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5千字
字数
2021-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详细分析并提出落地的解决方案,应对企业实际经营中经常遇到的财务和涉税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帮助中小企业财会人员,厘清常见经济事项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对日常工作中容易遇到重点和难点财税事项,结合案例进行了详细阐释。每一章都从企业经营实际出发;书中应用的是zui新财税政策,对实务中最基础、最常见、最根本、最容易混淆的常识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本书是从财税从业者的视角写作的,素材来自作者本人、作者所在单位的同事以及大量同行的工作实务,有助于读者“看了就懂、懂了就会、会了就用、用了就好”,是中小企业的财税从业人员、创业人员、公司决策人、拟对中小企业投资的投资人的书籍之一。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公司设立的财税问题
- 第一节 注册资本是否越高越好
- 一、法律对注册资本有什么规定
- 二、认缴注册资本是否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 三、认缴和实缴的注册资本如何记账
- 四、公司注销后,股东的责任是否“清零”
- 第二节 初始营运资金如何组合
- 一、股权投资(单纯注资)在未来会有什么障碍
- 二、股债混投(入资和借款共存)在未来会有什么风险
- 第三节 技术投资有哪些陷阱
- 一、技术投资是否缴纳增值税
- 二、法人企业以技术投资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
- 三、个人以技术投资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
- 四、哪些技术可享受税收优惠
- 五、被投资方接受技术投资发生的摊销额可否税前扣除
- 第四节 股权如何分配
- 一、同股是否一定同权
- 二、口头约定利益分配有什么风险
- 三、“亡羊”后如何“补牢”
- 第五节 异地设立公司的税收风险
- 一、异地优惠政策是否合规
- 二、异地设立的公司经营是否合规
- 第二章 销售业务的财税问题
- 第一节 卖什么:以科技企业为例
- 一、产品嵌有软件如何卖
- 二、产品和服务共存如何卖
- 三、多种服务共存如何卖
- 四、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如何纳税
- 五、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如何记账
- 第二节 怎么卖
- 一、买产品赠产品如何纳税
- 二、买产品赠服务如何纳税
- 三、买服务赠产品如何纳税
- 四、买服务赠服务如何纳税
- 五、商业折扣如何纳税
- 六、消费送积分如何纳税
- 七、消费送红包如何纳税
- 第三节 卖给谁
- 一、如何找出关联方
- 二、关联交易定价不合理是否会被纳税调整
- 三、关联交易该如何合理定价
- 第四节 谁来卖
- 一、以自然人作为渠道商的涉税风险
- 二、“佣金”模式发展渠道商的涉税风险
- 三、发展渠道商的建议(从税收角度)
- 第三章 采购业务的财税问题
- 第一节 采购合同约定买方负担全部税款的税务风险
- 一、合同约定他人负担全部税费是否合法
- 二、约定他人负担税费是否可以免除自己的纳税义务
- 三、签订税费转嫁合同需重点关注什么内容
- 第二节 支付个人房屋租赁服务费的财税风险
- 一、替出租人负担的税款可否在承租人税前扣除
- 二、如何签订租赁合同可将替出租人负担的税费在税前扣除
- 三、替出租人缴纳的税款如何做会计处理
- 第三节 支付个人车辆租赁服务费的税收风险
- 一、无租赁合同租用个人车辆支出有什么税收风险
- 二、有租赁合同租用个人车辆支出需注意什么问题
- 三、个人取得车辆租赁收入需缴纳什么税款
- 四、“私车公用”的几个实用建议
- 第四节 支付餐饮服务费的税收风险
- 一、哪些费用是招待费
- 二、出差期间的餐费是否属于招待费
- 三、会议期间的餐费是否属于招待费
- 四、福利性质的餐费是否属于招待费
- 五、招待费在财务和税务界定不一致时如何处理
- 第五节 支付礼品费的税收风险
- 一、招待费的界定
- 二、业务宣传费的界定
- 三、礼品支出属于招待费还是宣传费
- 四、实务中发生的礼品支出该如何处理
- 第六节 支付员工商业保险的税收风险
- 一、为员工支付的补充保险是否可以税前列支
- 二、为员工支付的意外险是否可以税前列支
- 三、为员工支付的特殊工种险是否可以税前列支
- 四、为员工支付的商业健康险是否可以税前列支
- 五、为员工支付的雇主责任险是否可以税前列支
- 第七节 支付福利费的财税风险
- 一、哪些支出属于福利费
- 二、福利费在税前列支需注意哪些问题
- 第八节 支付旅游费的税收风险
- 一、旅游是否属于员工的工资所得
- 二、旅游是否属于福利费
- 三、旅游费支出的进项税额能否抵扣
- 第九节 报销个人支出的税收风险
- 一、个人支出在公司报销可否税前列支
- 二、个人支出在公司报销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
- 第四章 发票的涉税风险
- 第一节 如何界定有效发票
- 一、哪些票据属于不合规发票
- 二、真实入账的发票是否一定可以作为税前列支的凭证
- 第二节 发生销售业务是否都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 一、“营改增”政策规定的情形
- 二、销售固定资产和旧货
- 三、商业企业零售物品
- 四、销售非临床用人体血液
- 五、自然人发生的应税行为
- 第三节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抵扣
- 一、哪些凭据可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凭证
- 二、增值税专用发票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凭证
- 三、增值税进项税加计抵扣
- 第四节 虚开增值税发票有哪些风险
- 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哪些行政和刑事处罚
- 二、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有哪些行政和刑事处罚
- 第五节 非法购买增值税发票的涉税风险
- 一、非法购买真实发票是否需要补缴税款
- 二、非法购买发票有什么行政处罚
- 三、非法购买发票有什么刑事处罚
- 第五章 资产管理的财税问题
-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财税问题
- 一、单价多少可计入固定资产
- 二、固定资产残值率如何确定
- 三、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如何确定
-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财税问题
- 一、单价多少属于无形资产
- 二、无形资产可以按多少年摊销
- 三、采购取得无形资产如何记账
- 四、自主研发取得无形资产如何记账
- 五、如何建立研发费用辅助核算账
- 第三节 应收账款的财税问题
- 一、坏账损失是否可以税前扣除
- 二、坏账损失是否必须税前扣除
- 第四节 存货(礼品)的财税问题
- 一、赠品送出时是否要按视同销售货物申报增值税
- 二、福利品给员工使用是否按视同销售货物申报增值税
- 第五节 金融资产的财税问题
- 一、什么是金融资产
- 二、持有股权(票)类金融资产要缴哪些税
- 三、持有债权(券)类金融资产要缴哪些税
- 四、持有基金类金融资产要缴哪些税
- 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的涉税风险
- 第一节 福利费的涉税风险
- 一、个人取得的福利费到底是否免税
- 二、公司为员工负担的补充保险,个人是否需缴纳个税
- 三、财务人员代扣个税取得的返还款奖励是否还需缴纳个税
- 第二节 从公司借款的涉税风险
- 一、股东从公司借款有什么税收风险
- 二、员工从公司借款有什么税收风险
- 第三节 合伙人取得合伙企业收益的涉税风险
- 一、从合伙企业分回的股息可否享受减免税优惠
- 二、从合伙企业分回的股票(权)转让所得可否享受减免税优惠
- 第四节 权益转增注册资本或股本涉及的个税风险
- 一、非上市、非挂牌企业权益转增注册资本或股本,个人股东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
- 二、上市或挂牌企业权益转增股本,个人股东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
- 第五节 股权激励的涉税风险
- 一、如何选择激励对象
- 二、如何确定激励的股权比例
- 三、通过平价转让股权实现激励有哪些风险
- 四、通过原股东代持实现激励有哪些风险
- 五、通过税收优惠进行股权激励有哪些障碍
- 第六节 个人转让股权的涉税风险
- 一、股权是否可以平价转让
- 二、股权转让价格不合理会如何核定
- 三、以激励为目的的股权转让策划方法
- 四、转让认缴股权的现实问题
- 第七节 常见个税策划方案的涉税风险
- 一、常见个税策划方案有什么风险
- 二、利用专项附加税前扣除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三、利用年终奖策划个税需要注意的问题
- 四、利用海南自贸港策划个税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七章 税收优惠
- 第一节 小微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
- 一、小微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如何区分
- 二、小微企业有哪些税收优惠
- 三、小型微利企业有哪些税收优惠
- 四、小规模纳税人有哪些税收优惠
- 第二节 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
-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二、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提交哪些资料
- 三、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是否一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 四、亏损结转年限
- 第三节 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的税收优惠
- 一、软件企业优惠
- 二、软件企业应满足哪些条件
- 三、软件企业如何享受税收优惠
- 四、软件产品有哪些税收优惠
- 第四节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
- 一、哪些企业发生了研发费用也不能享受税收优惠
- 二、什么样的研发活动才算是真正的研发活动
- 三、哪些研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
- 四、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要如何核算
- 五、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如何享受
- 第五节 技术转让的税收优惠
- 一、技术转让是否一定可以享受增值税免税优惠
- 二、技术转让有哪些企业所得税优惠
- 三、有哪些技术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 四、如何正确计算技术转让所得
- 五、减半征收是否可以按15%减半
- 六、享受技术转让所得优惠对会计核算有什么要求
- 七、母子公司之间转让技术是否可以享受所得税优惠
- 八、技术转让税收优惠如何享受
- 九、技术转让优惠的实务应用
- 第八章 税务稽查及策划
- 一、查谁
- 二、谁查
- 三、查什么
- 四、怎么罚
- 五、怎么办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