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6.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1千字
字数
2019-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书读懂任正非华为管理哲学的核心框架,追溯华为组织活力之源。
内容简介
华为的发展不是偶然的, 任正非开创性的管理思想和战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华为之所以不易被人理解,一个重大原因就是任正非的管理思想,其源头上摆脱了商学院式的理论框架,仿佛黄河源头的九曲十八弯,既有观察现实世界、不断实践的人性感悟,也有横贯东西方的科学和哲学洞察。
熵原本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却被任正非用于研究企业的发展之道,任正非是较早把熵的概念引到企业管理中并系统阐述的企业家。熵的概念是贯穿任正非华为管理思想的精华。
《熵减:华为活力之源》一书精心选择华为内部针对任正非华为管理思想中的“熵”“熵减”等概念的讨论成果并编选成集,其中既有华为高层在管理理念层面的反思,也有中层及一线员工践行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无限贴近任正非华为管理思想的核心理念,从而获得激发自身组织及员工活力的方法,更可以从中窥见华为组织活力的一斑。
目录
- 版权信息
- 《熵减》编委会
- 序言 熵减的过程是痛苦的,前途是光明的
- 第一部分 理论探索篇
- 华为之熵,光明之矢
- 一、华为之熵
- 二、光明之矢
- 结语
- 熵减 ——激活组织和组织的人
- 一切事物发展的自然倾向,都是从有序走向混乱无序,最终灭亡
- 熵的解药:华为活力引擎模型
- 组织兴亡律与组织变革
- 关于组织的一个公式:活力= 资源×(空间/ 时间)2
- 文化力量与制度创新是华为崛起的两大要素
- 怪圈:富营养症表现种种
- 忘记完美,以最开放的举措实现组织熵减
- “换血”与“输血”:组织年轻的唯一选择
- 活力指数与活力指向:组织兴衰之本
- 变革无力症,为什么是古今中外组织的普遍现象?
- 提问环节
- 新挑战,新思维 ——《领导力与新科学》导读(节选)
- 耗散结构理论告诉了我们什么
- 量子理论能帮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世界
- 无形的“场”的概念与组织价值观
- 薛定谔的“猫问题”与观察行为的两面性
- 平衡与非平衡、稳定与不稳定对组织发展的意义
- 熵减 ——我们的活力之源
- 引言
- 透过现象/What
- 看本质规律/Why
- 应用规律/How
- 结束语
- 为什么方向只能大致正确,而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 第二部分 业务实践篇
- 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GTS实践之路
- 服务平台化,优先搞定客户连接的数字化
- OWS助力业务数字化,帮助分包商提升运维效率
- “三个打破,两岸三中心”,实现交付模式转变
- 交付数字化智能化,走向服务2.0
- 结语
- 熵减之流程、质量与运营
- 一、回不去的研发速度?
- 二、大禹治水,疏而导之
- 静水潜流,做流程与质量管理体系的主人
- 流程之殇,业务之失
- 复杂的流程是怎么来的?
- 简化流程怎么办?
- 雪山上的夏尔巴 ——麒麟变革故事
- 4G LTE Modem: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麒麟920:初露锋芒,爆款产品是如何诞生的?
- 麒麟950:跨越自我,从鲁莽时代到业界Tier 1
- 先进工艺:提前布局 决战巅峰
- ISP:全球人才布局,麒麟拍照如何做到从追赶到一骑绝尘?
- 跨越马里亚纳海沟 ——企业供应链业务优化,给2B业务带来2C体验
- 莱茵河畔的咖啡
- 速度与激情
- 马拉松团体赛
- 结语
- 过于精细化的绩效主义就是熵增
- 一、企业规模的上限受制于企业内部的运作成本
- 二、降低内部运作成本,重在行动
- 无路可退, 我们的背后就是莫斯科
- 组织人员开放激活:吐故纳新,激发血性
- 业务方向开放激活:扩大视野,积极转型
- 运作管理开放激活:改变作战方式,简化管理
- 重塑组织信任,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 财务指标背后的思考
- 信任,是一个组织最大的成本
- 重塑信任,让“30岁”的华为克服大企业病
- 个人活力是组织活力和战斗力的基本保障 ——提升单兵作战能力的思考
- 主官是组织导向熵减的关键因素
- 激发团队的使命感是主官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 主官的信任与授权是组织活力的源泉
- 关键时刻,主官的身先士卒是对团队活力最大的激发
- 主官应该成为公司愿景和员工梦想之间的桥梁
- 一切管理瞄准熵减
- 快速熵减:主官带队打胜仗
- 给负熵更多机会,负熵将还你更多惊喜
- 深入一线,打造自我革新的低熵体
- 为业务创新注入新活力
- 困惑:回不去的研发速度?
- 根因分析:研发体系已被“流程场”所影响,创新土壤呈现盐碱化趋势
- 思考:面向数字时代的新业务发展,如何才能破局突围
- 建议:在新业务领域,以外部为导向改变投资决策模式,为创新注入活力
- 结语
- 唯有希望,生生不息
- 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
- “员工只有认为自己在创造价值才有积极性”
- 既有自上而下的战略投入,也有自下而上的自主创新
- 融风险控制于价值创造
- 信任是创新活力的保障
- 开放,需要一颗柔软的心
- 第三部分 百家争鸣篇
-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耗散结构
- 热力学第二定律
- 耗散结构理论
- 用力跑,朝着相反的方向
- 熵
- 熵与管理学
- 永动机
- 负熵
- 任正非的在商言熵
- 挣钱难,花钱更难
- 耗散结构
- 华为的厚积薄发
- 做企业要警惕舒适
- 华为能否走出战略无人区
- 战略:华为如何领航人机智能?
- 理论:华为如何先知于时代?
- 组织:华为军团如何形成生态型协作?
- 任正非提了二十几次的“熵”究竟是什么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