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清末怪杰”辜鸿铭先生的散文作品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近现代为数稀少的一位博学汉学中国传统的同时,又精通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学者,号称“清末怪杰”的辜鸿铭先生的散文作品集,书中包括了:《中国人的精神——在北京东方学会上所宣讲的论文》、《中国妇女》、《中国语言》、《中国文明》、《为吾国吾民争辩——现代传教士与最近骚乱(教案)关系论》、《文明与无政府状态或远东问题的道德难题》、《良民宗教》、《中国文明的复兴与日本》等文章。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精神
  • 中国学
  • 中国人的精神——在北京东方学会上所宣讲的论文
  • 中国妇女
  • 中国语言
  • 中国文明
  • 为吾国吾民争辩——现代传教士与最近骚乱(教案)关系论
  • 文明与无政府状态或远东问题的道德难题
  • 良民宗教
  • 中国文明的复兴与日本
  • 何谓文化教养
  • 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
  • 东西文明异同论
  • 什么是民主
  • 告准备研究中国文化的欧美人
  • 中国古典的精髓
  • 中国问题
  • 中国问题的最近札记
  • 关于中国问题的近期札记之一
  • 关于中国问题的近期札记之二
  • 关于中国问题的近期札记之三
  • 关于中国问题的近期札记之四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人的精神,辜先生这本书应该是诠释得最好的

    辜鸿铭,精通 9 种语言,获 13 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辜鸿铭担任张之洞幕僚 20 年,谋划筹建武汉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辜鸿铭与泰戈尔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教在北大。这本《东方智慧:辜鸿铭随笔》汇集了辜鸿铭最有影响力的散文,特别是《中国人的精神》一文,成文于中华民族遭受欺凌,中国文化面临歧视的年代,他用自己的笔论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要义,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辜鸿铭博学多识,他把中国人与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深沉、博大、纯朴和灵敏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中国人的精神,也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值得每个中国人重视和回味。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本需要强烈推荐的好书。

      之前没有读过辜鸿铭老先生的书籍。最近读了几本,读完太有收获了。在那个绝大多数人都在卑躬屈膝的年代,辜老却能清晰客观的讲述中西文化各个方面的优与劣,实在太难得的。对于今天的我们,再来好好读这本书依然有很大的价值。依然可以让我们清晰的看清楚自己,看清楚西方。同时也要赔付郭宏明老先生的智慧与推断。在那个年代他已经推断出日本没落的因素所在与西方文化没落的因素所在。尤其是日本真是不幸被他言重。下面是我对把本书一少部分的梳理内容的很多精彩部分的摘要。      典型的中国人 —— 即真正的中国人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乃是一种新型的中国人 —— 即进步的或者说是现代的中国人。事实上在我看来,往日那种典型的中国人在世界各地都正趋于消亡。所以,我们应该仔细地看上最后一眼,看看究竟是何物使真正的中国人本质地区别于其他民族,并且区别于正在形成的新型的中国人。​首先,我想诸位感触最深的,一定是在旧式的典型的中国人身上,没有丝毫的蛮横、粗野或暴虐。借用一个动物学的术语来说,我们或许可以将真正的中国人称之为被驯化了的生物。我认为一位最下层的中国人与一个同阶层的欧洲人相比,他身上的动物性(即德国人所说的蛮性)也要少得多。事实上在我看来,用一个英文词可以把典型的中国人给你们所留下的印象归纳出来,这就是 “gentle”(温良或文雅)。我所谓的温良或文雅,绝不意味着懦弱或是软弱的服从。正如前不久麦嘉温博士所言:中国人的温良,不是精神颓废的、被阉割的驯良。这种温良意味着没有冷酷、过激、粗野和暴力,即没有任何使诸位感到不快的东西。在真正的中国型的人之中,你能发现一种温和平静、稳重节制、从容练达的品质,正如你在一块冶炼适度的金属制品中所能看到的那样。尽管真正的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其不足都能受到温良文雅之性的消弭和补救,或至少被其所淡化。真正的中国人或不免于粗(coarse),但粗而不臃、粗而不劣;或不免于丑(ugly),但丑而不恶,不至令人恐怖;或不免于俗(vulgar),但俗而不嚣,不会侵凌他人;或不免于愚(stupid),但愚而不谬,不至荒唐可笑;或不免于滑(cunning),但滑而不奸、滑而不毒。实际上,我想说的是,就其身、心、性格的缺点和瑕疵而言,真正的中国人没有使你感到厌恶的东西。在中国老派人物那里,你很难找到一个完全令你讨厌的人,即使在社会最下层亦然。我曾提到典型的中国人给诸位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是他那种难以言喻的文雅。当你分析这种温文尔雅的特性时,就会发现,此种温良或文雅乃是同情(sympathy)与智能(intelligence)这两样东西相结合的产物。我曾把典型的中国人与已被驯化的动物做比较,那么是什么使得驯化的动物如此不同于野生动物的呢?我们都承认驯化的动物已经具有了某些人类的属性。但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何在?就在于智能。驯化动物的智能不是一种思想型的智能,它不是由推理而来,也不是来源于它的本能 —— 就像狐狸那种狡猾的本能、知道在何处可以找到美味的小鸡。来源于本能的智能不仅狐狸,甚至所有的动物都有。但我们所说的驯化的动物所具有的某些人类的智能,与狐狸或其他任何动物的智能是有根本不同之处的。它既不源于推理,也不发自本能,而是起自人类的爱心和一种依恋之情。一匹纯种的阿拉伯骏马之所以能够明白其英国主人的意图,既不是因为它学过英语语法,也不是因为它对英语有本能的感应,而是因为它热爱并依恋它的主人。这就是我所说的区别于狐狸或其他动物的人类的智能。人的这种智能使其有别于动物,同样,我认为也正是这种同情的智能造就了中国式的人之类型,从而形成了真正的中国人那难以言表的温良或文雅。​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 —— 中国人讲礼貌。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情感。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性。中国人的礼貌虽然不像日本人的那样繁杂周全,但它是令人愉快的。正如法语所绝妙表达的,它是 La politesse du coeur:一种发自内心的礼貌。相反,日本人的礼貌尽管周全,却令人不快。对此,我已经听到了一些外国人的抱怨。这种礼貌或许应该被称为排练式的礼貌 —— 如剧院排戏一样,需要死记硬背。它不是发自内心、出于自然的礼貌。事实上,日本人的礼貌是一朵没有芳香的花,而真正的中国人的礼貌则是发自内心、充满了一种类似于名贵香水般 ——instar unguenti fragrantis—— 奇异的芬芳。最后,让我们再举出关于一个中国人特性的例子,即他们缺乏精确的习惯。这是由阿瑟・史密斯提出并使之得以扬名的一个观点。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生活的缘故。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力那样僵硬、刻板,你不能指望心也像头脑或智力一样,去思考那些死板、精确的东西。至少那样做是极为困难的。实际上,中国的毛笔或许可以被视为中国人精神的象征。用毛笔书写绘画非常困难,好像也难以精确,但是一旦掌握了它,你就能够得心应手,创造出美妙优雅的书画来,而用西方坚硬的钢笔是无法获得这种效果的。以上有关中国人生活的几个简单的例子,是任何人,甚至是对中国人一无所知的人也能观察到并认同和理解的。通过这些例子,我已经充分证明了这样一个假设: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我们已经知道,真正的中国人就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过着心灵生活的这样一种人。简言之,真正的中国人既拥有成年人的智慧而又童心未泯。因此中国人的精神乃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族类不朽的精神。那么,这种使民族不朽、永远年轻的秘密又何在呢?诸位一定还记得在篇首我曾说过:是同情的或真正的人类智能造就了中国式的人之类型,从而形成了真正的中国人那种难以言表的温文尔雅。这种真正的人类的智能,是同情与智能的有机结合。它使人的心与脑得以调和。一言以蔽之,它是心灵与理智的和谐。因此,如果说中华民族之精神是一种青春永葆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那么,民族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心灵与理智的完美谐和。现在诸位或许会问:中国人是从何处、又是怎样得到了这种使民族永远年轻、让心灵与理智得以和谐的秘密的呢?答案只能从他们的文明中去寻找。诸位不可指望我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做一个关于中国文明的报告。然而,我还是将试着告诉诸位一些涉及目前论题的有关中国文明的一些情况。​下面,我将证明,目前外国政府支持在中国的传教活动,既是对中华民族的侮辱,也是对他们自身利益的伤害。我之所以说它对中华民族是一种侮辱,是因为中国的高级官员,那些正雇佣着大批有技术有教养的外国专家的高级官员,当他们看到连他们所雇佣的这些人也不相信传教士的鬼话,而外国政府却偏要坚持将其作为宗教导师送到中国来提高中国人民的道德时,他们所想到的必然是什么呢?我说它对中国人民是一种侮辱,还因为当外国领事调来炮舰为传教活动撑腰的时候,那些在他们的领事馆干活的中国苦力们却知道,传教士作为一个整体,并不被那些层次较高的外国人当成道德教师。​东西文明有差异是理所当然的。从根本上说,东洋文明就像已经建成了的屋子那样,基础巩固,是成熟了的文明;西洋文明则还是一个正在建筑当中而未成形的屋子,它是一种基础尚不牢固的文明。一般说来,欧洲文明根源于罗马文明,而罗马文明又像诸位所知道的那样根源于古希腊文明,在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人民就创造了一种新的文明 —— 巴罗克文明,也就是欧洲中世纪文明。那时的欧洲虽然处在野蛮时代,但是随着基督教的兴起,蛮人逐渐进步,从而开始创造文明,而后,众所周知,文艺复兴时代到来。恰巧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六朝的文艺复兴时代。众所周知,此时正是五胡乱华,而罗马人的古典文明也是被五个蛮族集团消灭的。从此欧洲人就以基督教和《圣经》为蓝本(基础),创造了新的巴罗克文明。然而,随着欧洲人知识的进步,过去的宗教文化就不能适应了,如同中国在唐代兴起文艺复兴一样,在欧洲,有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进而有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为此,欧洲经历了四十多年的战争,终于成功地实现了改革,以后来到了法国大革命,它是以改变政治结构为主要目的的。但社会自身却并未有所变化。因此,经历了上次的欧洲大战之后,欧洲人所面临的问题是改造社会,因此社会主义、过激主义四处兴起,过激主义的目的是彻底破坏旧的东西而制造新的东西。这种 “破坏性” 的主义,也是欧洲社会中必然产生的结果。所以,欧洲文明,实如同一个正在改造、构筑、建设当中的屋子。​欧洲人没有真正的文明,因为真正的文明的标志是有正确的人生哲学,但欧洲人没有。在中国,把真正的人生哲学称为 “道”,道的内容,就是教人怎样才能正当地生活,人怎样才能过上人的生活。有 “文以载道” 这样一句话,“文” 即 “文学”,在中国,文学可以说是教给人们正确的人生法则的东西,西洋人长时间内为了寻找这真正的人生道路,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至今未果。而中国人依据四书五经,就可以明 “道”。很遗憾,欧洲没有这样的东西。欧洲有的是基督教。基督教叫人们怎样去做一个好人。而孔子学说则教人怎样成为一个良好的国民,努力做一个好人当然是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比如登山拜神即可成为一个好人,而想作好一个良民,则须知 “五伦”,这却是一件相当难的事。      这本书的前 80% 的部分真的值得我们认真的反复学去多看几遍。最后再次强烈推荐本书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