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类型
7.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08千字
字数
2021-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景式呈现革命年代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动人场面。
内容简介
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不久,“二战”著名的战地记者西蒙诺夫来到中国。他对以少胜多的淮海战役感到惊奇,特地提出要到其主战场徐州进行实地考察。当听说还有543万民工为解放军织起了一条条强大的补给线时,他大为感叹:“这是人类战争史的一个伟大的奇迹,是真正的人民战争!”陈毅元帅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本书全景式地呈现了革命年代尤其是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动人场面。作者自2007年3月开始,做了长达数年的深入采访和搜集资料工作,采访了战争年代尤其是抗日和解放战争的支前模范和他们的后人达数百人,记录笔记上千万字,搜集资料上亿字,很多史料、情节和场面都是次披露。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子 苏区干部好作风
- 一
- 二
- 第一章 征途漫漫
- 一 长征前夜的故事
- 1
- 2
- 3
- 4
- 二 江上穿呀穿梭忙
- 1
- 2
- 3
- 4
- 三 映山红开满山
- 1
- 2
- 3
- 四 比银元还贵重的情意
- 1
- 2
- 五 三个红军妹子
- 1
- 2
- 3
- 4
- 六 心愿
- 1
- 2
- 3
- 第二章 血沃大地
- 一 婆媳俩
- 1
- 2
- 二 至暗时刻
- 1
- 2
- 3
- 三 行动
- 1
- 2
- 3
- 四 姑嫂锄奸
- 1
- 2
- 3
- 4
- 5
- 6
- 五 血祭
- 1
- 2
- 六 徐庄之约
- 1
- 2
- 3
- 七 发兵山东
- 1
- 2
- 3
- 4
- 5
- 第三章 辛巳年的沂蒙
- 一 战地的孩子们
- 1
- 2
- 3
- 4
- 5
- 6
- 7
- 二 苦楝树下
- 1
- 2
- 3
- 4
- 5
- 6
- 三 大青山之殇
- 1
- 2
- 四 柿子又红了
- 1
- 2
- 3
- 五 投豆选举
- 1
- 2
- 六 一纸血书
- 1
- 2
- 3
- 4
- 5
- 第四章 情深意长
- 一 刘大娘、马大爷
- 1
- 2
- 3
- 二 儿行千里
- 1
- 2
- 3
- 4
- 5
- 三 桃棵子山下桃棵子村
- 1
- 2
- 四 千里寻娘
- 1
- 2
- 3
- 五 透明的乳汁
- 1
- 2
- 六 忘不了老爹忘不了我的哑巴娘
- 1
- 2
- 第五章 男女老少齐上阵
- 一 子弟兵的母亲
- 1
- 2
- 3
- 4
- 5
- 二 寻找代号“素云”
- 1
- 2
- 3
- 三 识字班的班长李大胆
- 1
- 2
- 3
- 4
- 四 嫁人就要嫁这样的人
- 1
- 2
- 3
- 4
- 五 队伍从她们肩上穿过
- 1
- 2
- 六 谁说女子不如男
- 1
- 2
- 3
- 第六章 支前!支前!
- 一 小竹棍三尺三
- 1
- 2
- 3
- 二 风雪路上
- 1
- 2
- 三 抬着担架上前线
- 1
- 2
- 四 不一样的境地
- 1
- 2
- 五 兵民是胜利之本
- 1
- 2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