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0千字
字数
2018-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集结一批史学家、民族关系专家就我国民族多样性与统一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论述。
内容简介
《光明日报·光明讲坛》最新集结了一批史学家、民族关系专家就我国民族多样性与统一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论述,如阐述《史记》对民族精神塑造所起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民族精神,史记是最好的切入点》,从56个民族统一的经济基础、一体的政治制度、内向型的地理环境说开去的《多元一体——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传统》以及讲述盛唐时期西南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之历史故事的《多元一统格局中的“南诏国”》等,共计约十篇文章。本书从历史的角度折射出中华各民族西乡文化的多元一体关系,对促进中华民族的自觉与自知有重要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序
- 文化自信:国家兴衰的命脉 民族精神独立的基石
- 文化自信包含五个认同
-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
- “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与史书
- 文献典籍保证了中华文明根脉的传承发展
- 中华文明中包含独特的科学精神
- 张载“横渠四句”与中华文化
-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之魂
- 文化交流与中华文明的形成
- 玉器的早期传播
- 小米起源自我国
- 小麦自西亚经河西走廊传入中国?
- 黄牛和绵羊自河西走廊传入我国
- 冶金术自西亚经甘肃传入
- 结语
- 多元一体: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传统
- 中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 天下一家的原因
- 内向型的地理环境
- “和而不同”与“夷夏一体”的观念
- 统一的经济基础
- 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 新中国的民族关系
- 民族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 民族关系的展望
- 御窑:彰显千年工匠精神
-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
- 真做实干,精于管理的督陶官员
- 贵在求新的创新精神
- 瓷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 以历史思维看唐宋城市史
- 学术史的启迪
- 城市史的例证
- 要有历史观察的思维
- 解海昏侯刘贺三题
- 一问:海昏侯墓中财富从哪里来
- 二问:墓室里《齐论·知道》的价值
- 三问:“海昏”地名的含义之谜
- 《史记》与中华民族精神塑造[1]
- 《史记》记载了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
- 《史记》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 《史记》对民族精神塑造所起的重要作用
- 李白与丝路文化
- 从李白“草吓蛮书”说起
- 唐代长安与丝路文化
- 李白与西域关系已有的研究成果
- 李白身世之谜与丝路文化
- 李白亲友与丝路文化
- 李白的行旅与作品中的丝路文化
- 悬泉汉简中的中西文化交流[1]
- 悬泉置遗址和悬泉汉简
- 悬泉汉简中的西域及汉朝与西域的关系
- 悬泉汉简记载的汉王朝与中亚的关系:大宛和康居
- 悬泉汉简记载的汉王朝与西亚及南亚的关系:大月氏、乌弋山离和罽宾
- “发现”郑和
- 历史“遗忘”郑和
- 五百年后的“寻找”
- 书纸易毁,碑石难销
- “多元一统”格局中的南诏国
- “多元一统”的格局
- 与唐、吐蕃错综复杂的关系
- 南诏的灭亡和大理国的建立
- 四点感受
- 城与长城:中华文明的见证
- 城与王国文明
- 长城的出现和长城地带的形成
- 历代长城
- 长城是帝国文明的伟大遗产
- 长城成就了中华文明
-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缔造中华文明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