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商务人士的高效沟通术,10秒成为谈话高手。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自我表达专家、畅销书作者佐藤绫子的全新力作,旨在提高读者在职场和生活中的沟通技巧和说话方式。

本书围绕“请求”“道歉”“说难以启齿的话”“自我展示”“共情”“表扬”“训斥”“引出真心话”8个主题,详细列举了58个真实的商务场景和生活场景,并分别指导读者如何在10秒内有效掌控谈话,从而赢得上司的认可、客户的青睐、同事的喜爱以及下属的信任,给他人留下积极且深刻的印象。书中不仅列举了正确与错误的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还对非语言表达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打动对方的请求、谈判、提案
  • 场景1 在会议上提出新想法时
  • 场景2 下属拒绝被委托的工作时
  • 场景3 被告知降薪时
  • 场景4 被任性的团队成员的言行所左右时
  • 场景5 请求降价时
  • 场景6 请求汇款时
  • 场景7 向上司提出希望调动工作时
  • 第2章 修复关系的道歉和挽回
  • 场景1 电车晚点导致上班迟到时
  • 场景2 忘带商谈时需要使用的重要文件时
  • 场景3 在更改了一次约定时间后,因为有急事而需要再次更改时间时
  • 场景4 当下属没有接待好客户,被客户投诉时
  • 场景5 没有任何意见,却被要求发表意见时
  • 场景6 给客户报出了比实际更低的价格时
  • 场景7 客户已经付款却又收到了账单,于是打来电话质问时
  • 第3章 难以启齿的事情的表达方式
  • 场景1 刚要下班,却被上司委托了花时间的工作时
  • 场景2 突然碰到难相处的同事时
  • 场景3 被迫听自己视为对手的同事谈论他的成功事迹时
  • 场景4 一直想担任的项目经理,却被决定由其他人担任时
  • 场景5 上司一直重复吹嘘自己时
  • 场景6 不知道对方说的专有名词的意思时
  • 第4章 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自我展示
  • 场景1 在新的工作地点进行自我介绍时
  • 场景2 私下偶然遇到想签约的客户时
  • 场景3 会议因凝重的氛围而中止时
  • 场景4 第一次拜访客户时
  • 场景5 在面试中,除了寒暄还要说什么
  • 场景6 在同学会上见到了好久不见的朋友时
  • 场景7 在婚礼上开始致辞时
  • 场景8 明明是自己擅长的领域,却被客户说“你不太擅长吧?”
  • 场景9 自己想出的企划案却被认为是依靠团队的力量
  • 场景10 偶然从上司那得到了想要的礼物时
  • 第5章 与对方共情
  • 场景1 当上司说“我的搭档去世了”时
  • 场景2 听到朋友说他被诊断患有癌症的消息时
  • 场景3 和心情烦躁的上司说话时
  • 场景4 和心情不好的妻子说话时
  • 场景5 和烦恼的丈夫说话时
  • 场景6 和因不如意的工作调动而沮丧的同事说话时
  • 场景7 听到同事用心写的企划书第三次被否决时
  • 场景8 下属谢绝新的工作机会时
  • 场景9 听到上司的女儿考上了好大学时
  • 场景10 听到上司晋升时
  • 第6章 激发干劲的称赞方式
  • 场景1 和完美地完成项目准备工作的下属说话时
  • 场景2 称赞取得重要成果的团队领导时
  • 场景3 称赞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的下属时
  • 场景4 当下属对你说“我没有信心完成下一个项目”时
  • 场景5 想适当地称赞优秀的下属所取得的业绩时
  • 场景6 想和同事一起自然地夸赞与平时穿衣风格不同的前辈
  • 第7章 关乎之后的训斥方法
  • 场景1 提醒总是迟到的下属时
  • 场景2 下属在正式的场合穿着随意的服装时
  • 场景3 下属没有反馈客户的不满时
  • 场景4 提醒总是说“原来如此”的下属时
  • 场景5 和总是把事情搞砸的下属说话时
  • 场景6 训斥在新的一周刚开始就打哈欠的下属时
  • 场景7 和答应得很好但却没有做出成果的下属说话时
  • 第8章 引出真心话的倾听技巧
  • 场景1 向嘴上说着“为了你好”,但发生问题时却装作不知道的上司提意见时
  • 场景2 当下属说“不想失败,给您添麻烦”并因此逃避挑战时
  • 场景3 身边的人在晚饭后的聊天中似乎想抱怨什么
  • 场景4 身边的人对“回家晚了”这件事做了很长的说明
  • 场景5 当下属提出辞职时
  • 场景6 认为上司偏袒同事,自己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时
  • 结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协直属的出版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以编辑出版各学科不同层次的科普图书、科技专著和科普期刊为主要任务,是中国出版科普图书历史最长 、品种最多、规模大的出版社。旨在向读者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