪的微笑” 的独特风格,更契合人生的意味。🍂永恒的艺术 “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叶了。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她们看到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倾泻下来。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仍旧依附在茎上。” 叶子是假的,作为艺术家的琼珊没有察觉吗?那明知道小说是虚构的,读者是不是也曾经从中找到过希望?歌德说:“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于通过幻觉,产生一个更高更真实的假象。” 艺术给人以救赎,给人以希望。真正的艺术需要生命来成就,而短暂的生命也在艺术中臻于永恒。贝尔曼为艺术而生,但平庸地活着没有找到自己的价值,后来能够为艺术而死,他生命在艺术中得到了永恒。🍀讨论话题:究竟是谁拯救了奄奄一息的琼珊,你怎么看?在你迷茫、困顿、落魄、郁闷的时候,是谁 / 什么给过你安慰?是谁 / 什么带给过你希望?
无人知晓的生命 也曾静静绽放过
💕作为短篇小说之王,欧亨利的每一个短篇小说都值得阅读。💕可能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他的《麦琪的礼物》故事,讲述的是,只剩一个怀表的丈夫,和只剩一头美丽秀发的妻子,想要给对方送礼物的感人故事。💕小人物虽然在底层挣扎,但内心的爱,让他们想给予对方最好的东西。欧亨利式的结局,总是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带家具出租的房间》中,青年寻找自己的爱人。他感受到爱人的气息,但是求而不得。房东太太从未讲过实话。随着青年的失望和沮丧,我们知道了,其实就在他痛苦,辗转反侧的那张床上,那可爱的女孩子已经自杀了。💕我们不知道下层人在社会流动的当中,出现过多少次这样生命结束的故事。那些不知名的死去的人,根本就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去寻找。💕他们也许也像青年一样,去寻找过,但是终究找不到了。在那样的背景下,孤独去世的人们,就像那些花儿,散落在天涯。
安得广厦
我是呼延在后,准备选取其中几篇故事来进行价值流的解读和探讨,以求若有所感,或有所思。至于能否得解,就可遇不可求了。-1-《天窗室》—— 头无片瓦,逃遁到星辰中去 “上帝创造丽森小姐的时候,并没有打算让她住在天窗室里。” 一封寄给丽森小姐的信 ——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东区欧小亨大街 49 号,帕克太太的公寓,天窗室,丽森小姐(收)年轻的丽森小姐,你好!展信佳。首先是来自仙后座伽马星的问候,哈哈哈哈!恕我冒昧,想给你去信,是因为我同样曾经从一方井底,看到过那一颗蓝色星辰,它千百万年来,一直在安详地、明亮而不渝地照耀着你我。你的星辰,名曰 “比利・杰克逊”,他举止沉着、灵活、镇静,他那光洁的脸上显得又潇洒,又严肃。在那一天,他忧心地、紧张地、用 “抱着一个死去亲人的神情”,把你抱走了…… 寄信前我还一直在犹豫,是否应该把这封信寄到贝尔维尤医院去。随后转念一想,你总会走出那间医院,总会带着你的星辰回到 “从这儿望去顶清楚” 的天窗室里,再欣赏一次竖井之上那颗蓝色的 “比利・杰克逊”。如果你开门进来,会一眼看见帕克太太早就放在房间里的,那封地址上写着来自仙后座伽马星的来信。嗯,我有这个信心。年轻,意味着活力、激情、好奇、冒险、梦想、创造、相信、异想天开、永不止步…… 年轻,大概率也意味着贫穷、困厄、无助、卑微、渺小。而生活,就是将如此尴尬境遇吸附在一起让你挥之不去摆脱不得的一方竖井。它或狭窄、逼仄、困顿、窒息、苍白,它或沉重、灰暗、空虚。当你我从童年少年一路来到青年时,“生活” 二字才会真正嵌构进各自的生命中去。生活从此,拥有了代价。童年少年妄谈梦想,窃以为凡目力所及,纵身一跃振翅高飞便可摘星辰。殊不知生命中的翱翔从来没有那么容易,你以为的容易,是因为你并非在飞翔,而只是在漂浮。生活的代价,便是接受来自地心引力的问候。它开始向帕克太太一样,问候你的事业,问候你的地位,问候你的价值,问候你的健康,问候你的钱包,问候你的挫折,问候你的无助与无奈。忽然从某一瞬间,你发现头顶星辰依旧耀眼璀璨,同时远方风雨欲来,却头无片瓦遮身。这就是生活的代价,也是仰望星辰的代价。我很高兴你能够自诩为一个天文学家,并且 “知道火星居民的秋季服装会是什么新式样”。这样或许能够使你在抵御来自生活的引力而倍感疲惫时,暂时握住由星辰垂挂下来的绳索,小憩片刻。同时,我又分明看到了你的逃离,你向另一个方向逃去,一边逃离星辰,一边又远望星辰。直到跌落进一口漆黑的竖井…… 是的,旁人没有任何权力指挥你必须勇往直前劈荆斩棘,前进和逃离同样都是生命中可以选择的方向。与此同时,旁人也没有丝毫义务代替你承受苦难。更遗憾的是,苦难目前永无尽头。年轻的丽森小姐,不知此番磨难是否耗尽了你的心力,你是否还会拥有身处黑暗的竖井之中,仍继续仰望星辰的那份相信与勇气?每当为生活穷尽了气力,不妨想起,头顶的苍穹,还可以容许我们,暂时逃遁到星辰中去。安得广厦,片瓦遮身,可观星辰。安得星辰,燃灯引路,可照余生。ps:随信附上 5 美元,听说欧小亨大街上一家咖啡馆里,新出了一款甜到齁死的巧克力熔岩蛋糕,如若有空,可否替我前去尝尝?来自仙后座伽马星的好奇……-2-《供应家具的房间》—— 身无立锥,逃遁到死亡中去 “逃离。” 一位年轻人的遗书:毁灭吧,我累了…… 我的星辰,她叫做丽森。她的前半生,似乎都在为五个月前的那场成功出逃做准备。这一次,她成功地逃进了生活中去,掩没在了沉重的漆黑之中,沉沦到了黏土污泥里去。而我则苦苦寻而不得,越寻则越感一往情深。情不知所起,只因星辰所向,故一往而深。越是寻而不得,则越预感到了一个难以不去触及的结果 —— 死亡。选择走向死亡,是一个人最大的也是最悲壮的自由。逃离,是为了去寻找一片新的容身之所,一片新的自由而应许之地。然而逃离,带来的也有可能是愈加身无立锥。沉重是生活的代价,那么,什么是逃离的代价?我曾经是一名医生,随着救护车穿梭在纽约的大街小巷,匆忙而沉着地拯救着众多试图从生活中逃离向死亡的生命。而这一次,她的逃离使我胆战心惊,魂牵梦萦。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除了生命的消逝,还有逃离以及寻而不得,也同样窒息得让我喘不过气。我们沉重于生计,我们也怅惘于那一场生命中很少有人会主动选择且可能穷尽生命的逃离。更准确一点来说,那叫做 “逃亡”。没有人能够说明白为什么要逃,正如也很难有人能够论断为什么不逃。我累了,对逃离的星辰苦苦寻而不得,使我也开始想要逃离。托尔斯泰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选择了逃离。更有很多人,诸如亚里士多德、梵高、茨威格、海明威、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太宰治、王国维、海子、顾城、三毛、老舍、傅雷…… 他们也在自己认为必要时,选择了逃离,从生命中逃离,遁入死亡中去。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如果诸如前面那些天才翘楚的人生都不值得活,那我的苦寻和生命究竟又有什么意义?不知道丽森小姐谋划半生的出逃,是否和曾经的他们以及现在的我拥有着同样的动机。光是这样一想,我就已经不寒而栗。因为逃离出生命的这项举动,“如同一件伟大的作品,是在心灵幽处酝酿成熟的。” 而我,已经整整酝酿了五个月。在这五个月里,我每天要敲开十余道门,然后又必然失望地从里面走出来。这是死神对我的判罚和引诱,因为 “没有比无用又无望的劳动更为可怕的惩罚了。” 越接近今天,越接近此时此刻,我仿佛就越能够理解丽森小姐的出逃。一朝呱呱坠地,肉体凡胎从此拥有了生命。从此,一个自由而高贵的灵魂也正在开始一点点被生活绑架,被施以生命的判罚。人类妄图以追求幸福来逃避痛苦,以获得快乐来超越时间,而众神则将头稍稍探出山巅的洞穴,轻蔑一笑,暗自讥讽道:“在你等这有限的生命和天地中,只有到迎接死神的那一刻,才会无奈地承认,痛苦尚无穷尽,也不会穷尽。”“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我们从一个供应家具的房间搬到另一个供应家具的房间,从一具躯体逃离进另一具躯体,永远只是充当短暂的过客。那某一栋公寓里的某一个房间,“就像是一个空壳,始终想找一些可以充饥的房客来填满这个空间。” 而房东定期而至的问候,则在不断提醒着你:“请为生活预付代价。” 我终于还是不想再寻找了,我累了。今天租下的这个房间,好似一片无底的流沙,不断移动着它的沙粒,一点点将我沉沦到生命的黏土污泥里去。我在这个房间里,似乎也看到了丽森小姐之前的影子,她出逃的影子,她感伤的影子,她疲惫的影子,她沉沦的影子,和她最终消散的影子。躺在床上,伴随着房间里弥漫着的潮湿霉味,刹那间脑海里不知是谁突然替我做了一个决绝的选择:“就这样吧……” 我五个月来像猎狗一般在时间和生命中逡巡徘徊,一直在呼唤并追寻着星辰的呼唤,或许就只是一个遗憾的错觉。而如今,是时候结束这荒唐的一切了。这一瞬间,我的整个生命状态也从寻找,化身为了出逃。我没有比此时此刻更加想要逃离,逃离房间,逃离时间,逃离星辰,逃离生活,逃离生命。在我成功逃离之前,还不忘果断摔碎桌上那杯因租下这个房间而从房东处获赠的苦到足以让你灵魂出窍的咖啡。在我弥留之际,在我即将彻底出逃的前几秒钟,一个年轻的声音从楼上传来:“再见啦,比利。”“好想再吃一口街对面那家咖啡馆里甜到齁死的巧克力熔岩蛋糕呀!是的,甜到齁死人的那一种!”“可是再见啦,比利・杰克逊……” 比利・杰克逊。嗯,那是我生前的名字……ps:咖啡和蛋糕皆出自同一家咖啡馆。-3-《幽默家自白》—— 心无所系,逃遁到幽默中去我是一名出逃者,今天特意从工作和生活中出逃,来到欧小亨大街上一家热闹的咖啡馆隔壁,为了参加一场葬礼。这是一家名为 “彼得・赫弗尔鲍尔” 的殡仪馆,开在一个热闹繁忙的街区,略有煞风景。里面的气氛却让我感到平静。“和平、整饬、沉寂,蕴含着庄严肃穆的思想。这里处在生命的边缘,是一个笼罩在永恒的安静下的隐蔽场所。” 在走来的路上看见新闻,据说这家殡仪馆最近来了一位新的主事人,街坊都称他为 “幽默家”。让一位幽默家来管理主持葬礼,光想想就感觉是一件好笑的事情。我开始有点期待了。在这个处于生命边缘的场所,居然油生出一种对于某个生命的莫名期待,有意思,有意思!刚一进门,那位未曾谋面过的幽默家就微笑着朝我走来。不必问我有没有认错人,他眼里有一种特殊的光芒,那仿佛是神的眼光,由心灵深处向我投来轻松的微笑,善意而温暖。我把门轻轻关上,寒暄第一句,幽默家就开始 “出招” 了:“哦!这位年轻的客人,请允许在下重新为您开一次门,确保您自由而高贵的灵魂也一同进来。请允许在下重新为您关一次门,确认您没有在我开门时趁机溜了出去。” 好冷的幽默。我也不甘示弱,开始反击:“哦!这位幽默的先生,请允许我先去隔壁喝一杯咖啡,等一等正堵在路上的灵魂。”“哈哈哈哈!这可真是个好主意!隔壁的咖啡那真是苦到灵魂出窍,您猜我紧邻咖啡店特意开着的那扇窗是干什么用的?”“哦吼,高手啊!” 我自知还是点到为止的好,毕竟在他的地盘,单枪匹马不宜放肆。随后便随他穿过走廊,引入正堂。幽默家走在前面意犹未尽:“不过说实话,那家店里的巧克力熔岩蛋糕做的还是相当不错,虽然我第一次去吃就被甜到差点齁死,但是碍于幽默家虚伪的面子,还是镇定地把我一整年的糖分用一顿下午茶的功夫都给笑纳了。那应该是迄今为止我离死神最接近的一次吧。感谢上帝还是放我回到了这里,没有贡献生命来完成一场荒唐的幽默。” 听他这么一说我就更加期待了,决定参加完葬礼就直奔隔壁咖啡馆,感受一次灵魂出窍和甜到齁死的双重体验。准备十分万全:要么回家,要么就再来这里一次。幽默家乘胜追击:“您有什么想对逝者说的吗?比如那位年轻的小姐其实还可以再抢救一下?比如那位年轻的先生其实没有领悟到咖啡的真谛?再比如,祝贺他们此番出逃成功!”“没有,我没有任何想说的。” 我回答。我只想安静地参加完葬礼,再安静地回到生活中去,好像从来就没有来过这里一样。“那…… 您有什么想对自己说的?”“我刚才已经对自己说完了,只是你没听见而已。”“哦,确实如此。那么,请问您从哪里专程而来?”“仙后座伽马星。”“真是个好地方!不知道那里房价如何?从天窗室里能看到地球吗?用不用煤气灯照明?贵处缺不缺幽默家?”“不贵,看不到,不用,不缺。”“嗯嗯,明白!” 幽默家边做着葬礼前最后的准备,边心不在焉地回复着我心不在焉的话。片刻之后,幽默家自感准备妥当,走过来无比正式地向我说道:“哦!这位年轻的客人,在下已经全部准备妥当。您大可以安心地平躺进去,葬礼将于 5 分钟后开始。” 见我稍有犹豫,幽默家又亲切地问道:“您还有什么想问在下的吗?”“嗯。我会去到哪里?”“之后您会走出大门,去到隔壁那家咖啡馆,点上一份巧克力熔岩蛋糕和一杯咖啡的 5 美元套餐,安静地吃完,安静地回家。别担心,在下已经为您买过单了。”“谢谢!” 然后我欣然平躺在正堂中央的容器里。从里面朝上看,恰似一方漆黑的竖井。在这个竖井里,哪怕白天,也能看得见星星,尤其是那颗熟悉而遥远的仙后座伽马星,又名 “比利・杰克逊”。再之后,我翻越窗户去到隔壁的咖啡馆,满足地吃完最后一勺蛋糕,悠闲地喝完最后一口咖啡。静待着隔壁即将接近门口的那一串年轻的脚步声。“哦!年轻的客人,请允许在下为您重新开一次门,确保没有撞到正在门外等候您的自由而高贵的灵魂。”“哦!自由而高贵的灵魂,实在抱歉让您久等了,请允许在下为您以及您自己重新关一次门,确认您不会趁机又溜了进来。”-4- 正文后记君可见广厦,君可见星辰,君可见自己?安得广厦,安得星辰,安见自己?祝君:随意!呼延在后 2021.06.22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