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详细介绍了大数据的人文社科应用领域与成果。

内容简介

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多种角度立体展示了在大数据协助下的“社会远观”工作,也即从大历史纵深、大空间跨度的视野,通过海量数据来观察、展示和分析宏观社会过程与人文现象。

本书的内容,既是对人文社科研究对象与方法的重建,也是对长期以来基于个体层面的定量研究理论意识弱化、宏观思路缺乏的反思和修正,更为当代公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以往无法想象的了解、传播和思考宏观时空尺度上的社会现象、文化过程的重要平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第一章 人文社科大数据
  • 第一节 大数据概述
  • 第二节 人文社科视野
  • 第三节 大数据来源
  • 搜索引擎
  • 商业数据平台
  • 网络平台
  • 文化载体资料
  • 数字化图书
  • 新闻媒体库
  • 文娱影视数据平台
  • 数字化史料
  • 第二章 大数据的功能
  • 第一节 透视当代社会:从性少数人群说起
  • 第二节 重现宏大历史:中国瓷塔和全球城市
  • 第三节 揭秘文化脉络:文化标志大排名
  • 第四节 澄清社会事实:女性刻板印象和脏话
  • 第五节 呈现复杂现象:人文社科的合作网
  • 第六节 提供文本远读:李子柒、特朗普与东北喊麦
  • 第三章 大数据的信息维度
  • 第一节 时间趋势信息
  • 趋势的解读
  • 趋势的拐点
  • 趋势的意义
  • 第二节 空间差异信息
  • 全球空间差异
  • 他国社会空间
  • 我国社会空间
  • 第三节 时空变化信息
  • “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闻
  • 代孕的暗流
  • 疫情中的全球情绪
  • 第四节 网络互动信息
  • 民国人物的社交网络
  • 省份信息流空间网络
  • 学术合作的胡焕庸线
  • 第四章 大数据中的社会结构和变迁
  • 第一节 美国社会的阶级意识
  • 美国梦
  • 公众意识的测量
  • 宏观经济和阶级意识
  • 第二节 中国社会结构话语
  • 两种声音
  • 公众关注的测量
  • 无关的流动感知
  • 第三节 互联网的观念割席
  • “群内区隔”
  • 撕裂扩散了吗
  • 时空折叠
  • 第四节 焦虑、抑郁与环境
  • 空气质量
  • 测量焦虑
  • 拓展研究
  • 第五章 大数据中的文化脉络
  • 第一节 百年三地电影里的中国
  • 一国三影
  • 电影文本分析
  • 文本的自白
  • 第二节 小说的传播效应
  • 少年维特之烦恼
  • 美国书籍中的自杀
  • 文化虚构与社会现实
  • 第三节 代内文化反授
  • 代际文化反哺与代内文化反授
  • 文化反授的独特性
  • “授”和“受”的研究
  • 第四节 文化景观的学问
  • 时间的轴线
  • 空间的结构
  • 水文化还是朝代文化
  • 第六章 大数据中的社会治理和发展
  • 第一节 微博与中国股市
  • 媒体舆情的影响力
  • 微博中的情绪
  • 舆情与行情
  • 第二节 外商投资与国际知名度
  • 跨国投资行为
  • 测量知名度
  • 知名度的经济效应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关注度
  • 全球议程互动机制
  • 关注度的可视化
  • 关注度、媒体报道及其他机制分析
  • 第七章 大数据和社会学的学科发展
  • 第一节 大数据中的百年群学
  • 社会学的学科发展
  • 社会学名家与理论
  • 社会学领域与方法
  • 大数据中的中国社会学
  • 第二节 传统定量研究的微观旨趣
  • 传统定量研究特征
  • 微观旨趣的源流
  • 微观旨趣的现状
  • 第三节 宏观定量社会研究何以可能
  • 整体主义
  • 宏观定量研究
  • 转向的路径
  • 新范式的使命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