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在“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基础上提炼而成,学术含量较高。

内容简介

本书在整体性视野下,吸纳东亚世界的研究成果,综合性考察鲁迅其人其文,并对鲁迅研究的重要成果进行精细解读,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鲁迅的思想世界。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导言 鲁迅,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精神”史上的丰碑
  • 第一讲 留日时期鲁迅的思想深度
  • 第一节 “立人”思想的深度
  • 一、作为核心的“立人”思想与“个的自觉”
  • 二、“立人”的深度——涉险“虚无—自由”
  • 第二节 置身现代“人”之信仰高地
  • 一、对信仰的推崇
  • 二、对尼采“上帝死了”的深刻理解
  • 三、青年鲁迅的信仰之境
  • 第三节 “相互主体性”:青年鲁迅贡献的“自我—他人”“自省—平等”意识
  • 一、鲁迅与18—19世纪欧洲的“民主—自由”文化
  • 二、留日时期鲁迅的“相互主体性”意识
  • 第二讲 “精神界之战士”安在?
  • 第一节 “反叛—抗世”型生命范式
  • 一、“反叛—抗世”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意义和青年鲁迅的识见
  • 二、别求新声于异邦——青年鲁迅向往“反叛—抗世”型生存方式的精神资源
  • 第二节 青年鲁迅呈现的话语风格
  • 一、青年鲁迅话语形式的“批判—解构”
  • 二、青年鲁迅话语形式的“肯定—建构”
  • 第三讲 “沉默鲁迅”(1909—1917)的精神锻冶
  • 第一节 “苦难—陈腐—虚无”
  • 一、物质生活的艰苦
  • 二、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陈腐的封建文化气息
  • 三、透视身围现实中的虚无形相
  • 第二节 “遭遇—沉潜—咀嚼”自我人生的虚无
  • 一、“杭州—绍兴”时段的“遭遇虚无”(1909—1912)
  • 二、北京时期对虚无的“沉潜—咀嚼”(1912—1917)
  • 三、潜藏的、有可能对峙虚无的生命火焰
  • 第四讲 作为现代哲学小说的《示众》
  • 第一节 堪称现代派小说的《示众》
  • 一、《示众》的无中心人物、无情节、无故事
  • 二、学者对《示众》形式技巧的瞩目
  • 第二节 曝露“人”之虚无,根连“人”之现实
  • 一、集中曝露国人的生存虚无
  • 二、《示众》的现实情怀
  • 第五讲 “示众”场景的族群们
  • 第一节 广泛漫延的看客群落
  • 一、对一般病苦中人的虚无围看
  • 二、对悲剧性英雄精神价值的虚无化对待
  • 第二节 《呐喊》《彷徨》中的威权人物在精神上的虚无表现
  • 一、隐喻体系中威权人物的虚无形相——以《狂人日记》为例
  • 二、写实中的威权人物
  • 第三节 “临终之悟”
  • 一、祥林嫂的“死前怀疑”及其他
  • 二、阿Q的“临终恐惧”
  • 第六讲 在意义与虚无之间
  • 第一节 狂人勇毅的意义创造与“我”的用心良苦
  • 一、狂人所隐喻的生命创造
  • 二、文言之“序”的正向意味
  • 第二节 狂人的沉沦
  • 一、狂人的“愈后候补”
  • 二、疯子“好”后的再“疯”
  • 第七讲 “我”的存在与《祝福》的意义构成
  • 第一节 “我”对《祝福》的意义提升之一
  • 一、“我”与苦难祥林嫂的“得救”问题
  • 二、“我”与鲁四老爷、与鲁镇人众的关联及其他
  • 第二节 反思知识分子的自我存在
  • 第八讲 沉沦之渊与超越之径
  • 第一节 吕纬甫、魏连殳的沉沦与顾念
  • 一、自曝“无聊”的吕纬甫
  • 二、惨烈自戕而又身心不甘的魏连殳
  • 第二节 “我”之抉意
  • 一、与吕纬甫的状态“正相反”的“我”
  • 二、与魏连殳“不是一路”的“我”
  • 第九讲 《呐喊》《彷徨》的三重意义体系
  • 第一节 《呐喊》《彷徨》在人性与社会历史层面的意义构成
  • 一、文学意义的三重体系说
  • 二、鲁迅文学颇为完整的有机性意义体系
  • 第二节 《呐喊》《彷徨》的哲学内涵
  • 一、《呐喊》《彷徨》呈现的人间虚无相
  • 二、“独异型”人物呈现的“虚无图景”
  • 第十讲 《野草》与鲁迅的重返“战士真我”
  • 第一节 鲁迅的整体生命之流与《野草》的核心脉络
  • 一、正面博弈虚无的《野草》
  • 二、《野草》的整体性与鲁迅生命的整体流变
  • 第二节 《野草》体系的整体图谱
  • 一、《野草》的纵向旋律体系
  • 二、《野草》的横向空间建构
  • 第十一讲 《过客》最终行至何处?
  • 第一节 “肉薄”虚无者在路上
  • 一、《过客》的终点不止于“坟地”
  • 二、《墓碣文》——“过客”抵达的最深渊地
  • 第二节 《野草》征程的最高归宿地
  • 一、何谓“这样的战士”
  • 二、作为一种寓言——关于“战士”的命运
  • 第十二讲 鲁迅的“杂文自觉”与“左翼文化自觉”
  • 第一节 “战士真我”的话语实践
  • 一、鲁迅“杂文自觉”的核心发生时间——1925年
  • 二、鲁迅“杂文自觉”的文本轨迹
  • 三、杂文写作之于鲁迅的双重意义
  • 第二节 生于虚无渊面的“自我←→人间”关怀
  • 一、“左翼鲁迅”的“自救”底蕴
  • 二、临渊而照——“左翼鲁迅”的于世较真
  • 第十三讲 《故事新编》的读法及“立”之尝试
  • 第一节 《故事新编》的两种读法
  • 一、有根据地读
  • 二、“油滑”地读
  • 第二节 《非攻》与《理水》之“立”
  • 一、《故事新编》的系统
  • 二、《非攻》《理水》之“立”
  • 第十四讲 仰看流云一闪烁
  • 第一节 朝花之野趣
  • 一、宠物问题
  • 二、保姆问题
  • 三、教育问题
  • 四、鬼神精怪问题
  • 第二节 夕拾之怅然
  • 一、夕拾难免留痕
  • 二、“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
  • 第十五讲 鲁迅视阈中的日本
  • 第一节 离“自由”“真实”“真的人”更近的日本
  • 一、对日本“社会—文化”自由、自立一面的看取
  • 二、离真实更近的日本学术和日本人
  • 第二节 亦非完美的日本
  • 一、日本传统文化中的陈腐和酷虐
  • 二、日本现代社会的歧视,不自由,乃至崇侵略
  • 结语 作为现代信仰者的鲁迅
  • “鲁迅研究”阅读笔记
  • 《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中“人道主义元素”的复杂况味
  • 引论:古典人道主义与现代人道主义的共在
  • 一、古典的与现代的人道主义在鲁迅与果戈里、契诃夫之间的并置性呈现
  • 二、现代人道主义在鲁迅、安特莱夫、阿尔志跋绥夫之间的复杂存在
  • “文学鲁迅”与“启蒙鲁迅”
  • 一、“竹内鲁迅”原型意义概述
  • 二、“文学鲁迅”与鲁迅的“虚无体味”
  • 三、“文学鲁迅”与鲁迅的“反击—超越”虚无
  • 四、“文学鲁迅”获得“自觉”的时机
  • 五、原型性意义之二:“启蒙鲁迅”
  • 左翼丛林中的“鲁迅传统”
  • 一、关于“左翼(性)”的一种定义
  • 二、“丸山鲁迅”所呈现的“鲁迅左翼”像
  • “发现”与“有限”
  • 引言
  • 一、木山先生的“鲁迅像”与《野草》出世的深层契机
  • 二、对于鲁迅的重审“战斗者自我”——《野草》是如何作为的?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浙江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4年5月,是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出版社,承浙大几代学人“求是”“创新”精神,为一个拥有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和数字等各类出版资质,出版范围涵盖理工农医和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年出版新书1500种以上的综合性出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