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没有一门社会科学,未曾受到过他的影响;没有一个现代人,不处于他所描述的世界。

内容简介

本套装包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第一卷)》《经济与社会(第二卷)》《经济与社会(上下册)》《罗雪尔与克尼斯:历史经济学的逻辑问题》《批判施塔姆勒》《学术与政治》《社会科学方法论文集》《韦伯政治著作选》。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语言平易、激情奔放的代表作,揭示现代资本主义得以兴起的重要条件。

《经济与社会》:全书内容涵盖了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是一部韦伯的“社会学大全”。

《罗雪尔与克尼斯:历史经济学的逻辑问题》:本书由韦伯论述数位作者的系列文章组成,关注的核心是“逻辑”与方法论的问题,是韦伯的第一部元理论著作,也是韦伯方法论思想的奠基之作。

《批判施塔姆勒》:韦伯方法论工作的重要环节,诊断社会科学的“疾病”,分析社会科学所处困境之根源。

《学术与政治》:马克斯·韦伯的两个演讲名篇。一战后,慕尼黑大学的学生对未来的道路充满了迷惘。应其之邀,韦伯做了这两次演讲,旨在为大学生解答学术与人生道路上的核心问题。

《社会科学方法论文集》:本书以严谨的逻辑结构探讨了社会科学领域中的诸多论题,是社会科学方法论领域重要的著作。

《韦伯政治著作选》:汇集韦伯政治思想领域的重要论说,点明政治经济学追寻人性之伟大与高贵的使命。

目录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版权信息
  • 中译者说明
  • 英译者序
  • 新版序言
  • 前言
  • 导言
  • 一、背景
  • 二、新教伦理命题
  • 三、韦伯其他著述背景中的新教伦理
  • 四、争论
  • 导读
  • 新教伦理的论题
  • 韦伯论题的源起
  • 韦伯论题的早期与晚期版本
  • 韦伯的后期理论
  • 批评和进一步的发展
  • 新教伦理与美国的社会学
  • 韦伯《新教伦理》的姊妹篇:《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
  • 就如何解读《新教伦理》给师生们的实用性建议
  • 推荐阅读书目
  • 导论
  • 马克斯·韦伯其人及其核心关切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组织轴线与思想背景
  • 新教伦理之源:韦伯的分析
  • 从新教伦理到资本主义精神
  • 韦伯社会学的典范——《新教伦理》
  • 《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
  • 世界性诸宗教的经济伦理“序言”
  • 解读《新教伦理》:文本与脚注
  • 推荐阅读书目
  • 参考文献
  • 专用词表
  • 《新教伦理——由来、根据和背景》绪论
  • 宗教社会学序言
  • 第一部分 问题
  • 第一章 宗教归属与社会分层
  • 第二章 资本主义精神
  • 第三章 路德的“天职”观——研究的任务
  • 第二部分 禁欲主义新教诸分支的实用伦理观
  • 第四章 入世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
  • 第五章 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
  • 索引
  • 附录
  • 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
  • 关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反批评结束语
  • 经济与社会.第1卷
  • 版权信息
  • 缩略语列表
  • 1978年再版前言
  • 前言
  • 导读
  • 第一部分 概念讲解
  • 第一章 社会学基本术语
  • 第二章 社会学的经济行动诸范畴
  • 第三章 正当支配的类型
  • 第四章 身份群体与阶级
  • 第二部分 经济以及规范性权力和实际权力的角斗场
  • 第一章 经济制度与社会规范
  • 第二章 有组织群体的经济关系
  • 第三章 家族、邻里与亲属群体
  • 第四章 家族、经营与大庄园
  • 第五章 种族群体
  • 第六章 宗教群体(宗教社会学)
  • 第七章 市场的非人格性及市场伦理(未竟稿)
  • 经济与社会.第2卷(上册)
  • 版权信息
  • 缩略语列表
  • 第八章 经济与法律(法律社会学)
  • 第九章 政治共同体
  • 第十章 支配与正当性
  • 第十一章 官僚制
  • 第十二章 家长制与家产制
  • 第十三章 封建制、等级制与家产制
  • 经济与社会.第2卷(下册)
  • 版权信息
  • 第十四章 超凡魅力及其变形
  • 第十五章 政治支配与僧侣支配
  • 第十六章 城市(非正当性支配)
  • 附录一 社会行动类型与群体类型
  • 附录二 德国重建后的议会与政府
  • 索引
  • 译后记
  • 中译本重印刍言
  • 罗雪尔与克尼斯:历史经济学的逻辑问题
  • 版权信息
  • 导论
  • 引言
  • 罗雪尔的“历史方法”
  • 克尼斯与非理性问题 第一部分:行动的非理性
  • 参考文献
  • 索引
  • 批判施塔姆勒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导论
  • 施塔姆勒对唯物史观的“驳斥”
  • “施塔姆勒对唯物史观的‘驳斥’”补论
  • 索引
  • 学术与政治
  • 版权信息
  • 导读
  • 译者前言
  • 以学术为天职
  • 以政治为天职
  • 附录 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
  • 社会科学方法论文集
  • 版权信息
  • 导读 伴随我成长的韦伯
  • 译者说明
  • 社会科学认识与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
  • 文化科学逻辑领域的批判研究
  • 边际效用理论与“心理物理学基本定律”
  • “能量学的”文化理论1
  • 正当支配的三个纯粹类型
  • 社会科学与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
  • 社会学基本概念
  • 韦伯政治著作选
  • 版权信息
  • 中译者前言 韦伯眼中的政治
  • 英文版鸣谢
  • 英文版序
  • 参考书目说明
  • 年表
  • 英译者翻译说明
  • 民族国家与国民经济政策
  • 论俄国的立宪民主形势
  • 两种法则之间
  • 德国的选举权与民主
  • 新政治秩序下的德国议会与政府
  • 社会主义
  • 帝国的总统
  • 以政治为天职
  • 术语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