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9千字
字数
2018-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道路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风采。
内容简介
在人类的思想长河中,历史唯物主义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100多年来,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走上历史舞台的,具体是如何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今天的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
本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对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及其精髓做了介绍,对其本身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做了梳理展望,并对其与当今社会的联系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分析。作者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为中国道路奠定理论基础,中国道路将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风采。历史唯物主义正在当代中国书写着新的篇章。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第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赢得了世界
- 第一节 笼罩在历史之上的神秘光环
- 第二节 “历史哲学”的困境
-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表述
- 第四节 风雨兼程发展路
- 第五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内容及演化景观
- 第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人们走向历史的深处
- 第一节 历史观基本问题
- 第二节 社会存在
- 第三节 社会意识及其多种形式
- 第四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第五节 处理社会历史问题的实践思维
- 第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 第二节 人与人的矛盾及其根源
- 第三节 生产力的变动不居与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
- 第四节 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复杂关系
- 第五节 考察社会发展动力的矛盾思维
-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透视了社会生活的结构
- 第一节 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
- 第二节 社会生活的政治维度
- 第三节 社会生活的文化维度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三个层面
- 第五节 考察社会生活的系统思维和复杂性思维
- 第五章 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了社会历史的主体
- 第一节 社会共同体的共同命运
- 第二节 英雄人物留在历史事件上的烙印
- 第三节 群众无力的表象
- 第四节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 第五节 分析历史走向的“主体思维”
- 第六章 历史唯物主义有助于社会力量的凝聚
- 第一节 社会心理与习俗
- 第二节 宗教信仰与社会礼仪
- 第三节 道德规范与政治法律制度
- 第四节 共同理想
- 第五节 整合社会的总体思维
- 第七章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
- 第一节 人类文明的孤立发育与不速之客引起的历史波澜
- 第二节 地理大发现与欧洲的中心地位
- 第三节 资产阶级的世界奔波
- 第四节 “世界历史”理论与东方社会的崛起
- 第五节 处理国际关系的和谐思维
- 结语 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书写着新的篇章
-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对于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贡献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呼唤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的新气象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