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当城市化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给地区经济带来增长的同时也带来资源枯竭的警告,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社会安全隐患。

内容简介

当城市化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城市的各种要素禀赋就会形成蝴蝶效应,在溢出效应与集聚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孵化出新的经济、社会、文化形态。这些新现象的出现让城市利益相关者措手不及,因为这就是一把“双刃剑”,给地区经济带来增长的同时也带来资源枯竭的警告;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社会安全隐患。

“土地经济”崛起后,传统经济演变出以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以人口规模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特征。但是,随着新经济的来临,城市经济发展不再依托单一的传统资源优势,而是向技术红利倾斜。技术、需求、成本三者构成了城市经济的新的发展逻辑。

本书围绕中国城市的兴衰展开,共分为四部分:城市化的人本主义觉醒、城市改造的价值融合与重构、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影响、城市增长与谎言。作者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城市的飞跃式发展对人民生活改善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贡献,也客观指出了由于过快推进城镇化所导致的城市治理与后城市化发展所产生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言
  • 第一部分 城市化的人本主义觉醒
  • 第1章 城市发展的演进与困局
  • 城市发展的演进与目标
  • 城市化进程中的“马太效应”
  • 土地“商品化”与城市增长
  • 制度改革激发“土地经济”活力
  • 城市更新与逐利陷阱
  • “成本优先”诱发城市孤岛
  • 第2章 以拆代治忽视人本价值
  • 城中村被“问题化”
  • 城中村的价值与使命
  • 中国“城中村”与国外“贫民窟”
  • 以拆代治影响资源合理配置
  • 土地食利阶层的消亡与复苏
  • 城市商业布局的合理性
  • 第3章 城市改造与形象工程
  • 帝国的崩塌
  • 巴黎的繁华与第二帝国的灾难
  • 从“美化运动”到形象工程
  • 形象工程与潜在利益输送
  • 考核机制助推“越位”发展
  • 炫耀性腐败的危害
  • 人治与法治的边界
  • 第二部分 城市改造价值融合与重构
  • 第4章 文化冲突中的传承与融合
  • “本土文化”对城市的价值
  • 文化应该回归“供需”关系
  • 城市改造中的民族文化融合
  • 文化重构的北京牛街
  • 以“多元混居”实现社会融合
  • 以教育促进价值认同
  • 消除歧视与隔阂
  • 第5章 城市改造主体分析与风险防范
  • 政府干预对效率与市场的作用
  • 村集体主导改造的价值与要素关系
  • 开发商主导改造的技术优势与信用危机
  • 城市改造主体的利弊关系
  • 城市改造从“共生”到“共享”
  • 城市改造利益共享的“兰华模式”
  • 第6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逻辑失衡
  • 人与空间的逻辑
  • “后城市化”改造需“绣花”功夫
  • “针灸式”改造小题可大做
  • 巴塞罗那的“温度之城”
  • 杭州新旧融合的“城市美学”
  • 上海田子坊从改造到治理
  • 第三部分 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影响
  • 第7章 土地经济与农村问题
  • 城市化与农业的冲突
  • 土地财政: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 过度“收割”打破市场均衡
  • 农村的“血液”是否被城市吸干
  • 刘易斯理论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
  • 城市化发展过快导致农地流失
  • 粗放式规划导致土地资源错配
  • 第8章 耕地占用平衡机制的失效
  • 耕地总量平衡机制的意义
  • 耕地保护的效用价值与漏洞
  • 监管缺位下的“偷梁换柱”
  • “土地利益”博弈中谁是获利者
  • 土地保护需要提高农民的权利
  • 第9章 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对策
  • 耕地意识的觉醒
  • 城市开发边界与土地利用率
  • 发挥土地利用的积极性
  • 建立城市规模评价体系,防止城市蔓延
  • 保障农民保护耕地的权利
  • 建立农民权益表达机制
  • 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权属地位
  • 第四部分 城市治理与增长
  • 第10章 城市蔓延的形成机制与治理路径
  • 日本城市蔓延的代价与教训
  • 美国靠什么走出城市蔓延陷阱
  • 精明增长的政策协同作用
  • 中国“城市蔓延”的形成机制
  • 城市蔓延带来的成本分析
  • 城市蔓延的定量分析
  • 城市蔓延的治理途径
  • 成本与城市发展的逻辑
  • 第11章 城市“数字化”价值与谎言
  • 从“数字城市”走向“智慧城市”
  • 城市“数字化”对社会的应用价值
  • 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数据“陷阱”
  • 民意失真下的数字“谎言”
  • 第12章 区块链技术重构城市信用体系
  • 经济转轨后信用体系的发展
  • 城市信用体系构建的三大维度
  • 区块链技术提升社会自治能力
  • 构建智慧政府 规避沉没成本
  • 净化舆论环境 构建理性社会
  • 第13章 经济增长动力与智慧城市红利
  • 美国的焦虑与知识溢出效应
  • 中国制度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城市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
  • 智慧城市与智慧经济的未来
  • 技术、需求、成本作用下的红利
  • 智慧城市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城市的兴衰便是国家的兴衰。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391 本 #《城市的兴衰》📕在这 20 年里,中国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民主法治、城市化进程等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 年间,中国的 GDP 由 1998 年的 8.51 万亿元,增长到 2018 年的 90.03 万亿元;城镇化率由 1998 年的 30.4% 提高到 2018 年的 59.58%,2020 年城镇化率突破 60%,“城市拥抱农村” 的格局基本形成。📕城市是人类生活、创造与发展的中心,城市是国家或地域的各种经济结构、社会文明及意识形态的交织与凝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的兴衰便是国家的兴衰。📕城市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体制来说,都是一项巨大而系统的工程。对中国而言,高速推进的城市化为人民生活改善与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与此同时,城市化又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了城市治理与后城市化发展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新经济的来临,城市经济发展不再依托单一的传统资源优势,而是向技术红利倾斜。技术、需求、成本三者构成了城市经济的新的发展逻辑。另外,城市治理方面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的全面覆盖,城市公共安全得以提升,但是城市的信用体系却存在另一种威胁。📕中国城市化发展路径在基于西方经验的 “大城市派” 与基于中国经验的 “小城镇派” 之争中由模糊变为清晰。随着高铁技术的发展,逐步明确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镇协同发展的网络化形态。📕在 2000 年之后,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提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价值已超越了解决城乡问题的本身,城市化发展给国家及地方带来了机会与经济增长。因此,推进城市化与现代大都市建设的构想便应运而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最亮眼的地方是案例和政策梳理但是关于土地经济、城市建设和乡村问题,本书的分析稍显薄弱,《大国大城》《城乡中国》《大国之基》《吾民无地》等等专门论述这些问题的书籍要更深入一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学习心得 #亚里士多德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发展有没有一条必然正确的道路?我原来以为有,看了一些著作以后,觉得可能是没有,更多的是失误与教训。我想唯一正确的路就是尽量少犯别人犯过的错误吧。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