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性质、组织、形态与功能等方面阐释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原理机制。

内容简介

节奏是中国现代诗歌诗体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质性诗学元素。

全书采取理论梳理、文本考察和形态比较的方式,对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代表性的节奏诗学理论和创作实践进行了考察分析;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置于比较视野中进行观照,探讨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在新诗传播接受的语境中,对中外诗歌节奏传统的继承和转化,揭示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形成的鲜明的“中国”底色和“现代”特征,尝试建构一个研究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理论体系和阐释平台。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基金
  • 总序 传播接受视域中的中国现代诗歌
  • 一 科学思潮传播与“五四”新诗变革的历史语境
  • 二 现代汉语传播接受与“五四”现代诗歌形式建构
  • 三 中外诗歌传统的接受与新诗变革
  • 四 近现代学校教育与现代诗歌传播接受
  • 五 传播接受与中国现代诗歌经典建构
  • 绪论 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研究的历程与困惑
  • 一 20世纪20—80年代前节奏探索的三次热潮
  • 二 80年代以来的节奏研究
  • 三 节奏研究的困惑和前景
  • 第一章 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性质
  •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内涵
  • 一 “节奏”与“rhythm”
  • 二 诗歌节奏及其音乐性特征
  • 三 诗歌节奏的“中国”与“现代”特色
  • 第二节 “节奏”与“格律”之辨
  • 一 欲以“节奏”造“格律”
  • 二 “格律”与“格律诗”的内涵
  • 三 从“平仄”节奏的转化看“现代格律诗”命名和构型
  • 第三节 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生理、心理基础
  • 一 节奏与心理感知
  • 二 节奏与生理机能
  • 第二章 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形态与功能(上)
  •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单元
  • 一 关于节奏单元探讨的回顾和分析
  • 二 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单元的层级及其特征
  • 第二节 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运动形式及相互关系
  • 一 相对与组合·交错与重复
  • 二 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 第三节 汉语诗歌节奏类型的古今差异
  • 一 古典诗词节奏类型的“律化”路向
  • 二 现代诗歌节奏类型的“多元化”趋势
  • 第三章 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形态与功能(下)
  • 第一节 标点符号: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有机组成
  • 一 新诗标点弃留之争
  • 二 标点符号对诗歌节奏的影响
  • 第二节 虚词对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影响
  • 一 虚词对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单元划分的影响
  • 二 虚词对中国现代诗歌中语音节奏和语意节奏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基本功能
  • 一 诗歌节奏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概述
  • 二 启发与承载诗思
  • 三 建构诗形与凝聚诗神
  • 四 协调身心与营造诗美
  • 第四章 自然音节节奏论
  • 第一节 自然音节节奏论的理论建构
  • 一 胡适的“自然音节”观:从功能、内涵到组织原则
  • 二 康白情的“自然音节”观:情感节奏与自然音节的互动
  • 三 俞平伯的“自然音节”观:“天然参以人工”
  • 第二节 “自然音节”的实践路径之一:对传统诗体的改造
  • 一 胡适的“音节改造”——挣脱传统的束缚
  • 二 俞平伯的“音节熔铸”——偶句、叠音与标点的运用
  • 三 刘半农和刘大白的“音节翻新”——对“歌谣”的借鉴
  • 第三节 “自然音节”的实践路径之二:融会西方诗歌音节
  • 一 散文化的语音节奏
  • 二 欧化的语体节奏
  • 第五章 情绪节奏论
  • 第一节 情绪节奏论的理论形态
  • 一 从“自然音节节奏论”到“情绪节奏论”
  • 二 郭沫若:“情绪的自然消涨”与“情绪的直写”
  • 三 戴望舒:“情绪的抑扬顿挫”与“巧妙的笔触”
  • 四 郭沫若与戴望舒“情绪节奏论”之异同
  • 第二节 情绪节奏论的创作实践
  • 一 郭沫若:情绪的自然流露——以诗集《女神》为例
  • 二 戴望舒:巧妙的笔触——在真实与想象、表现与隐藏之间
  • 第六章 谐和节奏论
  • 第一节 谐和节奏的美学追求:音节流转与有机整体
  • 一 “音节”体现的是一种关系
  • 二 “谐和”意味着“有机整体”感
  • 第二节 谐和节奏的建构艺术
  • 一 节奏单位的建构:对“比例”或“等时性”的追求
  • 二 结构之法:音节组织与建“行”之术
  • 三 音韵试验:统一与协调
  • 第三节 闻一多的诗歌节奏理论与实践
  • 一 现代诗歌的大节奏观
  • 二 听觉节奏和视觉节奏的交响
  • 三 “均齐”的节奏追求和试验
  • 第七章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现代诗歌节奏
  •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诗歌节奏与古代诗歌节奏
  • 一 从“韵律三要素”看古代“格律”系统向现代“节奏”系统的转换
  • 二 中国现代诗歌对传统诗歌节奏形式与技巧的借鉴
  • 第二节 中国现代诗歌节奏与西方诗歌节奏
  • 一 语形节奏视觉化
  • 二 语音节奏多样化
  • 三 语言节奏的增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