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多个维度细致分析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五部分,“总报告”展现了近年来我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大成就,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宏观视角”汇集了专家学者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点问题的深度思考和政策建议;“地方实践”介绍了各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探索和实践;“他山之石”介绍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大事记”记录了2013、2014年两年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事件。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化蓝皮书·公共文化服务》编委会
  •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代序言)
  • 一 深刻认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大意义
  • 二 全面把握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任务
  • BⅠ 总报告
  • B.1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进展
  • 一 发展概况
  • 二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 三 群众文化活动的新特点、新趋势
  • 四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新进展
  • 五 全民阅读深入推进
  • 六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新举措
  • 七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
  • 八 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稳步推进
  • 九 深化公共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 十 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法治建设
  • 十一 公共文化服务基层队伍培训
  • 十二 加强公共文化基础理论研究
  • BⅡ 宏观视野
  • B.2 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几点理解
  • 一 如何理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现代性
  • 二 如何理解“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 三 如何理解“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 四 如何理解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 五 如何理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法治基础
  • B.3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定位
  • 一 公共文化服务的必要性
  • 二 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目标和政府职能
  • 三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 四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
  • 五 结论
  • B.4 关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工具激活的思考
  • 一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边际定位
  • 二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工具方式配置
  • 三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工具激活
  • B.5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内涵与模式
  • 一 公共文化:国家视域的“下移”与“聚焦”
  • 二 公共文化服务:认识观念的深化与发展
  • 三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容开放的多元模式
  • B.6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指数研究报告
  • 一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指数的理论基础和含义
  • 二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指数的构建原则和框架设计
  • 三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指数的测算方法
  • 四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指数的综合评价
  • 五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B.7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研究
  • 一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目标、范围和模式选择
  • 二 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现状
  • 三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的制定
  • 四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的实施
  • B.8 底线保障,反弹琵琶
  • 一 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 二 加快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措施
  • 三 结语
  • B.9 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 一 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社会力量
  • 二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模式
  • 三 当前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国际经验
  • 五 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建议
  • B.10 公共文化服务群众需求导向及机制建设
  • 一 人民性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特征
  • 二 群众需求导向及机制建设的问题导向
  • 三 群众需求反馈机制建设的思路
  • 四 群众需求反馈机制建设的保障
  • B.11 公共数字文化的创新实践与未来发展
  • 一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最新进展
  • 二 公共数字文化的未来发展
  • B.12 公共文化服务立法初探
  • 一 公共文化服务的立法现状
  • 二 文化立法的国际经验借鉴
  • 三 公共文化服务地方立法的经验借鉴
  • 四 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法律体系构建
  • B.13 中国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研究
  • 一 文化志愿者及文化志愿服务的产生
  • 二 我国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现状
  • 三 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呈现的主要特征
  • 四 文化志愿服务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 五 文化志愿服务发展建议
  • BⅢ 地方实践
  • B.14 辽宁省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 一 主要做法
  • 二 体会与问题
  • 三 加强文化志愿服务的几点思考
  • B.15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安徽实践
  • 一 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是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生动实践
  • 二 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积极探索
  • 三 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是文化惠民、文化乐民在基层的成功范例
  • 四 启示与思考
  • B.16 浙江大力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打造新时期农民群众精神家园
  • 一 实施背景
  • 二 主要做法和成效
  • 三 经验启示
  • B.17 重庆图书馆对视障人士服务方式、内容与机制研究
  • 一 重庆图书馆视障人士阅读调查
  • 二 重庆图书馆开展视障人士服务的内容与方式
  • 三 重庆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机制建设的基本经验
  • B.18 深圳培育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一 深圳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的背景
  • 二 深圳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 三 深圳培育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B.19 衢州市“文化加油站”的地方实践
  • 一 实施背景
  • 二 主要做法
  • 三 取得的成效
  • 四 经验与启示
  • B.20 无锡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实践报告
  • 一 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具体做法
  • 二 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初步成效
  • 三 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积极意义
  • B.21 基层文化“小网格”助推公共文化“大服务”
  • 一 “网格化”文化服务模式延伸公共文化服务圈,“文化网格”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目的地
  • 二 “网格化”文化服务模式创推文化服务新举措,“文化网格”成为群众文化供需主阵地
  • 三 “网格化”文化服务模式彰显文化建设新成效,“文化网格”成为公共文化建设活力源
  • 四 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启示与思考
  • B.2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基层群众文化
  • 一 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数字化探索的基本情况
  • 二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数字化的具体做法
  • 三 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到基层文化公共服务的几点体会
  • BⅣ 他山之石
  • B.23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制度的当代建构与改革态势
  • 一 国家艺术理事会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背景
  • 二 国家艺术理事会制度的改革态势
  • B.24 美国公共文化政策探析
  • 一 公共文化理念
  • 二 公共文化的运行与管理
  • 三 美国公共文化资助体制
  • B.25 美国文化机构的非营利观念与理事会制度
  • 一 美国文化机构的非营利观念
  • 二 美国文化机构的理事会制度
  • 三 美国非营利文化机构的管理方式
  • 四 美国非营利文化机构管理对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启示
  • BⅤ 大事记
  • B.26 2013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大事记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B.27 2014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大事记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B.28 后记
  • Contents
  • 皮书数据库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