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7.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8千字
字数
2014-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为什么穷人会越来越穷?克服“稀缺心态”,才能实现富足。
内容简介
在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竟然类似:穷人缺钱,他缺时间。在这一现象基础上,他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却发现了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
实际上,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虽然这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专注红利”(短期的富裕或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专心致志”反而会让我们产生“权衡式思维”,不断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稀缺会俘获我们的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这本书是《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推崇的行为经济学新作,它旨在揭示稀缺心态的各种复杂成因,并提出以“余闲”牵制稀缺的应对之法。所以,只有对“带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我们才有可能从稀缺走向富足。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书赞誉
- 《稀缺》测试题
- 引言 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
- 稀缺俘获大脑
- 经济学研究稀缺,但不触及心态
- 正在发展中的稀缺科学
- 第一部分 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 第1章 专注的“得”与管窥的“失”
- 第2章 带宽负担会降低人的智商
- 第二部分 贫穷和忙碌是如何让“带宽”变窄的
- 第3章 装箱、余闲和权衡式思维
- 第4章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的道理
- 第5章 借用与短视
- 第6章 稀缺陷阱
- 第7章 穷人为什么穷
- 第三部分 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 第8章 如何让穷人摆脱贫穷
- 第9章 如何解决组织中的时间稀缺
- 第10章 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稀缺
- 结语 规划和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 带宽负担人人都有
- 带宽和稀缺心理,解决稀缺问题的关键
- 解决稀缺问题要从富足着手
-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湛庐文化
“湛庐”之名取自相传是春秋时铸剑大师欧冶子“十年磨一剑” 所铸造的,享有“天下第一剑”之誉的湛庐剑。 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出版商,专业从事经济管理类、心理学类图书的策划和出版。湛庐倡导“独立”“理性”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实现独立思考、理性分辨,让读者运用自己的理智,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的心智。我们倡导“精进”“深入”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降低阅读成本,提升阅读价值,让"无价"的内容能转化成出版相关者应获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