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罗辑思维》节目解读。被美国史巨擘迈克尔·卡门赞誉为“50年内难以超越”的美国文化史巨著。

内容简介

本书从民俗的角度切入,解答一个重大问题,即美国自由体系的决定因素到底是什么。作者认为,1629—1775年英国向北美的四波移民潮深刻地改变了北美大陆,带来了四种不同的不列颠民俗,并奠定了新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的基础。这四种文化在英属北美扎下根基,最终成为英属北美自愿社会的基石。现今美国人口只有不到20%有英国祖先,但从文化意义上讲,大多数美国人都是阿尔比恩的种子,无论他们的祖先是谁。

本书对北美的民俗各元素进行了详细考证,从宗教、地域、语言、建筑、群居模式等多个方面厘清了美国文化的源流,全面呈现了殖民时期美国的文化面貌,阐发了美国早期四种文化传统所内含的理念、互动融合的过程及其深远影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费舍尔的变与不变——《阿尔比恩的种子》译序
  • 插图
  • 引言 一种文化史观
  • 导言 一个自愿社会的决定因素
  • 从东盎格鲁到马萨诸塞 ——英国清教徒的流亡,1629—1641
  • 从南英格兰到弗吉尼亚 ——压抑的保王党和契约仆役,1642—1675
  • 从中北部到特拉华州 ——贵格会的移民,1675—1725
  • 从边境到边区 ——北不列颠的逃亡,1717—1775
  • 结语 美国历史上的四种不列颠民俗:美国地域文化的源与流
  • 致谢
  • 译名对照表
  • 缩略语表
  • 说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2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阿尔比恩的种子》

    作者有力地廓清了由早期英国移民在北美大陆形成的四个文化地域:以马萨诸塞为核心、清教文化占主导的新英格兰,以弗吉尼亚为中心、保王党为统治精英的切萨皮克地区,以宾夕法尼亚东部(费城)为核心、贵格会主导的特拉华山谷地区,以及分布广泛、涵盖阿巴拉契亚山区和美国南部广大区域的边区。这四个文化地域由来自英国四个地区的移民主导,分别对应着英格兰东部(东盎格鲁地区)、英格兰西南部(包括伦敦等港口城市)、英格兰中北部(包含奔宁山脉)和英格兰北部边境地区(包含苏格兰和爱尔兰边境地区)。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美国的精神地图

      我们都说,美国是一个崭新的国家,一个民族大熔炉。美国人告诉你:美国文化的底色源自四种不列颠民俗。
      “阿尔比恩” 是不列颠岛的古称。美国是 “阿尔比恩的种子”。四批移民,来自不列颠岛的四个地区,带着不同的身份、怀着不同的理想,塑造了美国。


      我们都说,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度。但其实不是一种自由,而是四种自由:清教徒的有序自由、保王党的支配自由、贵格会的相互自由、边民的天然自由。
      四种自由此消彼长,轮流坐庄,让你对独立战争、大陆会议、南北战争、进步主义和民粹主义、罗斯福新政有全新的理解…… 比如,独立战争是在时序上和地理上相互独立的四场革命。
      我们以为,美国是铁板一块的。这本书告诉你,美国区域间的差异比欧洲国与国之间大。
      你可以像工具书一样地使用这本书,查询四种美国人的宗教、婚姻、教育、暴力、建筑、衣着、时间观念、财富观念、继承制度…… 时空跨度大,细节丰富,令人眼界大开,又时常忍俊不禁。
      这本书是三十年前出版的,每到总统选举,就会被拿出来讨论一次。
      《大西洋月刊》用它来分析特朗普,指出:特朗普当选不是特例,而是源自美国深沉持久的观念。他不是第一个这样的政治家,他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罗辑思维》第 551-552 期节目推荐。

        3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英属北美地区虽然各有自身鲜明的地域文化,内部存在差异,但从大趋势来说,它们并不是相互对抗,而是彼此融合的。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看出美国号称 “世界熔炉” 的部分原因。实际上,熔炉就是美国多元共生社会的一个形象说法。而且,这种文化根源在现实中的转变也是很有意思的,美国文化的英国根源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在新的土地上生长出了崭新的花朵。

          1
          评论
        • 查看全部9条书评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新民说”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继“理想国”之后,于2012年底开始打造的另一全新文化品牌。“新民说”的理念是寻求“现代中国的维新固本之道”。它不依凭于想象与感性,而是着力于理性的塑造,意在“作新民”;它兼具人文情怀与批判精神,更寻求“建设性”之道。更进一步,在这里,我们试图实践并建立一种商谈的公共文化,善用公共讨论,引进公共讨论的规范和要求,为建构理性的公民社会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