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总论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47千字
字数
2015-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由院士领衔、国内顶尖级专家团队编写的学术专著,也是国内第一部百万字以上的PTSD大部头著作,全面系统介绍创伤后应激障碍。
内容简介
内容上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历史、流行病学、动物实验、致病机制、临床症候学、诊断治疗、预警评估、心理救援与干预、综合防护、中医药相关研究等进行全面介绍和系统论述。 全书在内容上既要反映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要重点介绍国内外PTSD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同时还要结合临床案例分析和具体操作对策,使本书既有理论性,又有指导性,更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委会名单
- 名誉主编简介
- 主编简介
- 副主编简介
- 序一
- 序二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分类
-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概况
-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历史
- 第四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创伤性事件
-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主要特点
- 第二节 主要分类
- 第三节 创伤性事件的暴露率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
- 第一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概述
- 第二节 严重自然灾害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 第三节 重大公共社会事件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 第四节 犯罪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 第五节 职业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 第六节 军事行动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 第七节 内科疾病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 第八节 外科疾病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 第九节 重症监护患者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害
- 第一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程、预后与转归
-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军事作业能力的影响
-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对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的影响
- 第四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家庭及社会稳定的影响
- 第五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疾病负担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创伤应激
- 第一节 应激与创伤应激的概念
- 第二节 应激因素、应激源、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
- 第三节 应激反应的中介机制
- 第四节 应激与生活事件
- 第五节 创伤应激与创伤后应激障碍
- 第六节 对应激的处置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
- 第一节 个体外在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个体内在易感因素
- 第三节 个体遗传素质与特征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学机制
- 第一节 创伤应激相关的心理学概念及模型
-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认识理论
-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精神动力学理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动物实验模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动物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实验动物神经行为学检查手段
- 第四节 基于创伤后应激障碍行为学相关的动物实验模型
- 第五节 基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病因学相关的动物实验模型
- 第六节 基于应激理论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动物实验模型
- 第七节 其他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的动物实验模型
- 第八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动物实验模型的不足与前景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 第一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应激反应性机制
-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脑组织结构改变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免疫机制改变
- 第一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引起的免疫细胞的改变
-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引起的炎症因子的改变
- 第三节 海马体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免疫功能
- 第四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免疫学危险因素
- 第五节 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六节 免疫机制改变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常见的躯体并发症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电生理学机制
- 第一节 听觉诱发电位和视觉诱发电位
- 第二节 听觉惊跳反射
- 第三节 事件相关电位
- 第四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特异性刺激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 第五节 经颅磁刺激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运动皮质兴奋性与连接性的研究
- 第十二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病理学基础
- 第一节 应激相关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基础
-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病理学基础
-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影像学基础
- 参考文献
- 第十三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症状学
- 第一节 急性应激障碍临床综合征
-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征性临床综合征
- 第三节 迟发性和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 第四节 PTSD病程中常合并的其他临床表现
- 参考文献
- 第十四章 特殊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特征
- 第一节 儿童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
- 第二节 老年创伤后应激障碍
- 第三节 女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 第四节 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
- 参考文献
- 第十五章 PTSD的认知信息加工
- 第一节 PTSD的认知理论
- 第二节 PTSD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
- 第三节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六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睡眠障碍
- 第一节 睡眠与睡眠障碍
-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所致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
- 第三节 PTSD所致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
- 第四节 PTSD所致睡眠障碍的机制研究
- 第五节 PTSD所致睡眠障碍的临床评估
- 第六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所致睡眠障碍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十七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评估
- 第一节 诊断
- 第二节 评估工具
- 参考文献
- 第十八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影像学评估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脑功能与脑结构特征
-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脑影像学评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十九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第一节 建立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的基本过程
-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鉴别诊断
- 第二十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共病
- 第一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共病躯体疾病
-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共病精神障碍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一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前评估和治疗原则
- 第一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疗效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评估及评估工具
- 第三节 治疗原则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二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物治疗
- 第一节 药物治疗的基本方法与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常用治疗药物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三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治疗
- 第一节 创伤研究及其进展
- 第二节 创伤的心理动力学理解和治疗
- 第三节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治疗
- 第四节 基于实证研究的新方向——人际心理治疗技术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
- 第五节 创伤的其他治疗形式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四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社区康复治疗
- 第一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社区康复治疗的概述
- 第二节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目标与内容
-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社区康复的组织与实施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五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其他治疗
- 第一节 支持性心理治疗
-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
- 第三节 生物反馈治疗
- 第四节 经颅磁刺激疗法
- 第五节 无抽搐ECT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六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特殊人群的治疗
- 第一节 儿童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
- 第二节 老年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
- 第三节 女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
- 第四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共病患者的治疗
- 第五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杀行为的处理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七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
- 第一节 PTSD患者的心理护理
-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共病精神障碍的护理
-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共病躯体疾患护理
- 第四节 PTSD慢性化患者的护理
- 第五节 不同情境所致PTSD患者的护理
- 第六节 特殊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八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评估与早期预警
- 第一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量表及其应用
- 第二节 急性应激障碍预警评估
-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早期预警评估
- 第四节 儿童、青少年PTSD的早期评估与预测
- 第二十九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防治
- 第一节 灾难后精神卫生工作策略
- 第二节 心理预防
- 第三节 药物治疗
- 第四节 物理预防
- 第五节 眼动脱敏和重建治疗
- 第六节 儿童、青少年PTSD早期干预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章 心理急救
- 第一节 心理急救概述
- 第二节 心理急救技术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一章 创伤后成长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创伤后成长的测量
- 第三节 创伤后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四节 不同类型创伤事件创伤后成长的特点
- 第五节 创伤后成长在创伤心理干预中的意义
- 第六节 创伤后成长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二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防护方案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防护方案
- 第三节 重大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三章 中医学与创伤后应激障碍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中医病机认识及论治思路
- 第三节 郁证
- 第四节 癫证
- 第五节 狂证
- 第六节 不寐
- 第七节 健忘
- 第八节 惊悸、怔忡
- 第九节 痴呆
- 第十节 百合病
- 第十一节 脏躁
- 第十二节 奔豚气病
- 第十三节 梅核气
- 第十四节 肝着
- 第十五节 胁痛
- 第十六节 厥证
- 第十七节 痞满
- 第十八节 嘈杂
- 第十九节 气秘
- 第二十节 眩冒
- 第二十一节 气疝、狐疝
- 第二十二节 鸡精
- 第二十三节 筋痿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四章 文化与创伤后应激障碍
- 第一节 文化、文化生态与文化表征
- 第二节 文化与创伤反应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国际疾病精神及行为障碍分类标准诊断标准
-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诊断标准
-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
- DSM-5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的变化
- 临床用DSM-Ⅳ PTSD诊断量表(CAPS)
- 创伤性分离体验问卷(Peritraumatic dissociative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 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tanford acute stress reaction questionnaire,SASRQ)
- PTSD症状会谈量表(PSSI;Foa,Riggs,Dancu & Rothbaum,1993)
- 事件影响测量表—修订版(译自 Weiss & Marmar,1997)
- 创伤后应激障碍清单——民用版本(PCL-C)
- 创伤后压力诊断量表(Posttraumatic Diagnostic Scale)
- 军人量表简介
- 参考文献
- 附: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中央级医药卫生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中国规模大、实力强、出版品种多的医学出版机构。1993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评为中国首批优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