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专家研究唐宋天台宗、禅宗,展现中国佛教研究水准。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之一。作者为世界宗教史所研究员,一直致力于佛教哲学和中国佛教宗派研究。本书集中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研究中国唐宋时期天台宗和禅宗的论文,代表了当代中国佛教研究的水准。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作者简介
  • 前言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编辑委员会
  • 目录
  • 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
  • 华严宗哲学的基本特点
  • 华严宗的性起学说
  • 一 性起源流
  • 二 一体二用
  • 三 性起缘起
  • 论杜顺的华严禅观
  • 一 法顺生平及其双重品格
  • 二 法顺著作及其真伪之辨
  • 三 禅僧本色及其思辨特征
  • 华严宗理论创新的过程、内容与价值
  • 一 提出创新思想的原则和步骤
  • 二 创新思想的内容和价值
  • 李通玄华严学的核心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 一 生平与著作
  • 二 经文组织与判教之争
  • 三 取象表法与得意忘象
  • 四 三圣一体说
  • “说似一物即不中”考辨
  • 澄观华严学的特点
  • 一 游学经历与著作
  • 二 扶持正宗与诸宗融合
  • 三 事理范畴与四法界
  • 华严系统中的普贤
  • 一 引言
  • 二 “早期华严支品”和“华严本部”中的普贤
  • 三 “晚期华严支品”中的普贤
  • 四 从杜顺到法藏的普贤观
  • 五 李通玄与澄观的普贤观
  • 汉译经典中的“护国”
  • 一 “护国”起因
  • 二 “护国”性质
  • 三 “护国”法事
  • 佛舍利崇拜的地位、功能与现代价值
  • 一 舍利崇拜在佛教信仰文化中的地位
  • 二 隋唐时期的佛舍利崇拜
  • 三 佛舍利文化的现代价值
  • 观音信仰的性质、发展与传播
  • 一 大乘菩萨信仰共性
  • 二 中国观音信仰特点
  • 三 早期经典中的观音形象
  • 四 中日韩海上交通中的观音信仰
  • 镇国之典,人天大宝
  • 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的对立、协调与融合发展
  • 宋元明清佛教史论纲
  • 宋代禅宗的“文字禅”
  • 一 善昭与公案代别
  • 二 “绕路说禅”——颂古
  • 三 禅宗的新经典——《碧岩集》
  • 关于宋代文字禅的几个问题
  • 一 文字禅的产生原因
  • 二 文字禅的发展历程
  • 三 文字禅的理论依据
  • 四 重解悟与重证悟
  • 祖师崇拜中的菩提达磨
  • 从伦理观到心性论
  • 禅宗看话禅的兴起与发展
  • 论禅宗与默照禅
  • 一 默照禅与注重坐禅的传统
  • 二 默照禅的空幻体验
  • 三 默照禅与中国传统思想
  • 宗教融合与教化功能
  • 普照知讷与四部典籍
  • 一 引言
  • 二 关于劝诵《金刚经》
  • 三 关于以《华严论》为羽翼
  • 四 关于以《大慧语录》为羽翼
  • 五 关于演义《六祖坛经》
  • 六 结语
  • 宋代禅宗中的华严学
  • 一 云门宗中的华严学
  • 二 曹洞宗的华严学
  • 三 临济宗的华严学
  • 宋代华严中兴的过程、内容和特点
  • 一 慧因寺系与华严宗中兴
  • 二 “华严四大家”与《五教章》
  • 圆悟克勤融合禅教的方式和特点
  • 有益于宗教对话的佛教传统资源
  • 华严宗与中国文化
  • 一 取象表法与概念化过程
  • 二 以一统众与理事范畴
  • 三 理一分殊与儒释异同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