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2千字
字数
2016-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过解经阐发了其具有明显汉魏特色的气性论哲学,展现了此一时期的儒学发展的特点。
内容简介
皇侃是南朝梁著名的学者,其著作除了以完书存世的《论语义疏》外,尚存《礼记义疏》与《孝经义疏》残文。关于皇侃思想的研究,以往的学术界主要从经学研究的角度,揭示其三教杂融特点,较缺乏哲学研究的理论深度。从思想来源看,皇侃继承了传统性论中“即生言性”与“用气为性”的思想,尤其是受到告子、荀子及汉魏诸儒“顺气言性”思想的影响,注重阐发人性中天然具有的合理性,及其在现实中基于这种合理性而去恢复人的自然真情。并认为仁、义、礼、智、信为人性中生而即有的五种不同品质,即人性的内容或潜质,其在彰显时自然表现为“恻隐济物”、“恻隐济众”、“恩爱”等利他行为,即“行仁”。同样,立足于自然人性论,皇侃认为孝与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由行孝推广至行仁,不仅包括事亲之行为,也涉及到风政教化,从而皇侃将家庭伦理层面的个体行孝与国家伦理层面的忠君思想相结合。皇侃的人性论也对其礼学产生重要影响,不仅重视外在的尊尊“体别”的规范,也注重内在的“亲亲”情感,主张在修习中遵循“礼贵得中”、“礼以敬为主”、“礼乐相须”、“学礼立身”等规范。从学术史的发展看,南朝梁之时玄学逐渐消歇,儒学日益兴盛,皇侃应时而起,立足于儒学传统,通过解经阐发了其具有明显汉魏特色的气性论哲学,展现了此一时期的儒学发展的特点,成为了魏晋南北朝儒学发展史上的一枝奇葩。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绪论
- 一 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 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检讨
- (一)总体性的评价
- (二)哲学范畴的研究
-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皇侃生平、著作及学术背景
- 一 皇侃生平及著作
- (一)生平《梁书·皇侃传》云:
- (二)著作
- 二 皇侃思想形成的学术背景
- (一)自由阐释的学术风尚
- (二)多维互摄的学术实践
- 三 《论语义疏》的阐释特征
- (一)体例与语言
- (二)思维方式
- 第二章 性论
- 一 性的内涵与特征
- (一)“性者,生也”
- (二)“性无善恶,而有浓薄”
- (三)“人生性分各有所能”
- 二 “性”、“情”之关系
- 三 “性”、“命”之关系
- 第三章 仁论
- 一 仁的本质
- (一)“仁者,人之性也”
- (二)“仁者,恻隐之义”
- 二 为仁实践
- (一)“约俭己身”
- (二)“仁是行盛”
- 三 为仁功效
- (一)圣王(圣师)的仁功
- (二)君子的仁功
- 第四章 孝论
- 一 孝的本质与地位
- (一)“孝是仁之本”
- (二)“孝为百行之本”
- 二 “孝是事亲之目”
- (一)无违为孝
- (二)以爱、敬为孝
- (三)孝之终始
- (四)父子相隐
- 三 “以孝友为政”
- (一)“为风政者,以孝悌为主”
- (二)“以孝事君则忠”
- 第五章 礼论
- 一 “礼有三起”
- (一)“礼理起于大一”
- (二)“礼事起于遂皇,礼名起于黄帝”
- 二 礼的本质
- (一)“礼是体别”
- (二)“礼者,体其情也”
- 三 礼的实践
- (一)“礼贵得中”
- (二)“礼以敬为主”
- (三)“礼乐相须”
- (四)“学礼立身”
- 第六章 君子论
- 一 君子的内涵
- (一)先秦君子观述评
- (二)《论语义疏》中的君子内涵
- 二 君子之道
- (一)善人之道
- (二)先王之道
- (三)“通而不壅”之道
- 第七章 皇侃思想的哲学史价值
- 一 对先秦以来儒学传统的继承
- 二 对后世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一 《论语义疏》研究述评
- 一 关于《论语义疏》流传过程的研究
- 三《论语义疏》注疏特点的研究与检讨
- 四 关于《论语义疏》思想的研究与检讨
- 附录二 皇侃《论语义疏》与朱熹《论语集注》相合
- 学而第一
- 为政第二
- 八佾第三
- 里仁第四
- 公冶长第五
- 雍也第六
- 述而第七
- 泰伯第八
- 子罕第九
- 乡党第十
- 先进第十一
- 颜渊第十二
- 子路第十三
- 宪问第十四
- 卫灵公第十五
- 季氏第十六
- 阳货第十七
- 微子第十八
- 子张第十九
- 参考文献
- 一 古代典籍
- 二 现代著作
- 三 学术论文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