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9千字
字数
2023-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劳工保护在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突出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内容简介
面对全球化条件,国内劳动法和国际劳动法在劳工保护方面都面临着鞭长莫及、力不从心的困境。本书结合国际前沿研究,以跨国劳动法作为切入点,关注在跨国空间有关劳工保护的规范、制度、机构和程序。跨国劳动法试图突破传统劳动法的国家中心主义、法律一元主义和唯劳动法主义。跨国劳动法关注在跨国空间中的劳工保护实体规则、程序规则和机构制度。
跨国劳动法的生成,恰恰是在主权国家管辖之外,或在传统的劳动法领域之外,亦或在传统的劳工保护体制之外。跨国劳动法的要义在于,它并非是对主权的延伸,而是对主权的重构;并非对国内劳动法或者国际劳动法的再述,而是对劳工保护实体规范的再定义和执行机制的重新构建。跨国劳动法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路径和视角,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再造。
在中国开展跨国劳动法研究正当其时,不仅有利于改善中国国内的劳动法治,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劳工保护方面的话语权。在中国成长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的过程中,跨国劳动法的研究具有战略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第一章 跨国劳动法的兴起:概念与方法
- 一、引言:全球化条件下的劳工保护
- 二、国内劳动法的困境
- 三、国际劳动法的局限性
- 四、跨国劳动法概念的提出
- 五、跨国劳动法的若干特点
- 六、跨国劳动法的研究内容
- 七、加强劳动法学科的国际面向
- 第二章 国际劳工组织与核心劳工权利
- 一、基本劳工权利的机构归属之争:从贸易体制回归国际劳工组织
- 二、《宣言》下“义务”的性质与内容
- 三、基本劳工权利的标准和内容
- 四、劳工保护与贸易机制
- 五、劳工保护与霸权
- 第三章 国际贸易协定中的劳工条款
- 一、国际劳工标准与多边贸易机制
- 二、通过自贸协定纳入劳工条款
- 三、欧盟模式与美国模式
- 四、贸易协定中的劳工义务
- 五、实施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
- 六、评估与展望
- 第四章 世界银行《环境和社会政策》下的劳工保护
- 一、从新自由主义转向劳工保护
- 二、世界银行劳工标准的起草过程
- 三、世界银行劳工标准的主要内容
- 四、基本劳工权利的承认与实施问题
- 五、世界银行劳工标准的适用范围
- 六、世界银行劳工标准与国际劳工公约
- 七、世界银行与跨国劳动法
- 第五章 国际金融机构与劳工保护
- 一、国际金融机构的劳工问题态度转变:从消极走向积极
- 二、国际金融机构对劳工标准的吸收
- 三、国际金融机构跨国劳工标准的内容
- 四、国际金融机构劳工标准与国际劳工标准:互补抑或竞争
- 五、纳入劳工标准的问题和挑战
- 六、全球公共机构的兴起
- 第六章 跨国外派劳工权利保护
- 一、劳工的跨国派遣
- 二、赤道几内亚劳工冲突事件
- 三、事件涉及的劳工权利
- 四、作为法律真空的域外飞地
- 五、通过中国法进行单方面监管的尝试
- 六、冲突法的方法?
- 七、反思跨国劳工的权利保护问题
- 第七章 跨国劳动法的未来
- 一、跨国法律进程下的劳工保护
- 二、跨国劳动法律进程的限度
- 三、加强公共性:国际劳工组织与跨国劳动法
- 四、回应南北问题:中国与跨国劳动法
- 五、为跨国劳动法注入政治议程:关注全球价值链
- 参考文献
- 一、书籍
- 二、论文
- 三、国际条约
- 四、国际组织文件
- 五、其他组织文件
- 六、网络资料
- 附录1 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工作中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
- 附录2 国际劳工组织关于争取公平全球化的社会正义宣言
- 附录3 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劳动世界的未来百年宣言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