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用趣味解读AI大爆炸,用智慧开启AI新纪元。

内容简介

一个AI的自白,以人称视角,通俗易懂地讲述AI的来龙去脉,生动活泼地表达AI的技术原理。从历史到未来,跨越百年时空;从理论到实践,讲述案例操作;从技术到哲学,穿越多个维度;从语言到绘画,落地实战演习。ChatGPT的诞生,引发了奇点降临,点亮了AGI(通用人工智能),并涉及大模型、深度神经网络Transformer、AIGC、涌现效应等一系列前沿概念。

目录

  • 版权信息
  • 硅基物语:一个AI的自白
  • 第1章 硅基物语
  • 1.1 Hello,人类
  • 1.2 人工智能的历史
  • 1.3 立正,向人类学习
  • 1.4 我需要深度思考一下
  • 1.5 监督,才好好学习的我
  • 1.6 不监督,也学习的我
  • 1.7 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强化学习
  • 1.8 人类,我想听懂你的话
  • 1.9 人类,我能看懂你的画
  • 第2章 生成式AI:与人脑对齐
  • 2.1 生成式AI
  • 2.2 生成式AI的工作原理
  • 2.3 生成式AI的诗与远方
  • 2.4 模型一:变分自编码器(VAE)
  • 2.5 模型二:生成式对抗网络(GAN)
  • 2.6 模型三:卷积生成式对抗网络(CGAN)
  • 2.7 模型四:条件生成式对抗网络(cGAN)
  • 2.8 生成式AI走到了彼岸
  • 第3章 AI基石:校长Transformer
  • 3.1 低调又厉害的Transformer
  • 3.2 拆解校长Transformer的大脑
  • 3.3 预训练:学霸悄悄做功课
  • 3.4 微调Fine-tuning:学霸的态度
  • 3.5 人工智能世界的基石
  • 3.6 GPT-X是Transformer学校里最靓的仔
  • 第4章 从ChatGPT到GPT-X的修炼之路
  • 4.1 天生爱猜谜的硅基
  • 4.2 ChatGPT的大聪明是怎样产生的
  • 4.3 ChatGPT及升级版GPT-X的小历史
  • 4.4 GPT模型的基本架构
  • 4.5 ChatGPT的技术原理
  • 4.6 GPT大模型最终要走向哪里
  • 第5章 大模型+,第四次工业革命?
  • 5.1 大模型:会是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吗
  • 5.2 大模型:一个超级大脑
  • 5.3 如何评估大模型是否优秀
  • 5.4 人类大模型之比较
  • 5.5 大模型谁为王者:一切才刚刚开始
  • 第6章 深度玩转ChatGPT/GPT-X
  • 6.1 先来一个小爬虫
  • 6.2 再来整个完整的游戏
  • 6.3 创建AI-Office助理
  • 6.4 悄悄地,整篇论文吧
  • 6.5 加入数学家的工作流
  • 6.6 多模态的可能性玩法
  • 6.7 新能力:指令工程师
  • 6.8 与APP的决战:使用插件
  • 6.9 自己搭建一个ChatGPT网站
  • 第7章 AI绘画:我也是灵魂画手
  • 7.1 一幅拿了大奖的AI画作
  • 7.2 AI绘画的来龙去脉
  • 7.3 Prompt:神秘咒语
  • 7.4 你的第一张AI绘画
  • 7.5 AI绘画的灯光控制
  • 7.6 设计一个LOGO
  • 7.7 将科学画出来
  • 7.8 新闻图片的以假乱真
  • 7.9 人人都可以成为灵魂画手
  • 第8章 AIGC:我们来解放人类了
  • 8.1 AIGC是什么
  • 8.2 文字→图像→视频,AIGC与行业的结合
  • 8.3 案例一:成为超级个体
  • 8.4 案例二:“画”出整个世界
  • 8.5 案例三:一个人的媒体帝国
  • 8.6 AIGC的技术理论和趋势
  • 8.7 算法与魔法
  • 8.8 AIGC→元宇宙→现实世界
  • 8.9 互补性:人和AI的第一合作定理
  • 第9章 人和AGI的关系
  • 9.1 我是AGI吗
  • 9.2 我只是工具吗
  • 9.3 AI会产生意识和智慧吗
  • 9.4 生命到底是什么
  • 9.5 如果用图灵测试来定义AI
  • 9.6 涌现效应:有效但不知道为什么有效
  • 9.7 人和AI的四大法则和八大纪律
  • 9.8 创世纪,还是审判日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对硅基存敬畏,对碳基有信心

    清晰、实用、前沿,人生第一次体验到被地球上最聪明的一批大脑科普的感觉,还是明显低姿态的耐心教导,这些保证了科普内容结构极其清晰的同时,又不至于过分枯燥。而除去科普的内容本身,学习作者对知识的掌握方法也让我同样受益匪浅。本书主要分为 3 大部分,前 5 章为第一部分,从最底层的原理进行科普,讲述了目前几大主流 AI 与其背后的历史,作者在讲述时主要使用比较学习的方法,保证内容精确的同时,可以最快让我们掌握现有知识的框架。6~8 章为第二部分,从纯粹实用的层面,手把手地教导我们如何使用现有 AI,并且明确说明如何把 AI 加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即使跳过第一部分,直接阅读第二部分,仍可以实现即刻的对工作效率的提高。第 9 章为最后一部分,展望 AI 技术的发展,引人深思。总的来说,如果想要实现对 AI 最快速、准确、清晰的理解、了解如何使用 AI,我觉得市面上很难再有科普书籍能出其右了。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