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讲述“华夏”共同体的前世今生。

内容简介

中国如何成为中国?它的认同基础是血缘,国界,还是文化?刀剑划开疆界,衣食却互相流通;儒家、佛教、道教混合;民族融汇。这些原本散漫复杂的文化,如何逐渐汇流并形塑出一个叫“中国/华夏”的国家?今后,这一共同体还能吸引原来成员的后代,继续被认同为身心归属吗?

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从新石器时代谈起,一直到清朝结束前夜,讲述“华夏/中国”这个复杂共同体是如何不断演变的。全书没有铺陈细节,没有繁琐论证,以大历史视野,选择每个时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关键点,来勾勒出各个时代的面貌。在全球化时代,如能审察自己的族群认同原则,就不会轻易被偏狭的族群狂傲挟持,迷失方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自序 我们究竟是谁?
  • 绪论 在全球化的时代审察自己
  •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族群的分合
  • 第二章 夏商周:核心的形成
  •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夷”观念
  • 第四章 天下帝国:关键性的秦汉时代
  • 第五章 秦汉时代的扩张
  • 第六章 天下国家模式的衰坏
  • 第七章 隋唐的天下国家
  • 第八章 辽、宋、西夏和金的时代
  • 第九章 金、元时代的外族征服
  • 第十章 明代:专制皇权(上)
  • 第十一章 明代:专制皇权(下)
  • 第十二章 清代:最后一个征服王朝(上)
  • 第十三章 清代:最后一个征服王朝(下)
  • 第十四章 后论:复杂共同体的形成(上)
  • 第十五章 后论:复杂共同体的形成(下)
  • 附录 《说中国》·解说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天下中国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一书中认为,中国是一个 “天下国家”,是一个没有地理界限的文化共同体。 作者认为,“天下国家” 的核心是 “天下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一员。 这种信念导致了中国历史范围的扩大,吸引了周边地区的认可。“天下国家” 起源于商周,发展于秦汉,鼎盛于隋唐,衰落于明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华夏与中国

      历史有着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你可以对其进行各种各样的评判。且不说你如何评价历史,历史都已经是过去了,这不就有了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姑娘的说法吗?无论我们如何评价历史,其实都对其本质已经相去甚远了。探求历史的全部真实,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中国的概念应该是后于华夏出现的。以现代地理单元来划分,包括陆地、领海、领空、岛屿等,我们有着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面积。历朝历代的面积却不尽然。以华夏的概念来划分,那又有很多的说法。许先生以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来论述,是个非常完整的大历史观。其实至此,我也不知道何谓中国。这当然又是一本好书。值得喜欢历史,特别是对中国以及华夏等由来已久的话题感兴趣的朋友阅读。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很多好书值得我们去阅读的。还是要多读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的民族以自己的历史为耻,有的民族简直没有历史可言,有的民族则因为自己的历史核心空无一物而忧心”,哈罗德・伊萨克(Harold R. Issacs)在《族群》(Idols of the Tribe)一书中曾经如此说,接下来,他又说道,唯有犹太人可以建立认同,因为他们靠的 “只是历史,而且靠着历史才能得以存活至今”。可是,“华夏 / 中国” 的历史却不同,它不是缺乏历史,而是历史太多,它不是只有一个历史,而是拥有好多个彼此交错的历史,这个历史在给现在的历史学家出难题,使得历史学家一面为这个国族的历史经历太丰富而觉得难以处理,一面为这个现实国家的疆土太庞大而不知如何对历史加以论证。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