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用民国时期上海市政府档案解密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激荡风云,一窥近代中国的政治跌宕和社会变迁。从上海十年市政演变看透国民党政府现代化努力失败之因。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描述了1927—1937年国民党政府依靠警务力量对上海实现初步统治的经过,澄清了这十年间的很多历史问题:如中央体制与地方势力间的关系;秘密组织和犯罪集团在腐蚀国家机构中的作用;在日寇入侵和占领的压力下上海政治组织的演变等……将上海市政、警政变迁与当时中国政治大背景有机结合,这体现出一个史学大家的宏观视野。

目录

  • 版权信息
  • 鸣谢
  • 序言
  • 第一篇 背景
  • 第一章 法律与秩序
  • 第一节 罪恶与内乱的解释
  • 第二节 犯罪与娱乐
  • 第三节 犯罪与治外法权
  • 第二章 从巡捕到警察
  • 第一节 早期的改革
  • 第二节 士绅控制问题
  • 第三章 不良分子
  • 第一节 有组织犯罪
  • 第二节 黄金荣:罪犯头子和捕头
  • 第三节 鸦片与犯罪
  • 第四节 鸦片与统治
  • 第二篇 新的警察理念
  • 第四章 警察与维持新的城市秩序
  • 第一节 建立新的城市秩序
  • 第二节 重组警察系统
  • 第三节 改革的公共基金
  • 第四节 警察专业化
  • 第五节 创建“现代”合理的框架
  • 第六节 加紧现代化,争取控制权
  • 第五章 以警权维护主权
  • 第一节 公共租界巡捕房的警政
  • 第二节 控制界外马路
  • 第三节 重申路权与司法权
  • 第四节 改革后的公安局试图管理每一个人
  • 第六章 犯罪和社会控制
  •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
  • 第二节 公安局与犯罪控制
  • 第三节 新市民社会中的难民和流氓
  • 第四节 警察的家长式作风和社会控制
  • 第三篇 有组织犯罪
  • 第七章 罪恶
  • 第一节 作为娱乐和犯罪的赌博
  • 第二节 中国人控制赌博的努力
  • 第三节 中国的娱乐和赌博机构
  • 第四节 上海的娼妓
  • 第五节 中国妓女
  • 第八章 毒品业
  • 第一节 花花公子、帮会和军阀
  • 第二节 犯罪的重组
  • 第三节 犯罪与政治
  • 第四节 控制鸦片贸易
  • 第九章 赤色分子
  • 第一节 用于政治控制的警察
  • 第二节 新的合作——公安局和公共租界警务处
  • 第三节 帝国主义与警察的反共
  • 第四节 作为上海生活一部分的情报收集
  • 第五节 牛兰事件
  • 第六节 顾顺章事件和白色恐怖
  • 第七节 顾顺章事件之后
  • 第八节 联合执法
  • 第四篇 政治选择之于警政的意义
  • 第十章 做出抉择
  • 第一节 相互矛盾的压力
  • 第二节 不同的政治威胁
  • 第三节 用新的警务合作来控制异己
  • 第四节 警务分歧的合法性问题
  • 第五节 公安局工作重心的转移
  • 第六节 日本人的到来
  • 第七节 政府的混乱
  • 第八节 对日立场的选择
  • 第九节 抗日的情报工作
  • 第十一章 日本入侵对上海警务的影响
  • 第一节 日本人控制上海
  • 第二节 将杜月笙赶出法租界
  • 第三节 伪警察的终结
  • 第四节 中国警权的恢复
  • 第十二章 第二次机会:吴铁城市长当政
  • 第一节 对上海未来的种种幻想
  • 第二节 精英的联合统治
  • 第三节 反共合作
  • 第四节 压制反日抗议
  • 第五篇 新市政秩序的局限
  • 第十三章 新生活运动与民族救亡运动
  • 第一节 警察改革的复兴
  • 第二节 新生活运动
  • 第三节 民族复兴与法西斯
  • 第四节 安内攘外
  • 第十四章 警察国家化和犯罪受尊敬
  • 第一节 地方统治与国家警察体系
  • 第二节 对上海的影响
  • 第三节 建立秘密警察
  • 第四节 上海区的扩张
  • 第五节 对罪犯的尊敬
  • 第六节 犯罪行为与爱国主义混淆
  • 第十五章 政治罪犯化
  • 第一节 蒋介石的毒品政策
  • 第二节 蒋政府中的两面派
  • 第三节 福建叛乱与吴市长的去留
  • 第四节 利用毒品与新生活运动:“六年计划”
  • 第五节 毒品贸易中的日本人
  • 结束语 决心
  • 第一节 市民武装
  • 第二节 一个时代的结束
  • 表格
  • 附录
  • 附录一 1927—1928年上海公安局禁止“花会”赌博的法令
  • 附录二 1932年12月上海市保安团
  • 附录三 上海的“白银风潮”与大萧条对上海警察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外文部分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5个评分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