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44千字
字数
No.2
畅销电子书Top100
2024-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葛兆光团队用中国眼光重连世界碎片,打破欧洲中心叙事,以三百万年文明迁徙、商路网络重构世界坐标,证明文明从未孤立生长。
内容简介
本书由“看理想”深受关注和有影响力的节目“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转化而来,历经主编葛兆光教授和各位作者多次用心打磨而成。
本书讲述的是一种超越国家的,笼括全球的,联系的、互动的、交往的历史,采用了国际化的视野,前沿的理论成果和历史观念,以及好听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
本书讲述的也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历史,它与来自西方的各种全球史都不同,摒弃了历史学的任何中心主义,真正呈现了中国历史学者眼中的全球史观。
目录
- 版权信息
-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上)
- 总序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
- 第一季 人类与文明:它的起源与彼此联系
- 导言
- 第一讲 全球历史的开端
- 第一节 全球人类都拥有一个非洲外婆?
- 第二节 中国人从哪里来:一味中药催生的中国考古学
- 第三节 土著居民还是外来人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中国人的起源吗?
- 第四节 大河边和草原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开始
- 第五节 文明开始:城市与国家
- 第二讲 从三星堆之谜说起:青铜冶炼与铸造技术的传播
- 第一节 中国青铜起源之谜
- 第二节 青铜传播之路:伟大文明往往是文化接触的结果
- 第三节 特洛伊木马:欧洲青铜时代
- 第四节 中国中原地区青铜时代的开端:二里头
- 第五节 什么是礼器?那些笨重的青铜器真的能用吗?
- 第六节 青铜原料从哪里来?获取方式折射出文明特色
- 第三讲 何以果腹:食物的全球史
- 第一节 从狩猎到农耕:粮食的传播
- 第二节 丝绸之路上的食物流传
- 第三节 食物全球史上最亮眼的一幕:哥伦布大交换
- 第四节 四百年前没有川菜:那些刺激性的食物
- 第五节 不只是吃的,还有上瘾的:烟草的历史
- 第四讲 文字起源的全球史
- 第一节 文字起源:图像反映场景,文字记录语言
- 第二节 破解古埃及文字:托马斯·扬和商博良
- 第三节 汉字的传承:为什么汉字不能说是象形文字?
- 第四节 汉字文化圈的前世今生:筷子、孔子和汉字
- 第五节 从人民币说到文字的全球传播史
- 第六节 拉丁字母的全球传播
- 第五讲 带地图的旅行者:认识世界有多大?
- 第一节 一张神奇的地图:15世纪前中国人认识的世界
- 第二节 蚂蚁金与羊毛树:欧洲人的东方之书
- 第三节 往来不绝:在不同世界穿梭的旅行家们
- 第四节 郑和下西洋与《郑和航海图》
- 第五节 从海洋走向全球: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 结语
- 番外
- 一 史书里找不到位置的考古发现,该如何安放?
- 二 标志社会等级的青铜礼器,为什么会衰落?
- 三 原始与古老,象形与抽象,意音与表音
- 四 转换中心看历史:他人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
- 推荐书目
- 第二季 全球史中的帝国、战争与移民
- 导言
- 第一讲 欧亚大陆的巨变:前1—4世纪
- 第一节 战争与移民
- 第二节 步兵的时代
- 第三节 胡服骑射
- 第四节 罗马军团
- 第五节 汉与匈奴
- 第六节 北匈奴:迁徙的草原族群
- 第二讲 世界格局的形成:7—8世纪
- 第一节 明与暗的交响曲
- 第二节 昭陵石像与红白两色旗的幻影
- 第三节 唐朝与大食之间:昭武九姓
- 第四节 为诸王、佛法或安拉效力之人
- 第五节 摩尼的信徒
- 第六节 天枢、圣物和转轮王
- 第三讲 全球联结时代的到来:12—14世纪
- 第一节 何为“蒙古时代”?
- 第二节 颠覆世界的成吉思汗
- 第三节 日出日没:横扫欧亚的蒙古人
- 第四节 蒙古帝国之疆域
- 第五节 从大汗到皇帝
- 第六节 世界史的开端
- 结语
- 番外
- 一 改变命运的四场战争:7—8世纪世界帝国的兴衰
- 二 科举:隋唐王朝赠给世界的制度瑰宝
- 三 曾经的蒙古帝国:若干问题的回答
- 推荐书目
-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中)
- 第三季 商品、贸易与物质交换
- 导言
- 第一讲 丝绸与欧亚大陆的交通
- 第一节 东方来的丝绸
- 第二节 养蚕缫丝:一个简要的历史
- 第三节 丝绸贸易中的商人和商队
- 第四节 世界丝绸家族
- 第五节 早期全球化时代的丝绸
- 第二讲 瓷器与海路贸易
- 第一节 从“黑石号”说起
- 第二节 “南海一号”的故事
- 第三节 瓷器在东北亚:新安沉船
- 第四节 青花瓷和珐琅彩
- 第三讲 来自异域:香料
- 第一节 中古粟特人的香料生意
- 第二节 唐代香料与东部亚洲
- 第三节 自海上来:宋元的香料贸易
- 第四节 明代香料:从郑和下西洋说起
- 第五节 香料贸易与威尼斯
- 第六节 香料贸易与葡萄牙
- 第四讲 茶叶的故事:从中国、东亚到全球
- 第一节 茶饮在中国的简史:煎茶、点茶与泡茶
- 第二节 “吃茶去”与“平常心”:日本的茶道
- 第三节 茶叶在欧洲的历史
- 第四节 茶叶的全球贸易
- 第五讲 糖,绝不只是甜
- 第一节 煞割令与Sugar
- 第二节 糖霜与白砂糖
- 第三节 种植园与三角贸易
- 第四节 竞争:土糖与洋糖
- 第五节 在甘蔗与甜菜之间
- 第六讲 纸张、印刷书及其他
- 第一节 纸张:出现与传播
- 第二节 什么是最好的纸?
- 第三节 纸:一路向西
- 第四节 印刷传递文明
- 第五节 纸张、印刷与出版:改变世界
- 结语
- 番外
- 一 香料与瘟疫:药物全球史的一个侧面
- 二 十三行与美国独立:近代世界的茶叶贸易
- 三 说一说纸张全球史中的本土化
- 推荐书目
- 第四季 宗教与信仰
- 导言
- 第一讲 佛教
- 第一节 佛教之前的印度
- 第二节 佛教的形成与分裂
- 第三节 佛教传入中国
- 第四节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 第五节 佛教传入朝鲜
- 第六节 佛教传入日本
- 第七节 佛教在南亚、东南亚的传播
- 第二讲 景教、天主教与基督教
- 第一节 起源于两河流域的基督教
- 第二节 耶路撒冷、罗马:基督教在地中海世界的传播
- 第三节 教会的历史:一体而多元
- 第四节 从地中海变成全欧洲的基督教
- 第五节 东西部教会的分裂与交流
- 第六节 丝绸之路上的基督教:景教
- 第七节 基督教在大航海时代的全球传播
- 第八节 基督教在东亚的传播
- 第三讲 伊斯兰教
- 第一节 阿拉伯的传说与伊斯兰教诞生前的概况
- 第二节 先知与使徒的时代
- 第三节 先知的教谕
- 第四节 伊斯兰教的扩张及其原因
- 第五节 伊斯兰教教派问题的历史根源
- 第六节 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
- 第七节 伊斯兰文明的发展
- 第八节 伊斯兰教在中国
- 结语
- 番外
- 一 东西之间的东南亚:多种文化的交融
- 二 基督教拥抱南方
- 三 欧洲人想象并接受的东方
- 四 奥斯曼——最后一个伊斯兰帝国
- 五 文明的兴衰与宗教
- 推荐书目
-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下)
- 第五季 疾病、气候与环境
- 导言
- 第一讲 当病菌肆虐全球
- 第一节 疾病、战争与文明兴衰
- 第二节 黑死病:鼠疫与人类历史的千年纠葛
- 第三节 天花与种痘:人类与病毒的斗争
- 第四节 蚊子与帝国:疟疾、金鸡纳树与殖民扩张
- 第五节 白色瘟疫:肺结核、细菌学说与卫生观念的传播
- 第二讲 气候与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二节 环境与历史
- 第三节 水利、环境与文明史
- 第四节 全球危机导致中国改朝换代?
- 结语
- 番外
- 一 “卫生”的全球史
- 二 从印度尼西亚的火山到《弗兰肯斯坦》
- 推荐书目
- 第六季 大航海之后:交错的全球史
- 导言
- 第一讲 大航海时代:全球开始连成一片
- 第一节 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说起
- 第二节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里不是印度,是美洲!
- 第三节 梯航九万里
- 第四节 “无处非中”:一个有关地球的新观念
- 第五节 殖民与贸易,荷兰人
- 第六节 荷兰和英国:两个东印度公司
- 第七节 咖啡、橡胶和锡矿:如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 第八节 全球港口城市的互联网:全球市场的形成
- 第二讲 白银的时代
- 第一节 从张献忠“江口沉银”的故事说起
- 第二节 东亚内的流动:白银也来自日本
- 第三节 全球贸易中白银流动的影响:欧洲与中国
- 第四节 从祁彪佳说起,17世纪之后的白银短缺
- 第三讲 何为文艺复兴?
- 第一节 何为文艺复兴?
- 第二节 文艺复兴中的“新学术”和“新艺术”
- 第三节 意大利之外:欧洲、奥斯曼帝国和美洲
- 第四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
- 第四讲 宗教改革
- 第一节 不同宗教对不同经济水平的影响
- 第二节 加尔文的“先定论”和资本主义精神
- 第三节 韦伯错了吗?关于新教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讨论
- 第四节 近世中国也有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吗?
- 第五讲 蒸汽机、棉花与工业革命
- 第一节 工业革命:可不只是蒸汽火车
- 第二节 棉花的全球史故事
- 第三节 欧洲之外的工业革命
- 第四节 棉花战争:工业革命与中国
- 第六讲 帝国争霸
- 第一节 “帖木儿之后”的欧亚大陆
- 第二节 莫卧儿王朝的兴衰
- 第三节 18世纪欧洲国家之间的竞争
- 第四节 英国殖民印度
- 第五节 陆上帝国俄罗斯的崛起与扩张
- 第七讲 鸦片的贸易和战争
- 第一节 鸦片的早期历史
- 第二节 鸦片贸易体系的形成
- 第三节 鸦片战争与清王朝的崩溃
- 第四节 19世纪两次鸦片战争的全球史意义
- 第八讲 传统帝国与现代国家:新世界与新秩序的形成
- 第一节 17世纪40年代:不平凡的年代
- 第二节 满洲崛起
- 第三节 清俄竞争与《尼布楚条约》
- 第四节 从马戛尔尼到鸦片战争
- 第五节 国际法的到来
- 结语 全球终于成为一个历史世界
- 番外
- 一 《白银资本》讲了什么?
- 二 为什么革新一定要借助复古
- 三 大航海之后的南方大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推荐书目
- 全书结语 设想一种全球史的叙述方式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