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带领读者思考路遥写作实践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内容简介

路遥,作为20世纪80年代一位有着一定影响力的作家,凭《平凡的世界》一书获茅盾文学奖,随后又遽然长逝,留给世界诸多遗憾,也迫使我们思考其写作实践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断裂地带的精神流亡:路遥的文学实践及其文化意义》试图从空间文化塑造的角度,发掘路遥写作中的边缘文化心态和身份认同焦虑,这一心态和身份对其写作实践中的人物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作品中主要角色的命运又以符号的形式叙述了小说作家在现实中的命运。

目录

  • 版权信息
  • 《现代文论与美学论丛》总序
  • 第一章 关于路遥
  • 一 走近路遥
  • 二 文学视野中的路遥
  • 三 路径与方法
  • 第二章 身份认同与心理焦虑
  • 一 路遥小说空间结构生成的历史语境
  • 二 身份社会中的空间记忆
  • 三 城乡结合部:边缘身份的空间隐喻
  • 四 空间的内在化:路遥的二元心理世界
  • 五 二元空间中的语言焦虑
  • 第三章 男人的世界——农民形象的塑造
  • 一 苦难的历程:乡村景观
  • 二 历史召唤下的新主体
  • 三 当代鲁滨逊
  • 四 启蒙话语的规训
  • 五 被淘汰的弱者
  • 六 想象世界中的空白
  • 第四章 城市梦想中的边缘人
  • 一 孤独的边缘人
  • 二 分裂的精神世界
  • 三 为了生存
  • 四 无性人:走向衰败
  • 五 启蒙话语的破产
  • 六 流浪,流浪
  • 第五章 都市的远景
  • 一 路遥笔下的都市形象
  • 二 都市景观中的身体和欲望
  • 三 都市中的精英个体与群体
  • 四 从独异的个体到庸众中的一员
  • 五 都市中的现代官吏形象
  • 六 都市的阴影
  • 第六章 城乡对立下的男性欲望——女人们
  • 一 被强暴的女性身体
  • 二 对女人的报复
  • 三 承受苦难的肉身
  • 四 知识女性:理想破灭的符号
  • 五 女性世界的“王”
  • 第七章 书写的压力
  • 一 历史理性主义和个体虚无主义
  • 二 被排斥的命运与自我书写的坚忍
  • 三 先锋文学对现实主义文学的排斥
  • 四 “重写文学史”语境中路遥们的命运
  • 结语
  • 附录
  • 一 路遥主要作品
  • 二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3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