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经过多次再版,中国语境下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必读之作。

内容简介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基于劳动哲学对知识分子的起源演变及其现代职能提供了新的理论。劳动的谋生与自由二重性对立统一机制是人类从猿进化为人并支配全部文明的基本结构。

本书的主题内容是知识分子,但知识分子这一社会学课题,被深度化为哲学人类学研究,而构成这一研究的核心却是远远超出知识分子特定课题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凭借劳动的涵义与意义二重性结构,此书对从日常动作到专业技术、从无语沉默到逻辑概念思维乃至人工智能制造的人类行为进行了普遍阐释。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2017年修订版绪言
  • 导论:知识分子的当代含义
  • 一、知识分子观念的历史演变
  • 二、知识分子观念的当代阐释
  • 三、人文科学与人文知识分子
  • 第一章 世界与意义
  • 一、劳动与世界
  • 二、劳动二重性
  • 三、技术:希望与危险
  • 四、意义与涵义
  • 第二章 意义与阐释
  • 一、符号命名与劳动建构
  • 二、分离(Kekhorismene)与沉思:脑体分工的人文意义
  • 三、意义与阐释
  • 四、文化与意义世界
  • 五、作为社会分工的意义阐释
  • 第三章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演化
  • 一、巫:知识分子的原型
  • 二、巫术解体与知识分子演化谱系
  • 第四章 意义与权力——人文知识分子与世界(一)
  • 一、巫王分合的逻辑意义
  • 二、意义空间:有别于国家的“天下”社会
  • 三、介入权力:革命家与公务员
  • 第五章 意义与意识形态——人文知识分子与世界(二)
  •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
  • 二、权力与教化:政教合一
  • 三、政教分离及其现代遗产
  • 四、人文意义与近现代世界
  • 第六章 出世与入世:人文知识分子的生存张力——人文知识分子与世界(三)
  • 一、人文知识分子人格的特殊性
  • 二、人文知识分子人格命运的悲剧性
  • 三、人文知识分子的职业困境
  • 四、人文知识分子与民间百姓
  • 五、隐逸的人文意义
  • 结语
  • 附论1 大学人文精神的信仰渊源
  • 附论2 百姓日用是否即道?——关于中国世俗主义传统的检讨
  • 附论3 关怀公共精神的“积极自由”行动者——鲁迅与现代知识分子角色
  • 附录
  • 2008年台湾繁体版前言
  • 2006年增订版引言
  • 1996年初版序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