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特殊的历史时期,从民国成立到溥仪出宫。真实的回忆录,晚清不为人知的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描述了从1919年到1924年的那些特殊岁月里,庄士敦在其人生高峰时期与中国结下的不解之缘。庄士敦描绘了在紫禁城那个奇异、封闭的世界里独特而令人憧憬的生活图景。庄士敦谙熟中国历史与文化,于是,那个几近为人遗忘时代的丰富的历史细节,雪泥鸿爪般跃然于庄氏之笔端。加之,他与溥仪的密切关系,以及与那个时代许多大人物私人关系之熟稔,使得庄士敦得以对他们尽情褒贬点评。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前言
  • 自序
  • 1898:“百日维新”
  • 任人宰割的大清王朝
  • 康有为与光绪
  • 太后压倒了皇帝
  • 比太后更可怕的保守派
  • 再次垂帘与义和团运动
  • 光绪皇帝被囚禁
  •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 光绪皇帝的最后岁月
  • “老佛爷”感到很委屈
  • 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 3岁溥仪成为大清皇帝
  • 慈禧皇太后
  • 迫不得已的“改革”
  • “活菩萨”想吃光绪的大腿肉
  • 辛亥革命
  • 无能的摄政王
  • 窃国大盗袁世凯
  • 清帝退位
  • 清室“优待条件”
  • 《清帝辞位后优待之条件》
  • “优待条件”的幕后是袁世凯
  • 大清皇帝与洪宪皇帝
  • 总统与皇帝相安无事
  • 贪心不足的袁世凯
  • 张勋拥袁有交换条件
  • 八十三天皇帝梦
  • 1917年的张勋复辟
  • “辫帅”“辫军”进北京
  • 段祺瑞与轰炸机
  • 心怀鬼胎的民国政府
  • 誓死保“辫”的逸事
  • 1919-1924年的紫禁城
  • 民国总统不忘故君
  • 我成了皇帝的英文老师
  • 与世隔绝的紫禁城
  • 皇帝的几位老师
  • 洋人教师引起非议
  • 梁鼎芬师傅是文学家
  • 我和陈宝琛关系最好
  • 朱益藩既是帝师也是御医
  • 伊克坦专授满文
  • 黄昏中的大清宫廷
  • 一墙之隔的两个世界
  • 皇帝怎样过生日
  • 特准观礼的外国人
  • 大清王朝的毒瘤——“内务府”
  • 内务府是皇室的总账房
  • 死要面子与硬装糊涂
  • 腐败无能的吸血鬼
  • 世续、绍英和另外几位内务府大臣
  • 满族人不许做太监
  • 羽翼未丰的“龙”
  • 洋鬼子授课有人监视
  • “邓炯麟”竟然是大清皇帝
  • 皇上授权我随便杀人
  • 俄国沙皇邀请宣统帝加入联盟
  • 改革紫禁城的梦想
  • 帝制派的希望与梦想
  • 五四运动与反日狂潮
  • 死灰复燃的复辟传闻
  • 躁动不安的天子
  • 皇帝和鸡蛋的笑话
  • 第一次坐汽车,第一次走出紫禁城
  • 电话、眼镜与辫子
  • 胡适觐见成了大新闻
  • 真龙振翅
  • 四处寻求保护的小朝廷
  • 皇帝成了受人豢养的哈巴狗
  • 连婚姻都是阴谋
  • 皇上想逃往英国公使馆
  • 紫禁城里的无价之宝
  • 珍宝成堆的监狱
  • 皇上曾偷运宝物出宫
  • 龙凤之喜
  • 大婚的三个重要仪式
  • 北京市民争看奇景
  • 皇上的惊人之举
  • “跪进”与赏赐
  • 逃出紫禁城
  • 内务府抬来一座金塔陷害我
  • 一次失败的逃亡
  • 谁是逃亡行动的幕后黑手
  • 离奇而令人痛心的火灾
  • 皇上宣布遣散所有太监
  • 御花园里的日子
  • 郑孝胥进入内务府
  • 辜鸿铭和泰戈尔
  • 皇上捐古玩字画给日本
  • 两朝末路王孙的会面
  • 颐和园风波
  • 内务府反对迁居颐和园
  • 大清皇帝竟然也可以划船
  • 杀手“已经准备就绪”
  • 胡适博士替我抱不平
  • 王国维自沉昆明湖
  • 颐和园是用海军经费建造起来的
  • 令人窒息的两堵墙
  • 紫禁城的黄昏
  • 北京兵变
  • 冯玉祥逼宫
  • “皇帝”变为“溥仪先生”
  • 修正后的清室“优待条件”
  • 最后一次经过神武门
  • 笼中天子
  • 危机四伏的北京城
  • 摄政内阁极不正规
  • 我和顾维钧成为众矢之的
  • 两位老太妃挥泪出宫
  • 张作霖和段祺瑞很生气
  • 溥仪的逃亡
  • 溥仪送钻戒给张大帅
  • 从醇亲王府到东交民巷
  • 日本最乐意接纳溥仪
  • 溥仪出逃的连锁反应
  • 尾声:龙归故里
  • 溥仪与日本人
  • “中国最大的阴谋家”
  • 我并没有帮助溥仪复辟
  • 皇陵被盗让溥仪伤心至极
  • 张学良替顾维钧说情
  • 大难不死龙归故里
  • 附录
  • 庄士敦的身世及履历
  • 义和团
  • 溥仪的生母
  • 清帝大婚的烦琐与无奈
  • 溥仪及其后妃的诗文
  • 建福宫大火烧掉了多少珍宝
  • 溥佳关于遣散太监的记述
  • 溥仪出宫的详细情形
  • 宝熙与孙中山就“优待条件”的争论
  • 溥仪对日本侵略者的控诉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1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溥仪《我的前半生》旁传

    不错的一本书,其中细节已经无数次被后世引用和延展,但感谢洋人非虚构文学对细节描写的传统,再现清末的皇室画卷。清末无论是思想体系和政治结构已经完全落后,溥仪皇帝从小养于深宫,经历和视野完全不能驾驭这个庞大的帝国,纵观清朝历史,乾隆之后,皇帝养于深宫,完全不接地气,没有历练,都是纸上谈兵,帝国只是靠惯性前进,作者英国人在中国生活 30 年,也算中国通了,但骨子里还是英国人的眼光,关注的是皇室如果龙兴,而不是中国。细节很珍贵,但很多立论争论很大,把此书和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对照来看,能看出端倪。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翻译过度干预?

      作者做为一个英国人,他的人生的三十年在中国渡过,其中五年的帝师生涯。庄士敦的人生经历可谓非常独特,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对中国文化有那么不同的感触。因为他的身份很特殊,所以得以留存了丰富而且珍贵的史料。书里的一些细节被很详细的记录下来,尤其是溥仪在码头给庄士敦送别的那段,很让人感慨,撇除掉种族身份的因素,相处了这么久,还是有感情的。另外再说一些,编 / 译者应该只是将原来的样子呈现(转述)出来,真正是非功过留给读者们思考。如果真的想发表自己的意见,另外出一本书就好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长久以来,我们看到的历史叙事皆为主流叙事。因此历史都是鸟瞰式与全局式的,忽略了人作为个体所处的环境与代入感。这本书贵在视角,末代皇帝的外国老师,又身处中国最动荡的乱世,可谓是真正的置身事内。一百多年前发生的那些事,不再是戏谑与遥远的存在。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凤凰壹力

        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江苏译林出版社有限公司与北京鹏飞一力图书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集图书出版、中盘分销和零售连锁为一体的合资企业,于2011年3月正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