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继续聚焦非理性决策,尝试揭开不诚实行为的神秘面纱,并探讨制止不诚实行为的本质。

内容简介

畅销书《怪诞行为学》作者丹·艾瑞里携新作卷土重来,彻底颠覆我们对于不诚实行为的传统认知,督促我们重新诚实地认识自我。你会心安理得地把办公室的铅笔拿回家给孩子用吗?“路上堵车,所以我迟到了”这样的借口是否常挂在你的嘴边?穿戴冒牌服饰会不知不觉降低我们的道德底线吗?面对金钱的诱惑,医生、专家、的意见还有几分可信?我们一贯倡导的团队合作会让我们更诚实还是更不诚实?

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诚实的,但实际上,从华盛顿到华尔街,从教室到办公室,不诚实的行为处处存在。无论是怕招惹麻烦而说出口的善意的谎言,还是出于贪婪而虚报公款开销,每一个人都无法对谎言免疫。继《怪诞行为学》后,作者继续用他独到的视角和新颖的行为心理实验,告诉我们关于不诚实行为的最诚实的真相。

传统观念认为,欺骗跟我们所做的其他决策一样,都是基于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的。但作者用真人行为实验证明,非理性才是决定我们诚实或不诚实的根本力量,并深入剖析了在个人身上、职场中和政治世界里,不诚实行为是如何发生和产生影响的,即使我们一直自诩自己的道德水准很高。

小谎言的蝴蝶效应不容忽视,华尔街金融危机、安然破产皆源自小谎言。但好在一切还不算太晚,作者帮我们找到了保持诚实和良好的道德水准的方法。

《不诚实的诚实真相》一定会彻底改变你看待自身、自身行为以及其他人的方式。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1 我们都不诚实过
  • 推荐序2 揭开不诚实的黑箱
  • 推荐序3 不完美才是真实的人性
  • 前言 为何不诚实的行为如此让人着迷?
  • 第1章 面对金钱的诱惑,我们究竟会有多不诚实?
  • 如果可以,你会选择作弊吗?
  • 钱越多就越容易诱发欺骗行为吗?
  • 不诚实的程度取决于我们自身的道德感
  • 市场商贩和出租车司机比人们想象的更公正
  • 经验系数:不诚实与诚实间的分界线在哪里?
  • 第2章 你会将办公室的铅笔拿回家用吗?
  • 欺骗客户的行为在公司中普遍存在
  • 在道德标准约束下,人们的不诚实行为会减少
  • 签名的位置不同,谎报信息的程度也不同
  • 一些常用的却不奏效的解决方案
  • 第3章 最高贵的运动和最容易产生骗子的运动
  • 高尔夫球选手更可能以哪种方式移动球而作弊?
  • 第一杆和第九杆,高尔夫球手何时更容易使用“穆里根”
  • 高尔夫球记分卡和薛定谔的猫
  • 第4章 利益冲突:专业人士的意见为什么不完全可信?
  • 一个古怪的烧伤治疗方案:在脸上刺青
  • 作为社会性动物,互惠心理会左右我们的偏好
  • 医药代表与医生之间灰色的利益关系
  • 金融服务业中反复上映着监守自盗的戏码
  • 德高望重的学者和有失公允的鉴定意见
  • 醉汉的实验数据是否应该被排除?
  • 信息公开未必是剂灵丹妙药
  • 如何降低我们与专业服务提供者间的利益冲突?
  • 第5章 自我耗竭:为什么我们疲惫的时候更容易冲动购物?
  • 选择水果还是选择巧克力蛋糕?
  • 为什么我们下决心减肥,却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
  • 压力大的人更容易说谎吗?
  • 为什么一到期末考试,学生们的亲人就纷纷离世?
  • “绿色”这个词是什么颜色的?
  • 没有人能抵挡住所有诱惑
  • 第6章 穿冒牌货究竟会对我们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 外部信号与自我信号——从貂皮到阿玛尼
  • 穿戴冒牌服饰的人可能更不诚实
  • “管他呢”效应与诚实的界限
  • “路上堵车,我迟到了”是真话还是谎言?
  • 伪造的毕业证书和越来越多的谎言
  • 第7章 自我欺骗:为什么我们会对自己的谎言深信不疑?
  • 我们会本能地高估自己的能力与智商
  • 我们总喜欢夸大自己取得的成就并信以为真
  • 自我欺骗的积极力量与消极影响
  • 生活中有时需要善意的谎言
  • 第8章 为什么我们总会为自己的不诚实行为找借口?
  • 我们的决策大多是依靠直觉作出的
  • 你会用抛硬币的方法来支持自己的选择吗?
  • 爱说谎的人大脑结构与常人不同
  • 创造力越强,粉饰不诚实行为的能力越强
  • 一个人不诚实的程度与他的智商无关
  • 为了报复而选择欺骗他人
  • 丢失的鞋和伪造的免费乘车路线
  • 最伟大的艺术家也是最具创造力的骗子吗?
  • 科技创新与惊天骗局只有一步之遥
  • 第9章 我们是如何感染上不诚实的病毒的?
  • 上课时,你会用电脑做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事吗?
  • 当有人作弊却未受到惩罚时,你会怎么做?
  • 从个体的不诚实到群体的不诚实
  • 当不诚实的病毒在政党和金融机构内部传播
  • 小的不诚实行为有可能会拉低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
  • 第10章 合作性欺骗:为什么安然公司会死于巨大的财务丑闻?
  • 团队合作可能会诱发利他的不诚实行为
  • 小心,合作中可能会产生欺骗
  • 如何规避合作中的不诚实行为?
  • 第11章 一个喜忧参半的结局:我们的行为不理性也不完美
  • 谁才是“真正”的骗子?
  • 哪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最爱撒谎?
  • 克服不诚实的行为不是一个简单问题
  • 致谢
  • 致(各国)读者
  • 本书所获赞誉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