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全面的、以实践为导向的企业私有云建设指南,内容严谨、语言平实,匠心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云计算、系统架构和运维领域的资深专家,基于VMWare和OpenStack两种解决方案,从技术选型、规划和建设、设计和部署、平台建设和管理、优秀实践、成熟度评估6个维度对私有云的建设展开了全景式的讲解。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1
  • 序2
  • 序3
  • 序4
  • 序5
  • 前言
  • 引言
  • 第1章 企业信息化与云计算架构和关键技术
  • 1.1 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阶段和转型重点
  • 1.1.1 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 1.1.2 企业信息化转型的六个重点
  • 1.2 云计算参考架构
  • 1.3 典型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架构
  • 1.3.1 IaaS架构
  • 1.3.2 PaaS架构
  • 1.3.3 SaaS架构
  • 1.4 云计算涉及的关键技术
  • 1.5 小结
  • 第2章 企业云计算涉及的技术选型和管理
  • 2.1 企业私有云建设需求分析
  • 2.2 企业私有云技术路线选择
  • 2.3 计算资源管理
  • 2.3.1 VMware
  • 2.3.2 OpenStack
  • 2.4 存储资源管理
  • 2.4.1 VMware
  • 2.4.2 OpenStack
  • 2.5 网络资源管理
  • 2.5.1 VMware
  • 2.5.2 OpenStack
  • 2.6 监控管理
  • 2.6.1 监控指标的设定和调整优化
  • 2.6.2 统一运维监控平台和告警处理
  • 2.7 运维管理
  • 2.7.1 IT运维流程与规范
  • 2.7.2 自动化运维工具
  • 2.7.3 云环境下的新型IT运维体系
  • 2.8 云服务管理
  • 2.8.1 云服务的分类
  • 2.8.2 云服务的建设
  • 2.8.3 云服务质量评估
  • 2.8.4 云服务安全性和法规遵从
  • 2.9 小结
  • 第3章 企业需求分析和私有云资源规划及设计
  • 3.1 企业信息技术需求分析
  • 3.1.1 基础设施需求
  • 3.1.2 系统灾备需求
  • 3.1.3 业务信息系统需求
  • 3.1.4 数据与标准化需求
  • 3.2 企业私有云资源规划及设计
  • 3.2.1 企业应用软件模式划分
  • 3.2.2 企业私有云建设的总体原则
  • 3.2.3 云管理平台设计
  • 3.2.4 网络资源池设计
  • 3.2.5 计算资源池设计
  • 3.2.6 存储资源池设计
  • 3.2.7 如何开始业务的上云迁移
  • 3.2.8 设备的利旧
  • 3.3 小结
  • 第4章 OpenStack私有云设计与部署
  • 4.1 计算资源
  • 4.1.1 物理服务器与裸机
  • 4.1.2 Hypervisor与虚拟机
  • 4.1.3 Docker与容器
  • 4.2 存储资源
  • 4.2.1 块存储
  • 4.2.2 对象存储
  • 4.2.3 文件存储
  • 4.3 网络资源
  • 4.3.1 物理网络
  • 4.3.2 虚拟网络
  • 4.4 高可用部署与备份容灾
  • 4.4.1 高可用部署
  • 4.4.2 备份与恢复
  • 4.4.3 异地容灾
  • 4.5 其他
  • 4.5.1 多租户支持
  • 4.5.2 规模性支持
  • 4.5.3 混合云支持
  • 4.5.4 云安全
  • 4.6 小结
  • 第5章 VMware私有云设计与部署
  • 5.1 私有云整体设计
  • 5.1.1 设计要点和建设思路
  • 5.1.2 架构概览
  • 5.2 vSphere体系架构
  • 5.2.1 基于vSphere的数据中心私有云基础架构
  • 5.2.2 ESXi体系结构
  • 5.2.3 资源分配方式
  • 5.3 计算资源规划设计与部署
  • 5.3.1 物理服务器部署与管理
  • 5.3.2 虚拟机规划与部署
  • 5.4 存储资源规划
  • 5.4.1 共享存储逻辑规划
  • 5.4.2 存储空间规划
  • 5.4.3 存储分层规划
  • 5.4.4 数据存储集群规划
  • 5.4.5 分布式存储规划
  • 5.5 网络资源规划
  • 5.5.1 虚拟交换机规划
  • 5.5.2 物理服务器网卡绑定
  • 5.5.3 网络I/O控制(NIOC)
  • 5.5.4 无代理终端安全防护
  • 5.6 集中式管理规划
  • 5.7 高可用部署与备份及容灾
  • 5.7.1 高可用部署
  • 5.7.2 备份与恢复
  • 5.7.3 灾难恢复
  • 5.8 高级扩展功能
  • 5.8.1 vMotion
  • 5.8.2 DRS
  • 5.8.3 HA
  • 5.8.4 FT
  • 5.8.5 大数据平台
  • 5.8.6 容器应用
  • 5.8.7 VMware PKS容器管理平台
  • 5.9 小结
  • 第6章 企业私有云设计的通用原则
  • 6.1 产品设计通用原则
  • 6.2 架构设计通用原则
  • 6.3 小结
  • 第7章 企业私有云平台建设和管理
  • 7.1 企业私有云平台设计原则和建设思路
  • 7.1.1 设计原则
  • 7.1.2 建设思路
  • 7.2 架构设计
  • 7.2.1 云平台概述
  • 7.2.2 云平台分层架构
  • 7.3 部署和管理
  • 7.3.1 云平台的部署
  • 7.3.2 云资源管理
  • 7.3.3 配置与合规性管理
  • 7.3.4 流程管理
  • 7.3.5 监控管理
  • 7.3.6 容量管理
  • 7.3.7 存储管理
  • 7.3.8 租户和权限
  • 7.3.9 接口设计
  • 7.3.10 生命周期管理
  • 7.3.11 计费管理
  • 7.3.12 多云管理
  • 7.4 容器与容器云建设
  • 7.4.1 容器技术的兴起
  • 7.4.2 企业容器云建设需要遵循的原则
  • 7.4.3 容器云技术的产品选型
  • 7.4.4 容器云建设的几个关键点
  • 7.4.5 容器与OpenStack和Kubernetes集成的能力
  • 7.5 灾备建设与管理
  • 7.5.1 灾备建设的意义
  • 7.5.2 灾备规划与分析
  • 7.5.3 灾备的级别和等级划分
  • 7.5.4 设计整合的架构
  • 7.5.5 灾备测试
  • 7.6 服务与安全
  • 7.6.1 云服务
  • 7.6.2 云安全
  • 7.7 运维与效益分析
  • 7.7.1 运维技术的发展
  • 7.7.2 一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的构建
  • 7.7.3 云平台效益分析
  • 7.8 小结
  • 第8章 企业私有云OpenStack最佳实践
  • 8.1 自动化与DevOps
  • 8.2 中心化日志监控与可视化
  • 8.2.1 中心化日志监控与检索
  • 8.2.2 性能数据监控与可视化
  • 8.2.3 网络监控与可视化
  • 8.3 OpenStack私有云容器化部署技术规划
  • 8.3.1 Docker存储驱动
  • 8.3.2 Docker容器存储卷
  • 8.3.3 集群环境清除
  • 8.3.4 自定义配置部署
  • 8.3.5 自定义镜像编译
  • 8.4 OpenStack容器化私有云部署最佳实践
  • 8.5 OpenStack容器化私有云二次开发最佳实践
  • 8.6 OpenStack容器化私有云扩容升级最佳实践
  • 8.6.1 OpenStack集群扩容最佳实践
  • 8.6.2 OpenStack集群升级最佳实践
  • 8.7 小结
  • 第9章 企业私有云VMware最佳实践
  • 9.1 VMware软件定义网络之规划设计与实践
  • 9.1.1 物理网络规划设计
  • 9.1.2 数据中心访问层规划设计
  • 9.1.3 各功能模块规划设计
  • 9.1.4 NSX-V、NSX-MH和NSX-T
  • 9.1.5 NSX与OpenStack的集成
  • 9.1.6 NSX总结
  • 9.2 VMware软件定义存储之规划设计与实践
  • 9.2.1 软件定义存储方案概括
  • 9.2.2 应用于关键应用的方案框架
  • 9.2.3 应用于虚拟桌面场景的方案框架
  • 9.2.4 应用于二、三层应用或测试和开发的方案框架
  • 9.2.5 应用于灾备的方案框架
  • 9.2.6 VSAN规划设计细则
  • 9.2.7 VSAN部署最佳实践
  • 9.3 SRM容灾规划设计与最佳实践
  • 9.3.1 灾难恢复的重要意义
  • 9.3.2 SRM简介
  • 9.3.3 容灾设计要求
  • 9.3.4 实施方案选择
  • 9.3.5 网络设计
  • 9.3.6 存储设计
  • 9.3.7 配置清单及说明
  • 9.3.8 SRM容灾总结
  • 9.4 小结
  • 第10章 企业私有云通用能力成熟度评估
  • 10.1 成熟度评估概念和模型
  • 10.1.1 成熟度评估模型
  • 10.1.2 私有云成熟度发展阶段
  • 10.1.3 应用场景及适用性
  • 10.1.4 评估方法
  • 10.2 技术成熟度评估
  • 10.2.1 云服务规划技术
  • 10.2.2 云资源提供技术
  • 10.2.3 云服务管理技术
  • 10.2.4 云安全技术
  • 10.3 管理成熟度评估
  • 10.3.1 云服务规划管理
  • 10.3.2 云资源提供
  • 10.3.3 云服务管理
  • 10.3.4 云安全管理
  • 10.4 成熟度效果评估
  • 10.4.1 云服务规划
  • 10.4.2 云资源提供
  • 10.4.3 云服务管理
  • 10.4.4 云安全效果
  • 10.5 成熟度评估实践案例
  • 10.6 小结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传统企业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一般都是经历多年分阶段建设,包括多异构平台、多操作系统、多应用软件、多数据库等,造成软硬件资源无法共享、系统动态可扩展性差、资源调度缺乏灵活性、信息数据 “孤岛” 严重、运营管理成本高,很难满足业务发展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求,也很难适应新数字经济环境下的技术创新和新型商业模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般般吧

      通过本书可以建立一个对私有云认知的基本框架,本书最后一章,私有云成熟度评估部分有较大启发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