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心理学领域的熵减问题研究,探究心理层面的自我认知和思维偏差。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大众心理类图书。当我们面对别人或公众的指责、质疑时,你越是想辩白,越是摆事实讲道理,就越是会引发对方更进一步的否定,甚至是攻击。外在的力量成为对立面时,是容易觉察的,当这个外在的公众或他人换成自己的经验,或换成自己的认知,我们就很容易掉进自我肯定的陷阱。

对此,我们需要始终保持熵减意识,堪破自我迷思,澄明心灵秘境。我们心中所肯定、相信的经验和认知越坚决,一旦这些经验和认知本身是有问题的,甚至是错误的,势必带来心理层面的紊乱。系统性、结构性的心理紊乱,是具有强烈破坏力的心理熵增,会对我们的心理和行为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具备并保持一定的熵减意识。我们应该锻炼自己的熵减思维,不仅用它来审视自己,也用它来审视社会以及他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1. 叙述偏见
  • 2. 普遍信念谬误
  • 3. 逆火效应
  • 4. 本杰明·富兰克林效应
  • 5. 外部动力错觉
  • 6. 晕轮效应
  • 7. 自我消耗
  • 8. 多元无知
  • 9. 衣服认知
  • 10. “无真正苏格兰人”谬误
  • 11. 去个性化
  • 12. 沉没成本谬误
  • 13. 过度合理化效应
  • 14. 自我增强偏见
  • 15. 不对称认知错觉
  • 16. 觉醒的错误归因
  • 17. 事后归因谬误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青文

北京中青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直属的高度市场化运营的企业,持用传播推动人与社会进步的经营思想,历经20年,成长为卓越的商业、教育领域图书内容供应商和企业培训解决方案的服务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