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肠道微生物群的角度,重点探讨疾病发生中的菌群调控机制及潜在的干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并阐释了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的交互作用机制。

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

其中,总论从第一章至第六章,概述了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历程及细菌代谢分子机制,介绍了相关的检测技术、动物模型和疾病防治策略。

各论从第七章至第十八章,介绍了肠道微生物群参与胃、肠、肺、肝、脑、肾、胰、心血管、骨骼肌肉和免疫系统不同生理部位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另外,第十八章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群与中医的关系,为本书的特色之一。

本书兼具深度和广度,可为肠道微生物群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亦可拓展生物医学背景读者的认知维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编委会
  • 前言
  • 总论
  • 第一章 肠道微生物群研究进展
  • 第一节 肠道微生物群概述
  • 第二节 肠道微生物群与肠道的相互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肠道微生物群培养及分析技术
  • 第一节 肠道微生物群培养技术
  • 第二节 肠道微生物群分析技术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物
  • 第一节 肠道微生物群与胆汁酸代谢
  • 第二节 肠道微生物群与短链脂肪酸合成
  • 第三节 肠道微生物群与其他相关代谢产物的生成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肠道微生物群与药物代谢
  • 第一节 肠道微生物群对药物的代谢反应
  • 第二节 肠道微生物群对药物活性和毒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适合肠道微生物群研究的模式动物
  • 第一节 啮齿类实验动物模型
  • 第二节 斑马鱼(Danio rerio)实验模型
  • 第三节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实验模型
  • 第四节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实验模型
  • 第五节 蜜蜂(Apis mellifera)实验模型
  • 第六节 猪(Sus scrofa domesticus)实验模型
  • 第七节 其他实验动物模型
  • 第八节 与肠道微生物群研究相关的成像技术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肠道微生物群调节与疾病治疗
  • 第一节 菌群移植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第二节 益生元与肠道微生物群调节
  • 第三节 益生菌与肠道微生物群调节
  • 第四节 生物工程技术在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各论
  • 第七章 肠道微生物群与胃部疾病
  • 第一节 胃组织结构及常见疾病
  • 第二节 胃部疾病与胃微生物群改变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肠道微生物群与肠道系统疾病
  • 第一节 肠道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
  • 第二节 便秘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三节 结肠炎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四节 结直肠癌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五节 其他肠道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肠道微生物群与肺部疾病
  • 第一节 肺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
  • 第二节 慢阻肺与气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与气/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四节 肺炎、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气/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五节 肺癌与气道微生物群改变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肠道微生物群与肝脏疾病
  • 第一节 肝脏结构及生理功能
  • 第二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三节 糖尿病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四节 酒精性肝病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五节 病毒性肝炎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六节 其他肝脏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七节 基于肠道微生物群调节的肝脏疾病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肠道微生物群与脑组织疾病
  • 第一节 脑结构及生理功能
  • 第二节 抑郁症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三节 阿尔茨海默病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四节 癫痫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五节 精神分裂症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六节 自闭症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七节 衰老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八节 帕金森病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九节 脑中风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十节 其他脑部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肠道微生物群与心血管疾病
  •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及生理功能
  •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三节 高血压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四节 心力衰竭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五节 其他心血管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参考文献
  • 第十三章 肠道微生物群与骨骼、肌肉组织疾病
  • 第一节 肠道微生物群与骨骼
  •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三节 关节炎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四节 肌少症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五节 肌肉组织相关的其他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参考文献
  • 第十四章 肠道微生物群与肾脏疾病
  • 第一节 慢性肾病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二节 肾结石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三节 其他肾脏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四节 基于肠道微生物群调节的肾脏疾病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十五章 肠道微生物群与泌尿生殖系统
  • 第一节 前列腺癌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二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三节 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参考文献
  • 第十六章 肠道微生物群与免疫反应性疾病
  • 第一节 肠道微生物群与免疫
  • 第二节 高尿酸血症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三节 艾滋病(AIDS)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四节 食物过敏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五节 湿疹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六节 特应性皮炎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七节 过敏性哮喘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八节 过敏性紫癜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九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十节 白血病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参考文献
  • 第十七章 肠道微生物群与胰腺组织疾病
  • 第一节 1型糖尿病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二节 胰腺炎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第三节 胰腺癌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
  • 参考文献
  • 第十八章 肠道微生物群与中医
  • 第一节 肠道微生物群与中医思维
  • 第二节 肠道微生物群与中医脏腑
  • 第三节 肠道微生物群与体质
  • 第四节 肠道微生物群与湿热外邪
  • 第五节 肠道微生物群与证候
  • 第六节 肠道微生物群与治则
  • 第七节 肠道微生物群与治法
  • 第八节 肠道微生物群与中药
  • 第九节 肠道微生物群与针灸
  • 参考文献
  • 附录 肠道菌群中英文对照表
  • 反侵权盗版声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