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只有真正的价值型商业模式,才能造就真正的“新物种”和“独角兽”。

内容简介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商业模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造就了一飞冲天的若干估值神话。但喧嚣之后,若干高估值的“新物种”和“独角兽”纷纷倒下,究其原因,主要是资本的追逐让本身缺乏价值的商业模式形成了估值泡沫。只有真正的价值型商业模式才配拥有高估值,这种高估值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创造高估值》提供了重新审视互联网商业模式价值内涵的一系列方法和视角。上篇陈述了互联网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制胜因素。企业通过创造这些制胜因素,可以实现真正的高估值,而投资者关注这些因素,可以鉴别商业模式的真伪。中篇和下篇关注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两个领域内的若干底层逻辑和发展趋势。其中的观点揭示了若干的风口与陷阱,对创业者和投资者都大有裨益。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追求价值,忘记估值
  • 上篇 衡量互联网商业模式
  • 第一章 打造有效的流量池
  • 聚焦确定流量池
  • 有效流量池的四大标准
  • 战略与商业模式
  • 第二章 创始人的素养
  • 价值观坐标
  • 战略素养
  • 创业者矩阵
  • 第三章 创造真正的增长
  • 增长黑客的逻辑
  • 何为北极星指标
  • 建立基本增长公式
  • 剔除有污染的增长
  • 谁在为海市蜃楼买单
  • 第四章 打造流量资产
  • 失效的传统估值方式
  • 商业模式本质的估值
  • 流量池评估解析
  • 变现力评估解析
  • 第五章 布局生态资产
  • 互联网商业模式分类
  • 生态里的物种与业态
  • 生态价值解析
  • 资源池评估解析
  • 变现力评估解析
  • 第六章 形成变现能力
  • 互联网经济的三波红利
  • 挖掘数据红利的两要素
  • 场景产品力评估
  • 云端计算力评估
  • 数据红利的未来在哪里
  • 第七章 警惕“双杀效应”
  • 管理上的“双杀”效应
  • 人效才是组织能力的最佳代言
  • 从财务效能看企业真伪增长
  • 从全面进攻到防守反击
  • 中篇 消费互联网的下半场
  • 第八章 消费互联网世界的流量黑洞
  • 流量分布的基础格局
  • 流量分布的格局变动
  • 流量黑洞背后的逻辑
  • 流量去哪里
  • 流量的商业前途
  • 第九章 电商的新风口与大趋势
  • 百花齐放到万剑归宗
  • 社交电商是出路?
  • 内容社交电商是趋势
  • 改变电商格局的两股力量
  • 第十章 公私域流量的进击与反制
  • 流量红利消失
  • 公域流量之困
  • 私域流量兴起
  • 真假私域流量
  • 私域流量的经营空间
  • 下篇 产业互联网的号角声
  • 第十一章 B2B电商的成长与进化
  • 现实困境
  • 转型方向
  • 资本流向
  • 第十二章 十字路口上的企业级SaaS
  • 新大陆崛起
  • 做工具还是做平台
  • 做专业还是做行业
  • 路在何方
  • 第十三章 S2b2C赛道里的野心与现实
  • 跑出来的“产业核弹”
  • 路径1:B2B电商的进化升级
  • 路径2:B2C电商的回归本质
  • 浮华背后的隐忧
  • 模式发展的逻辑
  • 第十四章 工业4.0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 繁荣盛景
  • 重度游戏
  • To C的模式之争
  • To B的平台化之殇
  • 另一条路
  • 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创造高估值?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450 本)#2023 年精读作家(51)《创造高估值》大家好!今天阅读穆胜的第三本作品《创造高估值》,只有真正的价值型商业模式,才能造就真正的 “新物种” 和 “独角兽”。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商业模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造就了一飞冲天的若干估值神话。但喧嚣之后,若干高估值的 “新物种” 和 “独角兽” 纷纷倒下,究其原因,主要是资本的追逐让本身缺乏价值的商业模式形成了估值泡沫。只有真正的价值型商业模式才配拥有高估值,这种高估值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创造高估值》提供了重新审视互联网商业模式价值内涵的一系列方法和视角。上篇陈述了互联网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制胜因素。企业通过创造这些制胜因素,可以实现真正的高估值,而投资者关注这些因素,可以鉴别商业模式的真伪。中篇和下篇关注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两个领域内的若干底层逻辑和发展趋势。其中的观点揭示了若干的风口与陷阱,对创业者和投资者都大有裨益。2、精彩内容:①追求价值,忘记估值估值应该是对于未来盈利性的贴现,只有真正有价值的商业模式才会有盈利性的预期。而支撑一个商业模式价值的支柱有两个 —— 价值创造(value creation)和价值捕获(value capture)。前者说的是 “对用户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改变用户体验)的问题,后者说的是 “财务模型是否成立” 的问题。在不确定性里,大量研究者都希望能够构建一个模型,精准衡量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价值。但若干的努力之后,关于互联网项目的估值不仅没有越来越清晰,反而越来越模糊。甚至,诸如 “早期投资就是投人(创业者)”“商业模式和战略就是打出来的” 之类的说法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但坦白说,这样的标准其实就是没有标准。在一片浮躁中收获最后胜利果实的创业者和投资者,都有共同的特点 —— 他们擅长从商业模式的角度看价值,甚至能够看到商业模式在终局的价值。我始终相信,优秀的创业者和投资者风格各异,有的喜欢在媒体上带节奏,有的喜欢大隐于市,但他们一定都有自己鉴别商业模式价值的标准。②如何评估企业价值?真正成功的创业者和投资者都掌握了那套 “动态密码”,他们在每个阶段有不同的 “暗号”(关注点),创业者基于这些 “暗号” 创造了项目的真正价值,而投资者感受到这些 “暗号”,给出了认可的估值。双方因为这些共同的 “暗号” 走到了一起,成就了彼此。每个阶段的商业模式都给出了评估方法:・在种子期或天使期,一要看创业者设想的流量池故事是否成立,二要看驾驭故事的创始人是否合格。・在商业模式跑出基本原型,拉出增长趋势时,需要甄别这种增长的真实性。・当商业模式开始构建时,要依次评估流量资产(需求)、生态资产(供给)和转化能力(撮合能力)。・当商业模式搭建完成,需要分析其财务和人力资源两方面的效能数据。做 B2C 商业模式的,一定要确定自己的流量池究竟是 B 还是 C。如果流量池是 B,就应该基于 B 类流量的需求,引入匹配的 C 类用户;反之,如果流量池是 C,就应该基于 C 类流量的需求,引入匹配的 B 类商户。前者典型的是阿里巴巴,他们的愿景是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显然,他们在早期最关注的流量池是 B 类商户,只要有 B 类商户在,C 类用户一定跟着过来;后者典型的是小红书,其通过社交形成了大量的 C 类流量池,只要 C 类用户在交互,一定有需求产生,自然可以精准引入 B 类商户。流量的获得感有一条红线,这是持续黏性的本质。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确保在高位上给予流量获得感,而非落到红线以下。如果企业提供的产品是免费的,是否有获得感就是伪命题,正如大量互联网产品的流量留存都是伪命题,因为人家没有获取成本,留存并不能测出真心。③客群划分・低端客群 —— 对于价格高度敏感,但对于品质却得过且过,他们随时可能离开,价格是唯一的信号。所以,这种流量并非目标,对于他们应该心态平和,来去佛系。・杠精客群 —— 对于价格高度敏感,对于品质也有很高的要求,他们不懂行情,但极度追求 “物美价廉”,需求是非理性的。所以,对于这类流量可以保持接触,伺机而动。当他们经过了市场的教育,需求回归理性,愿意支付合理价格了,也会成为有效流量。・土豪客群 —— 对于价格不够敏感,对于品质也无所谓,他们的需求尚未浮现,不会懂得产品的好,购买仅仅是因为有钱。面对这类客群,可以重点接触,当他们的真实需求浮现时,也要优先响应,毕竟他们是有支付能力的。・目标客群 —— 对于价格不够敏感,对于品质却高度敏感,他们需求理性,知道产品好在哪里,也愿意支付合理的对价。这类客群才是建立流量池的 “灯塔”,企业应该不顾一切地与他们建立联系,并全力加深黏性。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