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7千字
字数
2017-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13辑。
内容简介
《全球史评论》是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组稿,专门为全球史研究提供交流平台的学术性论文集。由我国著名世界史专家齐世荣教授和美国世界史学会前主席、《世界历史杂志》(Journal of World History)主编、夏威夷大学历史系教授、国际著名全球史专家杰里·本特利(Jerry H.Bentley)教授担任学术顾问,总主编刘新成。
本书收录国内外学者有关全球史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相关的学术信息。其内容目前包括“全球史理论与方法”“全球史专题研究”“全球史/世界史教学”“学人评介”“书评”“学术动态”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相关介绍
- 其他
- 编委会名单
- 专稿
- 战争、阴谋和爱情:区域网络中的埃及与赫梯关系(1350—1207 BCE)
- 迪佩什·查克拉巴蒂的“地方化欧洲”观念
- 主题论文
- 19世纪德国人类学视域中的澳大利亚原住民
- 跨文化视野下詹姆斯·库克与大洋洲原住民的互动
- 作为他者的环境——早期殖民者对澳大利亚环境的认知与利用
- 香料与中世纪西欧人的东方想象
- 18世纪末英国东方学家对印度形象的建构
- 战后日本对“他者中国”的认知和想象
- “礼拜不鞭马”:清末民初国人对英国动物保护的认知及初步实践
- “高升号事件”中的英国舆论——以《曼彻斯特卫报》为例的分析
- 他者的言说:美国《纽约时报》对辛亥革命的报道
- 从清末民初中国时局看1917年俄国革命的地缘政治影响
- 评论
- 汉学主义范式的空间结构——以《哈佛中国史》为中心的考察
- 人类学、世界体系理论与全球史编纂——评《人类学与全球史:从部落到现代世界体系》
- 宝典抑或废纸?——中世纪埃及与叙利亚社会经济史的文书史料
- 书评
- 评詹姆斯·贝里奇、约翰·达尔文等(编)《全球史的前景》
- 评入江昭《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
- 评堀田江理《亚洲主义与日本的战争(1931—1945)》
- 评迈克尔·威利《浪漫的迁徙:地方、国家及跨国的疏离感》
- 评卡伦·奥赖利《阳光海岸的英国人:跨国身份和地方社群》
- 评卡蒂亚·安图内斯等(编)《探寻荷兰帝国:代理商、网络和机构(1600—2000)》
- 评卡尔·布里奇、肯特·费奥多罗维奇《不列颠世界:流散、文化与认同》
- 评孔飞力《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
- 评彼得·弗林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 学术信息
- 全球视野下的城市空间、记忆与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跨学科工作坊综述
- 文明互动视角下的中国—中东欧合作——“第二届中外文明互动学术讨论会”综述
- Contents and Abstracts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