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度阐释宗教文化在宗教心理治疗中的意义。创新视角,对传统世俗心理学以及心理疗法理念提出挑战。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的领域是如何在心理学治疗中运用信念,这是国外的一个新的领域。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相信点什么,否则无法生存和与人交往,西方心理学中称之为信念(Belief)。信念的一种发展路径可能是信仰,研究信仰的心理学后来发展为西方的宗教心理学。自从特洛尔奇提出基督信仰应该吸收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以来,心理学领域的学者开始将信念引入心理治疗,本书正是这种结合的有益尝试。此书着重探讨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人其心理信念在达到心理和谐和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书评
  • 译者序
  • 导论
  • 第一章 苦难、症状和十字架
  • “症状学”抑或“苦难”
  • 苦难的本土文化含义
  • 受难的耶稣
  • 和平的赎罪?
  • 渴望和解
  • 耶稣复活的希望
  • 第二章 康斯坦丁、美国帝权与“洋基进行曲”
  • 美国帝权?
  • 心理学与帝国
  • 卡麦洛特项目(Project Camelot)
  • 瓦妮塔与帝权
  • 折磨和审讯
  • 本土文化的弃置
  • 心理学的普世性
  • 帝国对比:巴别塔与罗马
  • 保罗与罗马帝国
  • 第三章 多元文化精品店
  • 说还是不说
  • 自由民主化传统
  • “少盐配方”的多元化
  • 个体权与群体权
  • 为差异性欢呼
  • 更深刻的民主
  • 瓦妮塔
  • 带有种族—宗教性的心理治疗
  • 五旬节与保罗:上帝有建设性的多元化
  • 第四章 作为通用语的世俗语
  • 一个世俗社会
  • 作为传统的世俗性
  • 世俗语的霸权
  • 世俗的圣殿:大学
  • 瓦妮塔和她的心理治疗师
  • 世俗的心理
  • 世俗心理学中的宗教心理
  • 世俗心理学和平吗?
  • 希西家王之墙
  • 第五章 术语重围之中的母语
  • 语言与身份构成
  • 双语和心理治疗:“弹一架缺少琴键的钢琴”
  • 信仰的语法
  • 希西家王城墙之终极归来
  • 宗教和心理学:使用不同的语言
  • 瓦妮塔
  • 罪,病理与莫妮卡
  • 因果语言
  • 帕特里西娅的母语
  • 第六章 深厚的病人与浅表的治疗师
  • 亚夫拉罕
  • 浅表的自我
  • 浅表的治疗
  • 一个厚实的自我
  • 心理治疗中的深厚传统
  • 瓦妮塔
  • 对传统保持敏感度的和平调解和心理治疗
  • 第七章 道德:抽象和传统
  • 抽象和极度简化的道德
  • 对传统敏感的认识论
  • 道德的最高标准和最低标准
  • 第八章 神圣秩序和“百忧解上帝”
  • 宗教和健康
  • 从世俗角度看宗教
  • 作为类称的宗教
  • 宗教的工具性
  • 宗教的私人化
  • 作为传统的宗教
  • 黛薇
  • 作为神圣秩序的宗教
  • 第九章 和平心理学
  • 柔弱的力量
  • 奥古斯丁的康斯坦丁主义
  • 马丁-巴洛:一位和平心理学家
  • 和平的本土心理学
  • 维尔吉利奥·安利奎:一位本土心理学家
  • 一种和平的心理治疗
  • 虚己的治疗师
  • 第十章 耶稣能改变什么?
  • 神学基础
  • 心理学基础
  • 超凡魅力与耶稣的性格
  • 耶稣能改变什么?
  • 基督的肢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